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出理论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4-08-15 00:50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二语交际学习者

梁 慧

(吉林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吉林132022)

一、背景知识

(一)输入输出理论的关系

输入和输出是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所需要采取的策略也不相同。语言输入是为了理解语言的意思,解码输入信息的过程。语言输出被认为是一种意义建构和表达过程。在输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数据的语义处理上,因此,它是一种以意义为主导的思想活动。相反,输出是以一种以句法为主导的过程,由内涵意思开始,输出能合适代表意思的句法结构,所以,它是一种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输出者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虽然他们的功能和目标不同,但他们对二语习得同等重要。为了获取高水平的语言技能,学习者不仅需要接收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而且也需要积极进行语言输出。

(二)研究输出理论的重要性

输入输出是二语习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输入对二语习得有重要价值,它不能代替输出的作用,对语言产出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自从Krashen[1]的“输入假设”引入中国以来,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输入理论的研究中来,而输出理论却受到很少重视,只有重视输出理论才能理解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对输出的学习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研究输出也具有实践意义,因为Krashen的输入假设,外语教学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语言输入上,因此,输出相对薄弱,这种现象可以表现在下面的几方面:

1.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主要传递语言知识,老师占据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交际互动。

2.语言测试重点在于考察学生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然而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往往被忽视,结果就是学生记住了大量的单词和语法结构,而说写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3.学习者学习二语主要通过听和读,而不是自然的交际,因此,当他们在稀少的语言交际机会中来说的时候,往往很难理解彼此或交际生硬。

二、输出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Krashen认为“输出仅仅是已发生的二语习得的符号标志,输出在二语习得中没有任何作用,除非它可能作为学习者输入的一个来源。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唯一来源。”然而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学”研究小组在几十年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却与此结论背道而驰。Swain[2]在进行以输入为基础的沉浸式教学项目七年后发现,在沉浸式课堂中学习者在语法准确性上表现薄弱,尽管他们有高水平的听力和阅读能力。沉浸式学习者在他们表达或写目标语时会产生很多的语法错误。这些证据表明仅仅为二语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来获得高水平的二语能力是不够的。

他总结输出在三个方面能够加快二语习得过程,这三个方面也是输出的主要功能。

(一)注意、触发功能

“注意、触发功能”也被指“引起意识功能”,Swain指在产出目标语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意识到他们想说的话和他们能够说的话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不知道的或知道的不全的知识。换句话说,在语言产出的过程中,学习者会意识到他们的内在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距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目标语的行为能够迅速地使二语习得者意识到一些语言问题。这种认识会促进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新一轮的认知。

总而言之,在产生目标语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内在或外在的反馈意识到语言问题。学习者会在自己内在语言形式和外在语言形式之间做出认知对比,这会导致他们对目标语更深一层的分析和发现,使他们能够在内在语言中去掉那些不符合目标语的表达。学习者的内在语言体系可以不断得到纠正,从而越来越接近目标语言。

(二)假设验证功能

假设验证功能是二语习得这些年研究的中心内容。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当学习者产出第二语言的时候,他们就是假设目标语的使用过程。为了检验这些假设,学习者需要用目标语说或写一些东西,也就是说,产出目标语。因此,输出被认为是检验学习者对目标语使用的假设。他们从和其他交际者的交流中可以得到反馈进而检验自己内在语言的可理解性和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当学习者成功地向交流对象表达出内心想法就会得到正面反馈,也证明了他所作出的假设是正确的。相反,当交际对象没有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时,就会得到负面反馈,他所作出的假设就会被取消。也就是说,不正确的输出会产生某种负面反馈,迫使学习者用可理解性的正确的输出来替代不可理解性的错误的输出。这种输出的再加工过程是原有假设否定、修改和新假设确认的过程。

(三)元语言功能

元语言功能指的是一种有意识的反思,学习者用目标语谈论或思考。Swain指出“学习者反思自己目标语的使用,他们的输出就作为元语言功能,使他们控制或是内化语言知识。”

Swain说在一些交际任务中,学习者谈论目标语,协商其意义是否可行,可是协商的内容是语言形式,和他们试图所表达的意思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他们使用目标语来协商语言形式。换句话说,输出会引起学习者更专注于句法处理,结果会产生改良的或是重新加工的语言输出——这是语言习得的一个步骤。

三、基于输出理论的教学模式

(一)交际英语教学

实际上,在对语言输出进行系统研究之前,一些研究者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利用交际教学法把语言输出放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以促进学习者的二语习得。

交际教学法始于Chomsky[3]提出的“能力”定义。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能力是指某一特定语言的结构、规则、体系等的内在知识。而表现是指对内在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表现类似于语言输出。语言能力使本民族语言使用者能够理解或产生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新句子,掌握形成这些语言基础的编码。内在语言知识被认为是抽象的、规定的、有组织的、有一般性作用的,因为它是创造性产生语言的基础。

