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14-08-15 00:50刘嘉任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科学传统思想

刘嘉任,王 丹,李 超

(吉林化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吉林吉林132022)

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谈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科学发展的理论,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所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当代文化而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民族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前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为传统的文化,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一种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笔者认为,科学发展现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的突出理论成果,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

一、“以人为本”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

《尚书》曾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2]《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尚书》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曾多次被温家宝总理引用,就是说百姓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论语》记载:“厮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3]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只问人的安危,而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自己的仆人。从侧面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中,“民本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孟子就曾经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4]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确立了儒家对君民关系的定位。荀子的“民水君舟”之说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最形象的注释,成为了治国安邦的千古名言。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民本思想,这一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具有不容忽视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但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围绕君主与臣民这一对关系展开的,“君”与“民”实质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管子曾说过:“计上之所以爱民者,为用之爱之也。”[5]考察君主之所以爱民,乃是为了使用他们而爱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6]这一句出自《周易·系辞上传》,古人描述了天地自然的秩序,并依此秩序来说明君子德与业的关系。可是汉代以后,为了巩固封建君主的地位,天尊地卑被学者曲解成社会地位的不可逾越,以此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在阶级社会里,民本思想实质上是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政治思想,统治阶级会采取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和措施,但绝不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谓的“重民”、“亲民”,实质是统治阶级的用民之道和御民之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众利益和权利的诉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与超越。

二、可持续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继承和超越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宋人张载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命题的人,他认为君子“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他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追求的最高境界[8]。“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它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它带有某种神秘主义色彩。传统意义的“天”除了自然界之外,还包括:天是主宰人、国家命运的存在;天是人们敬畏、侍奉的对象;是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由此衍生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明哲维天,临君下土”,认为人的生死、天下兴亡、王权更替等一切遭际皆有天命决定的,是人力不可挽回的。这种神秘主义、宿命论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君权神授”说来证明专制统治的合理性。此外,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的社会时期,人只能被动地顺应自然,因此滋生出“不以人助天”的因任自然的思想,对自然的认识处在一种朦胧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也有着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科学发展观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承认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既不过分夸大自然的力量,也不片面强调人的作用和需求,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观强调人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并科学的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突破发展的资源瓶颈,真正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永续性。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积极进步的因子,摒弃了消极的思想,是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升华。

三、发展要义继承了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

学者张岱年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刚健自强。”[9]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大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里有积极入世的一面,宣扬“刚健自强”。《周易》中有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积极入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张明道,为教育生民修德自强,继承古圣先贤的教诲,继承先贤的精神。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强调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富足,才能保证人际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子曾认为,想要治理国家,先要使百姓生活富裕,“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只有百姓生活富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同时,管子采取了一系列成功的措施。

应该说,这种“刚健有为”的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是第一要义”有着深刻的一致性。但由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的生产水平,千百年来发展经济主要依靠根深蒂固的“重农禁末”思想。随着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单方面的发展农业抑制其他产业必然是行不通的。而我们党提出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思想,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重视农业的同时,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提升了“中和”境界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传统的中和观念,中庸观念,指的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即在极端性的两极之中寻找一个适度的思维方式。“和”是指和谐、和睦、和平;“合”即指汇合、融合等。西周太史史伯曾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多种因素、多种事物的并存与互补,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只能导致死板和僵化。孔子在史伯论述的基础上,还在其他思想层面进一步贯注了“和而不同”的观念,对和、同的概念内涵作了严格的区分。《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与“同”提升为衡量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还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不仅是儒家,道家也重“和合”,提倡“贵和尚中”。“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庄子认为,人跟人和谐的,称作人乐,跟自然和谐的,称作天乐。实质是将“和”看作和谐的精神境界。这种“中和”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贯彻弘扬,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哲学、艺术、伦理以及军事、医学等各个方面,构造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使中和、中庸之道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哲学与根本法则。中国传统和谐思维强调了矛盾双方的统一性,追求和谐,崇尚和美。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和谐问题很早就受到众多先哲的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是对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孔子的“和同之辩”引申、扩展,赋予了更丰富、更加深刻的内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指导思想上紧扣一个“和”字,“和”即统一,和谐,它是抽象的,内在的;“不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现实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强求一致,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以达共存共荣。“和而不同”反映在处理不同社会思潮、文化观念的关系上,在主张求同存异,包容多样的同时,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反映在处理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关系上,主张统筹兼顾,公平公正。不能统筹兼顾,做不到“中”,就实现不了“和”,就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将在不断继承、发展与创新中不断影响着我们。

[1]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R].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006.

[2]王世舜,王翠叶.尚书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李山.管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杨天才,张善文.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

[8](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9]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曲阜:齐鲁学刊,2003(9).

猜你喜欢
科学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点击科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科学大爆炸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