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

2014-08-15 00:50涂庆皓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思政

涂庆皓

(吉林化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吉林吉林132022)

随着思政课教师对教学方法认知的不断加深,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立足学生根本需求的教学方法改革已经逐渐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的改革过程中,交叉学科的理论碰撞,为思政课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当前,教学方法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所以立足于人的认知规律的激励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出来。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如何构建学生知行合一的思想行为体系,都离不开激励的要素。探究激励与教法改革的结合,力求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进程,是很多思政课教师的共识。

一、激励的一般理论与教学方法中的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和来源

每个人的具体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激励就是使用某种手段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达到调动或提高人积极性的目的。激励理论来源于现代企业管理领域,企业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塑造企业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模式时发现,人的行为从根源上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支配着动机,动机决定了行为。需要是人类所有行为的根源,按照马斯洛的金字塔需求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五种,构成了类似于金字塔的形状,人们的行为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这五种需要。动机是推动人类活动的直接原因,动机较强的人行为积极,其行为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而满足其某种需要。

(二)激励的教学作用机制

在激励理论广泛应用于管理学和心理学领域后,激励在教育中的效能也逐渐显现出来。所谓激励机制,是指某团体为了达到激励成员的目的,采取某些手段或政策,形成对成员的吸引、鞭策,促进成员行为效能的提高,进而达到团体行为的总目标[1]。

学校教育是团体活动,高校思政课教育也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行为。激励理论立足于人的需要理论发展起来,接受教育、实现个体发展是每个学生的客观需要,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目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进学生去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由自觉性、使命感、求知欲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三)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论中的“教学方法”是广义的,既包括教学的理念、指导思想,也包括具体的政策、手段。我们所探讨的思政课教学方法介于广义和狭义之间,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是由教学观念的革新所引导的,同时,思政课的教学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实践教学,甚至还包括个别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示范。教学方法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依存、相结合,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规律、社会大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方法也不是停滞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的发展,教学方法经过一轮又一轮改革,已经形成动态的系统,不断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借鉴激励理论的必要性

(一)激励在个体的思想政治认知过程中的必要性

思政课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由于该学科对于知行合一的要求比其它学科更高,就更要不断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教学效果。按照心理学中“需要-动机-行为”的发展模式,思政课教学的原始动力来源于:每个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都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也有了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熟知社会发展规律的需要。这种需要有时能够被学生所意识到,有时由于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不同等复杂原因,学生意识不到思政课的价值,或者意识不足。这时,思政课教师就要应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从外部施加影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不会因为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每个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都具有学习动机,但是动机的强弱程度不同,过强和过弱的动机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为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2]。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到动机的强弱是否适度,过于苛刻的目标会引起学生信心不足,过于简单的目标也会引起学生倦怠和忽视。激励就是激发动机的过程,思政课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中,如果缺乏对激励的重视和掌控,就会对于学生的厌学无能为力,对学生的焦虑束手无策,无法切实提高学习效能,使得思政课教学事倍功半,甚至走过场。

(二)激励理论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适应性

当前社会上对于“90后”大学生的评价日益走向客观,不再对其过度“妖魔化”。同时,个性张扬、对新事物敏感的“90后”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需求不是减弱了,反而是增强了。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要继续立足“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满足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这些需要开发出学生新的动机,增强已有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90后”大学生同时也存在着自我为中心、人文素养不佳、心理抗压能力不强等缺点,所以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也要着眼于实际,抛弃过于激烈的负向激励,做到以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3]。“90后”大学生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普遍比较功利和现实,对个人的发展和得失缺乏长远眼光,因此激励要注重内在激励,激发学生成就动机,引导他们成人成才。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丰富,随着多学科交叉进一步深入,激励理论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使激励理论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有了更大施展的舞台。

三、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中应用

(一)激发群体认同,引入团队合作教学模式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确保了温饱和安全感之后,爱和归属的需要是每个人的客观需求,学生在人际交往当中,都有受尊重、被认同的需要,这种客观需求可以借鉴到思政课教学中来,探索团队教学、师生合作、学生之间协作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和所有学生全体,老师传授,学生接受,缺乏双向互动。激励的发生必须以组织行为为条件,学生是有组织进行学习的,所以思政课教学要适时引入团队合作的教学理念方法。同时,团队合作能力作为当前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是学生将来面对就业市场和自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素质。通过团队合作教育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不仅能够改善“90后“、”00后“学生自我中心、孤僻、任性的心理倾向,还能够从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个维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发扬我国历史文化和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没有集体利益就没有个人利益的团队观。其次,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教学艺术,引导和教会学生交流和分享[4],例如通过布置分组任务、合作教学和知识竞赛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人际关系意识和交流沟通技能。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性开设团队合作的相关课程,专门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习中正确看待他人和自己的关系、自己和集体的关系,破除过度的自我中心,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激发求知欲,开展思维科学训练

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当,不能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是普遍的现象。大学生逃课、不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机,是教师始终要思考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严重不平衡,他们为了老师学,为了报答父母学,为了分数和就业学,就是不为自己的发展而学。老师“喂一口”,学生“吃一口”,不喂就不吃,教育的产品成了书呆子。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是一块宝藏,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手段去挖掘这个宝藏。

思政教学内容要杜绝死板枯燥,多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同时也要改革教学方法,引入思维训练的内容,通过思辨、联想、批判、创新等科学意识的培养,激活学生的大脑,开拓学生的眼界,跳出知识性的框框,让学生真正因为想知道而去主动认知。思政课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讨论教学、观摩教学、头脑风暴、辩论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高校也可以通过开展普遍的通识教育和相关的跨学科课程,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优化知识结构;还要通过充分的实践教学平台,增强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激发成就动机,完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

就业率是高校的重要发展标准,也是学生的压力来源。能够在毕业后谋得一份好工作,是学生的迫切愿望,也是学生建立自信心、成就感的重要心理要素。因此,为了就业而学习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也是学生自我成就的重要部分。本着满足学生谋生的需要,被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原则,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也要立足这个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技能。在就业压力居高不下的社会现实之下,学生的就业动机普遍较高,但是过高的就业压力反而引起了学生的焦虑。

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要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就业指导方面的内容,例如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了解国家关于就业和创业的大政方针政策,了解改革的方向和步骤,引导学生立足实际,调整自己的坐标和就业期望值[5],描绘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蓝图。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引导教育,学生可能会过于悲观和妄自菲薄,出现成就动机缺乏,不利于就业技能的训练和积累。思政课的就业技能培养可以很好地与高校其它就业课程相辅相成,做到就业观念和就业技能双管齐下,追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想境界。

在思政课教育中渗透就业指导的内容,可以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传达就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很多学生将漂亮的简历和优秀的成绩单作为就业的敲门砖,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平时积累和锻炼,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或者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以人文素养为基础的综合能力体系,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平台,只有学生清楚认识到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自我教育,才会积极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进而激发成就动机。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了就业的目标,才能看到未来的希望和自身的潜能,在压力和希望下不用扬鞭自奋蹄,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1]朱志忠、唐和平.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2]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3]吕金梅,徐玲.浅谈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1(14).

[4]李晓云.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2).

[5]陈跃,白美云.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9(11).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思政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