Hymes[4]扩展了 Chmosky 的语言能力,提出了交际能力。他指出学习者获取交际能力既要取得语言知识也要取得语言使用的能力。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策略能力。语法能力是指Chomsky所说的语言能力,它是语法和词汇领域的。社会语言能力是指理解交际发生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包括角色关系,交际双发所共享的背景知识,交际目的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在各种社会背景下合适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篇章能力是指在融合整个篇章或语境下的互相关联性的前提下对个别信息和整体信息的理解或阐释,能够获取交际完整意思的能力。策略能力是指交际者能够运用各种策略来开始、终结、维持和重新引导交际的能力。

成功的交际不仅依赖于说话者、听话者的语言知识,也依赖于双方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理论对于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传授给学习者大量的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特别重要的要传授语言知识的使用。所以,英国教育学者 Widdowson[5]提出了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方法强调交际过程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掌握;强调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成为帮助者、组织者和协调者;强调语言流利性;强调语言使用的合适性;强调语言实践和语言输出。尽管在交际教学法中,并没有提出固定的教学模式,但一些原则应该在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被重视:交际原则:真正的交际活动可以提高二语习得;任务原则:在语言使用中运用有意义的任务可以提高二语习得;意义原则:对学习者有意义的语言可以促进学习。

从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和原则我们可以看出,交际理论学者认为语言输出和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语言输出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

(二)以任务型为基础的合作教学

基于任务的合作性教学模式中,学生们会被分成小组来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一教学方式中,学习者通过交流帮助彼此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或进行特定内容的语言输出。基于任务的合作性教学模式是基于一种假设:在完成任务的合作交流中,学习者会调动本身的习得机制,使潜在的内在语言体系延伸,驱使语言发展,在以任务为基础的合作教学中,任务和交流是基本的两个因素。

1.任务

任务是基于任务的合作式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根据Nunan[6],任务是一份课堂作业,它涉及到学习者理解、处理、产生目标语以及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一系列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是集中在目标语的意思而非形式。Skehan[7]指出任务是一种活动,在这一活动中:(1)意思是主要的(2)有一些交际问题需要解决(3)和外在世界的活动有一定关联(4)完成任务享有优先权(5)从输出角度评估任务。

不同的任务对于语言学习和语言表现有不同的影响。为特定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任务,需要分类不同的任务,考虑他们对于不同语言学习和表现的作用。

根据在任务中信息的分布,Long[8]提出两种任务:单向信息差距任务和双向信息差距任务。在单项信息差距任务中,一方参与者拥有所需的全部信息或是所有的参与者拥有完成任务所需的同样的信息,在他们之间没有信息差距,所以参与者不需要为了完成任务互换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需要意义协商,对于学习者内在语言体系也需要较少的调整。可是在双向信息差距任务中,每名参与者都拥有其他交际参与者所需要的信息。为了完成任务,参与者需要交换信息,这会导致学习者内在语言体系的大量的意义协商和调整。

在一些针对任务种类和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的研究之后,Pica等[9]建议有用的理想的任务应该满足下面的要求:(1)每一位交际者都应该持有交际信息的不同部分,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必须互换信息。他们之间必须要有信息差距。(2)信息交流必须是双向的或是多向的,交际者被要求为彼此提供所要求的信息。(3)交际双方应该有相同的交际任务

2.交际

在以任务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中的语境,交际涉及到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者使用语言告知或控制彼此。交际在语言学习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二语习得的过程就在学习者使用目标语与人交流的语境中发生。在课堂上,他可能会在学生和书本之间发生。二语习得中交际的作用也能通过儿童语言能力的自然发展过程表现出来: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在其与父母、兄弟姐妹、好朋友和邻居等其他人交流而得以发展的。

学习者与同学之间交流的数量要比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数量要多,这也表明了在二语使用中生生交流提供了大量的输出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多有意义的协商,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创造性使用语言的机会。以任务为基础的合作式教学中师生交际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

四、结 语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输出在二语习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二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输出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倡导以输出为主的教学模式。其中交际教学理论强调语言的实践和交流过程,交际目标的完成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而这些在以任务为基础的合作教学中都会满足。实际上,以任务为基础的合作教学包含教学法的三个方面:交际原则、任务原则和意义原则,它能够扩大输出机会,有效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此篇论文从二语习得理论为出发点,输出理论为基础,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教学模式,对于第二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1]Hymes.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J].In J.Pride and J.Holmes:Social linguistics.Harmon’s worth:Penguin,1972.

[2]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Long,M,& P.porter.Group work,intelanguage talk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TESOL Quarterly,1985.

[4]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9.

[5]Skehan,P.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6.

[6]Pica,T.L.and et al.Comprehensible output as an outcome of Linguistic demands on the learner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89.

[7]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Rowley,MA: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5.

[8]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9]Noam Chomsky.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Tx),1995.

猜你喜欢
二语交际学习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