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义场的词汇翻译策略探析

2014-08-15 00:44:35
关键词:义位同义反义

李 侠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 言

语义场(Theory of Semantic Fields)又称词汇场,是语义学中的一个新概念,最早于20 世纪30年代由德国学者特里尔(J.Trier,1934)提出。该理论指出,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组成了一定的场,即语义场。伍谦光教授在《语义学导论》中阐述如下:一、一种语言中的单个词可在一个共同的概念下与其他词组成一个语义场。二、单个的词义确定依赖与其构成同一个语义场的其他词义。

译文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用词的得体性。由于英、汉语言隶属于不同的语系,再加上文化习俗等差异,许多语境下词对词的字面翻译行不通,因为词汇意义除了所指意义之外,还有联想意义和比喻意义,分别属于不同的语义场。翻译时,词与词能完全等译的主要是所指意义,而联想意义和比喻意义往往与特定的文化和习俗有关。译者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差异意识,很可能把自己文化中词汇的意义强加于源语的词汇用法上,造成理解性误译或词不达意。再者,从修辞的角度看,巧妙的用词,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表达尽善尽美。得体的翻译取决于用词的成功,语义场理论为用词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二、基于语义场的词汇翻译策略

语义场的划分中外学者略有不同,贾彦德教授基于C.Leech 的观点,在其《汉语语义学》中划分了七种类型的词汇义场。周维杰把语义场分为四种类型即:同义义场、反义义场、上下义场、整体与部分义场。本文主要探讨周维杰四种类型的义场。

1.同义义场。即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义场,分为绝对同义义场和相对同义义场。绝对同义义场中的词在任何语境中都能互换,这类词在英汉语中均不多见,偶见于一些专业术语中。大多数同义义场中的词都有一定的差别,属于相对同义义场,即两个概念意义相同,但附加意义不同的义位构成的义场。Leech (1974)把词的附加意义分为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这些都是英汉词汇翻译中最棘手的难题,它要求译者根据不同的语境从中选用合适的词语来转换源语。

例如:“死(die)”的义场,汉语中有一百多种不同义位,英语中也有十多个义位,如:pass away (去世,逝世),perish (香消玉殒),expire(咽气),kick the bucket (翘辫子,上西天)等。翻译时,必须先在英、汉语中把个词同它所在语义场的其他词比较,确定其语义关系,才能译出每个词的附加意义。例如:

(1)The popular singer unfortunately passed away today.那个流行歌手今天不幸辞世。

(2)None of his children loved the old man.They would be pleased if he kicked the bucket.老人的孩子们都不爱他,他们巴不得他早点翘辫子。

die 的本义指动植物因生命终止而“死亡”,可引申表示“消失、停止”等。上例英汉语都根据不同的语境,在各自的语义场中选择了不同的义位词,以表达不同的附加意义,使词的概念意义之外的语体风格、感情色彩等差别得到体现。

相对同义义场还有助于识别英汉词语搭配关系,使英汉词汇翻译更得体。例如:汉语的“一群”,可以说:一群人、一群蚂蚁、一群鱼等。而在英语中,“一群”的语义场内有不同的义位,对应不同的物体,因而以上的三个群分别译为:a group of people,a colony of ants,a school of fish.

有时,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翻译时在同义义场中选合适的义位词尤为重要。例如:“粗心的司机不可能是不出事故的司机”,翻译成:

(3)Reckless drivers cannot be wreckless drivers.就巧妙地利用了“reckless”和“wreckless”同音异形异义读来朗朗上口,创造诙谐精警的辞效,警示司机注意安全。虽然“reckless”表示“粗心”时,同义义场中有careless,thoughtless,heedless,heady,rash,unmindful,negligent,impetuous 等义位词语,但是选用其他的词很难造成与“wreckless”同样的幽默效果和记忆价值。

同样为押韵而炼字择词的例子还有:“生病意味着患病、吃药、付帐单,需要时写遗嘱”,译成:

(4)Disease:ill,pill,bill and sometimes will.此句与“pill”同一语义场内的有medicine,medication,medicament,tablet,remedy,tab 等。特意选用“pill”,是为了在英语中与其他三个词押尾韵“ill”,以加强语势,烘托主人公对疾病的无奈。

2.反义义场。主要指语义相对或相反的词构成的义场,分为三种:一是两极反义义场:义场中的词义相反对立,如rich 与poor;二是互补反义义场:义场中的词义互不相容,非此即彼,如alive与dead;三是关系反义义场:义场中的词义对称,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形成对立的统一体,如lend 与borrow。

巧妙地在反义义场中选择对应的义位词,能形成鲜明对照,加强表现力,达到不同的修辞效果。例如:夜长春梦短,人远天涯近。诗中“长”与“短”,“远”与“近”即反义义场中两极义场义位的成功运用。

英语“To be or not to be”之所以精妙绝伦,成为经典名言,除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剧本的成功因素外,还因为此句成功运用了两极义场义位词“To be”、“not to be”,读来朗朗上口,有诗的韵律和节奏,简单易记。因而在不同语境中,人们喜欢套用这种句式表达不同的含义,如“是生,还是死”、“是或不是”。

