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中国游民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8-15 00:51范海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游民农民工群体

范海龙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游民问题,古已有之。近代中国社会的游民问题是指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一些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底层群众,由于失去了自己得以安身立命之业而居无定所,他们或在城市拉帮结派,伺机而动;或者落草为寇,打家劫舍,流窜于城乡之间,招摇撞骗的社会现象。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社会,游民甚多。他们作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集大成者”,为历代统治者深恶痛绝。本文试从近代中国社会游民问题产生的背景、游民的特点和对社会的复杂影响,以及游民问题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启示等方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游民问题进行探讨。

一、游民问题产生的背景

当统治当局的残酷剥削使得许多下层群众无法安定的生活下去时,便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游民正是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当然又是在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社会下层不堪重负,继而揭竿而起,社会的动乱招致更多的人沦为游民。近代中国社会的游民就是在“剥削——游民——新的剥削——新的游民”这样一个链条中循环往复着。

(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造就了中国社会下层群众经济上的极端贫困

资本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以廉价的商品来排斥着中国原有的家庭手工业和城镇的小手工业,中国的赤手空拳的小农怎么能和轰鸣的蒸汽机相竞争,因而纷纷破产。然而,官员的贪婪无异于雪上加霜,王朝末期的通病在近代一览无遗。吏治的腐败,使百姓有冤难伸;土地的兼并,更使农民无立锥之地。毛泽东在1926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还有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为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他们是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1](P8)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正当职业,因而不得不四处流浪,进而形成了一个普遍的游民阶层。中国的农民向来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但是在饥饿的驱使下,人们往往也都背井离乡。

(二)封建国家对人口流动控制的松懈为大批游民出现提供了政治的可能性

束缚人们的编审制度在乾隆初年便得以废除了,全国各地从此便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显然,这为游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到了近代,由于战争、政局动荡、改朝换代引起的人口流动更是频繁,许多“流民”转而成为“游民”。战争的威胁使他们为求衣食而流窜于城乡各地,逐渐脱离了宗法等级制度和社会法律的有效控制,成为具有独特社会经历和社会情感的社会共同体。游民中的一些人由于长期脱离于生产活动之外,他们很多也不愿意“变游为农”,而是充当了“职业游民”的角色。此外,政局紊乱时期、改朝换代时期也会产生大量的游民。当那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流民无法容忍“祸国殃民”的当权者的时候,他们便会揭竿而起。这种群龙无首的政治局面为游民群体的扩大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

(三)天灾、人口的相对过剩等自然因素则是引发游民问题的直接动因

近代中国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滞后,由干旱、洪涝、蝗虫等灾害引发的天灾有时会招致农民颗粒无收。《礼制·王制》一书中这样描述“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可见,在具有定所、劳有所耕的情况下,是不会出现游民的。反之,当人口的大规模增加,而土地又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社会上就会游民成群,招致灾害。

二、游民群体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复杂影响

游民群体作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其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存在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游民群体对王朝更迭和社会局势的稳定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历朝统治者都把安抚游民问题作为稳定政局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有的朝代甚至把安抚游民的多少作为地方官吏政绩考核的重要方面。以上种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以下仅从游民群体的职业、游民文化、组织模式等方面分析其特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对游民特点的分析

作为一个长期独立于主流社会宗法等级系统的社会群体,他们无家、无业、无地位、无文化,身处社会的最底层,正统的封建教化难以影响到他们,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职业的不正当性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地位,造成了中国农村中和城市中的广大的失业人群。在这个人群中,有许多人被迫到没有任何谋生的正当途径,不得不找寻不正当的职业过活,这就是土匪、流氓、乞丐、娼妓和许多迷信职业家的来源。”[2](P645-646)当然,游民的职业远不止这些。从以往的历史资料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大批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从事的不正当职业有三十种之多,比如赌棍、戏子、地保、开烟馆的、卖假膏药的、人贩子、包打听等等。游民由于不愿意从事正常的劳动,而只能以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过活,到处招摇撞骗,煽动人心,危害社会。他们中的最极端者如“游手、无赖、地痞、流氓”等等,则构成了社会的最不安定因素,“鸡鸣狗盗”和“无业游民”也因此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2.思想文化的极端落后性

游民在组织上虽然摆脱了宗法系统的影响,但是,由于他们从小便受到传统的封建观念的熏陶,封建社会的一些旧有观念和意识,特别是一些落后的迷信的传统文化被他们耳濡目染地内化了。游民由于长期游离于社会主体文明之外,儒家文化的积极因素以及国家律法对他们已经“失灵”,因此,他们也不必像社会人那样“文质彬彬”。首先,行为上的野蛮和残暴性。我们在《水浒传》里看到的孙二娘开的黑店,将人肉剁成馅,做成包子的事例则是最鲜明的例证。当然,这只是古代文学作品对于游民的一个加工和描述,但也毕竟刻画了其蔑视生命、杀人如麻的一面,突出了其残暴性的一面。其次,封建迷信的忠实信徒和践行者。曾一度与太平军合作的捻军头头张洛行,他在是否要接受朝廷招安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他找人算卦之后,乃知接受朝廷招安是不吉利的,这才有了他后来与太平军的合作。再次,封建社会“愚忠”思想的集中体现。从《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逵在明知宋江端来的酒里有毒,但出于对兄弟的忠诚,还是一饮而尽。因此,游民群体是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的集中体现者,“往往表现出中国传统思想意识中最黑暗、最野蛮的一面”[3](P618)。

