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宁,洪文格,姚嗣会,张翠华 (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骨科,安徽 庐江 231500)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CSA)系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因外伤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笔者旨在探讨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颈性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4~58岁,平均40.28岁。
1.2 治疗方法:患者坐于治疗椅上,双上肢重叠放于椅前靠背枕上,前额置于前臂上,使颈部屈曲,术者站在患者身后,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选择患者病变疼痛部位,并于此间隙与上一间隙中点旁开1.5 cm,做标记,消毒,用5号针头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并用5号小针刀平行肌纤维方向性松解,一次方法松解患者枕后乳突下肌筋膜和同侧肩胛提肌。1次/周,3次1个疗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主诉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43例:显效:主诉症状基本消失,可恢复正常生活14例;有效:症状部分缓解,尚不能恢复正常生活2例;无效:主诉症状无缓解或加重1例,优良率95%,总有效率为98.33%。
椎动脉型颈椎病通常情况下会有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有可能会有猝倒发生,但通常没有伴随有意识障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机制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有学者认为,颈后软组织病变尤其是枕后三角软组织病变均会影响到椎动脉的供血。特别是头部在进行旋转活动或很长时间保持埋头苦干的一个姿势时,寰椎横突附近与邻近肌肉、筋膜之间的摩擦力明显增强,寰椎横突周围软组织会因此遭受程度不同的损伤,从而引发无菌性炎性反应,炎性反应会使大量组织细胞发生破裂、坏死、渗出,使组织水肿且与此同时释放出诸如缓激肽类和52羟色胺类等物质,这对椎动脉及周围的交感神经丛会产生强烈的刺激,发生椎动脉痉挛;如果这些症状多次重复发作,寰枕后膜及横突周围软组织粘连、退行性变、肉芽增生,可致椎动脉受牵拉或卡压,以致脑供血不足[1]。亦有学者试验通过对家兔寰椎横突周围软组织多聚甲醛急性致炎,初步证实枕后软组织病变影响椎动脉血流[2]。瞿东滨等认为,在颈椎运动失衡或不稳定的情况下,椎动脉受到的影响较大,骨性及一些纤维束带就可能激惹椎动脉;当钩椎关节发生相对位移时,椎动脉可被牵拉[3]。临床生物力学相关研究表明,正常人体颈椎的稳定性由内源稳定(椎体、附件、椎间盘及韧带结构)和外源性稳定(颈部肌肉的调节与控制)两部分构成。内源稳定称静力性平衡,外源性稳定称动力性平衡,两者如果平衡失调会使得颈椎病进一步恶化[4]。白晓东等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变部位集中在寰枢椎处,发病机制在于寰椎侧移和向前或后旋转[5]。且颈椎运动及变换姿势需要颈部肌群的外源性支持,神经与肌肉两者的共同作用一方面为颈椎的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对颈椎的稳定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各种可使肌肉改变的因素都有可能对颈椎动力的平衡有破坏作用,长时间的累积作用会产生累加效应[6]。针刀松解治疗方法在于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因肌痉挛引起的血管受压情况,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因此改善供血不足情况,从而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1]杨米雄,邵云龙.小针刀寰椎横突周围松解治疗颈性眩晕34 例报告[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8(6):42.
[2]吴连国,杨米雄,邵国明.兔枕后软组织急性炎症对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2):12.
[3]瞿东滨,金大地,钟世镇.椎动脉V2段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解剖学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1,22(2):98.
[4]姜淑云,房 敏,左亚忠,等.颈部肌群与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06,27(3):235.
[5]白晓东,叶启彬,邢更彦,等.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60.
[6]何海龙,贾连顺,等.椎动脉阻断对小脑后下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