英汉互译中最大的挑战是在译语的语义场内准确找到与源语反义义场内义位匹配的词,成功再现源语的意境。对于“To be,or not to be”有诸多名家经典翻译,如:生存还是毁灭(朱生豪);生或死(王佐良);存在,还是毁灭(林同济)等。这些译本都共性地选择了汉语反义义场中对应的义位词,使译文尽量接近源语的修辞效果,充分表达哈姆莱特内心的痛苦、犹豫、矛盾以及对生死的哲理性思辨。

反义义场中的义位词有的可以英汉直译,如:bitter-sweet memories (苦甜参半的回忆);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给我自由,要么给我死亡)。有的需改变措词以满足语境的需要。例如:

(5)Don't part with your illusions.When they are gone you may still exist,but you have ceased to live.(失去幻想,虽生犹死)。此句把两极反义义场义位词“exist”,“have ceased to live”译为“虽生犹死”,言简意赅,易于记忆,符合名言的特色。又如下例文学作品中对景物的描述:

(6)He sat there and watched them,so changelessly changing,so bright and dark,so grave and gay.英文作者基于两极反义义场把三对词汇意义相对立、相矛盾的义位词置于一处,形成一种字面不合逻辑的反义聚合,从而产生令人过目不忘的修辞效果。如果把三对反义词直译为“不变的变化”、“明亮和黑暗”、“庄严和欢快”,少了文学作品的韵味和欣赏的空间。此时,根据语境,在汉语的两极义场中进行义位词比较,译为:

“他坐在那儿静观着眼前的景象,既始终如一,又变化多端;既明亮多彩,又朦胧昏暗;既庄严肃穆,又轻松欢快”。这样的译文使景色的描写更鲜明生动,自然而富有美感。

3.上下义场。指由总概念词汇和具体概念词汇构成的义场,它们是上下包含的关系,如上义词living (生物)包含下义词plant (植物)和animal(动物),而plant 和animal 又可作为上义词包含各种plant (植物)和animal (动物)的下义词。上义场中的词即泛指词,特指性较小,词义较抽象,语义受到的限制较少,包含很多与它相同语义成分的词汇。而下义场中的词正好相反,词义较具体,常含有特殊的区别性成分。

无论英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义场中都有不同的词义。翻译时,基于语义场有助于源语词义的确定与译语用词的选择,如“heavy”,在食物的下义场中指“油腻的”,在重量的下义场中指“重的”,在多少的下义场中指“多的”。例如:heavy pudding (油腻的布丁);heavy rain (大雨);heavy smoker (烟鬼)。

有时,上义词太概括产生语言形象欠佳或模糊,恰当使用下义词可使译文更生动准确,如上义词walk,在英语里有二十多个下义词,分别描述不同的行走方式。汉译英时恰当地选择walk 下义词,各种行走姿态就生动形象起来。例如:

(7)他漫步在沙滩上等待日落。He was strolling on the beach,waiting for the sunset.

(8)醉汉东倒西歪,晃晃悠悠地过了马路。The drunkard staggered across the road.

4.整体与部分义场。整体与部分的词构成的义场。此义场中,部分词的词义是整体词词义的一部分,如:部分词head,hand,leg,foot 等都是整体词body 词义的一部分,它与上下义场有异曲同工之处。整体与部分义场有助于识别词汇之间的组成关系,在有序的词汇网络中选择准确的表达。

翻译中要注意的是,汉语构词中,同属一个整体的部分义场义位词可以由“整体+部分”复合构词模式表达,如:树根、树干、树枝、树叶。而在英语中这些词在形式上没有共同的组成部分,其表示整体和部分的词用互不相干的词汇表达,汉英翻译时必须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词,不能模拟汉语造词,如以上树的各部分分别译为root,trunk,branch,leaf,不需要加tree。另外,汉语的“部分+部分”词如“手脚”、“耳鼻”等,英语要加“and”,译成“hand and foot”、“ear and nose”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有时整体中的主要部分在译语的义场内可能会有词汇空缺,可解释性翻译或加注。如:“茶壶”(teapot),在英语的部分义场中有lid (壶盖),sprout (壶嘴),bottom (壶底),但没有“壶身”的专门词汇,可解释性译成the body of the teapot.

三、结 论

本文以理论加实例的方式,探讨了四种主要语义场内两种语言词汇互译策略,以期成功再现源语。语义场理论有助于把庞大而复杂的词汇按照语义关系整理有序。意思不同的义位,必然处于不同的语义场;而意思相近或类似的义位,应该归于同一语义场中。把词放入语义场进行分析,有利于全面观察各义位词,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为翻译所用。

[1]郭聿楷,何英玉.语义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62.

[2]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95.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193.

猜你喜欢
义位同义反义
Dale Carnegie
汉语义位历时衍生次序判定方法综观
认识反义词
反义疑问句小练
汉语义位“宽”“窄”历史演变比较研究
现代语文(2020年2期)2020-05-11 02:35:18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学(2019年1期)2019-02-10 06:22:08
这山望着那山高
浅析英汉词语搭配研究现状
文教资料(2018年17期)2018-10-29 11:15:04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西夏学(2018年2期)2018-05-15 11:25:30
义位函数理论的共时与历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