3.松散或严密的组织模式

游民群体的特殊生活条件迫使他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团结起来,组织起一个或松散或严密的互助团体,以便同“外界”进行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斗争,维护他们所谓的“合法权利”。在政治上素以“反清复明”为宏图大业的天地会则是游民组织的最突出代表。天地会所宣扬的“自盟之后,兄弟情同骨肉,胜似同胞,吉凶彼此相应”[3](P496)的“平等理念”以及“忠义堂前无大小,不贪富贵不欺穷”的组织口号,对那些漂泊在外,孤苦伶仃的游民来说,无疑是一棵救命稻草,更是他们所向往的人间天堂。但是,这种组织模式又有明显的弱点,清朝官方对天地会的描述是“随起随灭,随灭随起”,“忽起忽散”,“东奔西突,此拿彼蹿”[4](P1)。首先,天地会的组织模式是“大哥”为中心的“山堂”模式。各个山堂之间按照江湖道义有互相协助的义务,但并不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因而难以形成统一的力量。其次,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没有统一的组织体系,日常活动是以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经济活动为主,因而也就难以成大气候。他们中的集大成者是朱元璋。朱元璋借助游民组织起家,进而荣登皇帝宝座,但始终未能很好地处理好游民问题,明朝终因游民而亡。再次,无组织无纪律性。他们长期游离于城乡之间,逃窜于国家律法之外,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使加入到一个组织中,也是难以改掉过去的陋习。这也就是活动于广西的境内的二三十支农民起义队伍失败的原因。由此可见,这种固定或半固定的组织模式很难保证游民群体的长期稳定,最终导致他们的失败。

(二)对游民群体的复杂影响分析

对于游民群体的动摇性,毛泽东曾做过深刻的论述:“这个阶层是动摇的阶层,其中一部分容易被反动势力所收买,其另一部分则有参加革命的可能性。他们缺乏建设性,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2](P646)

1.被游民习气支配的太平军

太平军之所以在诸多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在前期的革命中实行了严格的组织纪律,将归顺来的许多游民组织溶化成一个整体。但是,在进驻南京以后,由于兵源匮乏的原因,太平军在对待一些游民组织的某些领导人和他们队伍中的游民习气,以及其他习气方面愈显得力不从心。太平军内部成分混乱的局面,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对游民进行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措施,但是他们的决策层没能制定出这样的政策。“《天朝田亩制度》这样一个只能对封建秩序起破坏作用而带有很大空想成分的纲领,也显然无济于事。”[5](P129)“大头妖”张钊就是加入太平军的天地会头子,后来他率部投入清军,转而剿灭太平军,给太平军造成很大的威胁。到了太平天国后期,“许多官兵把虏获的财物不归公而归私,并因劫掠而滥杀无辜,这些本是太平天国所严禁的。赌博、抽鸦片的恶习也在军中出现了。”[5](P261)大家都在为争权夺利而奔波,被游民习气所支配的太平军,岌岌可危。

2.经改造后的井冈山时期的游民

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了一套包括通过分配土地给以适当职业,通过生产改造和政治训练改造游民的正确策略。在军队方面,带有严重游民习气的土匪武装被改编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训练有素的工农革命军。在农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根据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通过给游民分配土地而使他们又一次回到农田。“仅仅几年时间,许多游民土匪武装被争取和改造,流氓意识基本得到肃清,游民几乎在根据地绝迹。”[6](P9)

游民群体由于来源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他们在游荡的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社会性格,使他们动摇不定,对他们正确的认识、处理、改造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造游民策略上的正确性。

三、游民问题的现实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着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的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问题。随着开放程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穿梭于城乡之间,从而迎来了中国历史上“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7](P9)。长期的大规模人口无序流动、失业待业人口流动、无正式工作的人口流动,从而为“新生代游民群体”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虽然这一部分人与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的“无业游民”有质的区别,但是,伴随社会转型和企业重组而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和社会闲散人员,关系到我们这个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谨慎合理地应对这一群体,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当前党和国家在“新生代游民”问题上关注的焦点。

1.举办适应现代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生活培训

大量农民因耕地减少而失业、子女受教育、贴补家用等原因而涌入城市。但是,大部分农民因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必要的就业生活技能,特别是在2008年以来的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农民工的失业率急速增长。因此,政府决策层就应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生活、就业以及子女入学问题。首先,建立并逐步完善一整套公益性质的生活、就业培训机制,让他们在生活方式、生活能力方面能够很好地融入这个城市,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次,逐步解决户籍问题,“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8](P2)

2.制定保障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的法律法规

进城务工的农民,多以男性为主,且多数以从事建筑行业和制造业为主。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发生的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屡禁不止,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也层出不穷。为此,首先,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继续完善用人劳动合同制度,在劳动时间、最低工资标准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其次,建立专门的农民工用人监督部门,保障农民工的投诉权,惩处对待农民工的恶劣行径。

3.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和医保制度

孟子讲,“无恒产者无恒心”,早期的农民工由于年轻时长期从事农村劳动,返乡时仍可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但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大多在16-40岁之间,有的甚至在城市中长大,当他们失业或年老之后,他们既不愿意返乡,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如果这一部分人经常游离于城乡之间,势必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进一步完善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保、医保制度,“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为人们创业奋斗解除后顾之忧”,“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8](P3)。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建立起真正让他们可以信赖的“安全带”,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伤有所助,这是当前条件下防止他们“变农为游”,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根本保障。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4]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廖胜平,张萍.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改造游民的策略[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

[7]刘义强.游民政治:社会风险与群体性事件的结构背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8(6).

[8]李克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4-03-06.

猜你喜欢
游民农民工群体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Audio Attraction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隐性游民
新生的和意识深处的隐性游民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走到哪蹭到哪的“网络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