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宏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能够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高校的校园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使学生的思想、认知和道德追求在以校园环境为载体,以校园活动为引导的形式下形成的一种相互融合、内容丰富又极具凝聚力的文化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转变,校园文化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内涵。大学生们在与活动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体现出了新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包括提升“物”的品味和培养“人”的塑造两个基本要求,经过提炼和升华,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校园精神,透射出独特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它不仅对师生具有巨大的感染作用,而且通过培养出的人才的高素质辐射向社会,其影响是全面深刻和持久的。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构现代化的校园文化。”[1]
为了进一步就校园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笔者选取了西部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调研,范围涉及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本科院校和综合性艺术院校,通过寻找共性当中的个性,总结出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特点:
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它立足于专业,来源于生活,依托于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渠道。
在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高等院校更重要的任务是肩负起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任务,更注重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所有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社团文化平台的搭建正是校园文化模式的内核所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艺术院校大多坚持走专业学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道路,重视对有代表性的学生社团进行引导。如在学校的鼓励下,有的艺术院校学生举办了有3000人参与的大型社团展,举办了在社会上颇有影响的动漫周边作品展,学校将废弃的厂房改装成学生的工作室,形成具有美术特色的学生工作室文化。通过明星社团评比、社团干部竞选等措施,表彰了优秀、树立了典型,充分发挥了学生骨干队伍、团学组织的生力军力量,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
通过社团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表现、提高、发展自己的舞台,也为其实现志趣、爱好,扩大交往开辟了广阔天地。社团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在社团活动中,他们可以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理的沟通,从而拥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互相接触和加深了解的机会,不仅了解了别人,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评判和自我发展能力。在社团活动的实践中,大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自身的交往能力。
立足于地方文化的土壤,高校的校园文化走出了一条立足于专业、服务于地方的社会实践之路。促进学生活动与地方文化发展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搭建素质教育平台的长效机制做出了有益尝试。在艺术类高校中,学校通过对当地著名的年画、陶瓷的考察工作,与博物馆、中小学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从专业的角度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设立各种设计大赛,依托专业的支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搭建。从项目起步、全面互动到战略互动,校园文化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且为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和提升做出了贡献。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而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调研中的综合性大学对学生生活园区的认识是:学生宿舍是一个学生学习、沟通、交流的场所,是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各种信息、交流最广泛、最快捷的场所。所以,建设学生生活园区文化是校园文化落到实处的保证,是学校稳定和谐的基础。
发挥生活园区的文化建设主阵地作用,必须重视多方位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综合性大学多以常态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相结合的文化活动,在学生之间开展文明评比、办报等形式的活动,确立生活园区的文化基调;有的艺术院校在一校两区的格局下注重具有美术特色的生活氛围的营造,校园内密布的校园景观雕塑、老校区保持着浓重历史文化气息的学生工作室和大学城依山而筑的凌云式建筑格局,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充分发挥了隐性环境的教育作用;有的艺术学院充分利用音乐、美术的专业特点,在建设生活园区宣传栏上做文章,充满活力的特色宣传栏彰显了学校的教育理念,提出“支部一面旗,党员一盏灯,一个人一个窗口”的口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热情,以主人翁的心态让学生融入生活园区文化的建设和维护中。生活园区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建设,是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基础,学生在生活园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并内化成其自身的风格、习惯,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在复杂的世界形势和多元的生活面前,他们总是反思着人类走过的历程,以不同的观点、角度和方式审视着社会的现状和未来,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大学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搭造了理想的桥梁,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它可以培育集体意识,形成具有强烈认同感的校园人文精神,它通过营造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
云南大学作为立足边疆、面向云南的一所综合性高校,提炼出了云南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对国家、社会有责任感的学生。这就是云南大学素质教育对校园文化的要求,一切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必将指向“关注社会、奉献社会”这个依归。四川美术学院以“自由、开放”的校园文化精神为主导,开创了学生工作室文化这一独特的学生活动形式,学生自由的意念和创作的灵感反映在工作室文化中,形成一种稳定、深厚、真诚的校本感情。
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自2005年初本科教育学生主体迁入大学城校区之后,校园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特点,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美术、设计人才这一根本目标,积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开展了许多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文化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因为大学城校园文化的特殊性、新生性,各高校都在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成熟的结合模式,与西部几所高校比较,艺术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艺术院校中,往往比较重视学科、专业建设,而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足够重视,较少制定全局发展规划,各相关部门沟通较少,经费的投入不足,活动开展受限。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一般都是团委干部、各院系基层团组织干部、辅导员以及学生会干部等,而这些人员往往身兼多职,校园文化建设专职师资缺乏,专业的业务培训较少,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学校的场地日益显得不足,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活动场地,使得活动开展受限。
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比较重视文体活动,对文体活动的投入也较大,有重视形式的倾向,而缺乏对全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的规划和把握,缺乏对活动思想内容深度把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得不够。
艺术院校由于学生个性较强,不拘小节,宿舍的人际关系、观念确立、生活方式都有待正确引导。近年来,我院完善了公寓管理制度,而生活园区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加强。
广州美术学院是广州大学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文化素质基地建设中,各部门尚未真正形成合力,各尽所能,各取所长,为学校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阵地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学生活动相互滲透,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美术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发挥美术院校在大学生美术素养培养上的优势,凸现特色,挖掘品牌,创建高品位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和生活园区文化建设,要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成败与否提高到德育为先能否贯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高度。加强和改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党委统一领导,并制定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各相关部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要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门的活动和办公场地,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园区建设应积极朝学校培养目标努力,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弘扬主旋律。以先进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积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觉抵制腐朽价值观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近年我院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都有鲜明的主题方向,如“构建和谐校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挖掘岭南文化特色”等。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更要紧扣主旋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主题,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挖掘民间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魅力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院校在承担弘扬岭南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精神的责任上应当仁不让。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结合岭南文化特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发展相结合,在艺术实践中达到强化民族意识,升华艺术情怀的德育功能。根据我院目前的实际情况,一是要突出美术学院的美术馆和岭南画派纪念馆的文化资源,通过指导艺术鉴赏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解放学生的多维思维,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二是要突出美术界一大批高层次艺术家和设计大师的影响力。可充分发挥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作用,将美术学院多年凝练积累出来的艺术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文化素质教育的鲜活样式提炼出来,让更多的学生走近大师,走进艺术。艺术家凝固在他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的主体精神、执着于艺术的生命激情和贯穿其中的强烈的人文精神,必然激发广大学生对人生以新的思考和有益的尝试。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如不把握重点,很易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造成因活动过多而影响专业学习时间的情况。美术院校始终要把开放和创新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可触可摸,具体生动。因此必须抓住美术专业学生富有激情、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特点,将教学领域所培养的绘画、设计、表达等能力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花大力气狠抓一些特色活动,并争取把它做好、做大,逐步形成若干品牌,并走上品牌战略之路。做到点线面结合,重点突出,收效显著,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继续深入校园文化品牌项目评选和公寓文化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地总结近年各院系校园文化建设和公寓文化建设的好做法和先进经验,展示其亮点及特色。
校园文化是课程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是文化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追求个性,思维开放,学生文化素质底蕴的不足,制约了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的发展缺乏后劲。针对艺术类大学生中的特性,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力切入点,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开展具有艺术特质的精品活动,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在今后的社团建设中要逐步落实指导老师的人员配置,狠抓落实,保证社团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大力扶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团组织,如“膳食委员会”和人文、科技领域的学生社团组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将情感体验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活跃社团文化,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动作用。
校园文化设施、环境和各种宣传媒介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物质保障。艺术院校尤其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首先,要重视和加强生活园区自然环境的绿化、美化,用具有艺术特色的作品来装饰校园环境,利用生活区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作品交流的场所和创意空间,使校园充满艺术的气息,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爱校、乐学的热情,达到育人的效果。其次,重视加强学报、校报、网站、广播台、生活园区宣传栏、海报栏、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媒介的建设,大力弘扬校园文化主旋律,积极宣传健康、向上的各类学术、文体活动和典型,引导正确、健康的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从片面追求活动数量的增长转变到利用现有工作基础,着重活动的深度挖掘,注重提升和总结,注重收集整理资料、形成成果选集和理论材料。放手让学生出创意、出成绩,鼓励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同时实行适度管理,找到管理与创新的契合点。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课题,它贯穿着教育、协作、实践等方面,最终指向德才兼备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把握发展脉络,不断探索、拓展思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是艺术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1]陆建军,邬昕珏.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