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秀芳 (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医院,天津 3017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如坐舟船有恶心呕吐、心悸、甚则仆倒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自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共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61.8岁,伴有高血压病30例,糖尿病8例,血脂异常7例[1]。全部患者符合《临床神经病学》VBI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梗死和肿瘤病变。
1.2 治疗方法:应用丁咯地尔150~200 mg/d加入NaCl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疗程14 d。同时口服天麻钩藤饮天麻10 g,钩藤15 g,石决明 18 g,栀子 10 g,黄芩 10 g,川牛膝 15 g,杜仲、益母草、寄生、夜交藤、茯苓各10 g,葛根15 g,白术15 g,泽泻25 g。用法:水煎服,1剂/d。全部患者均予阿司匹林0.1 g/d;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
1.3 疗效标准:治疗2周后,根据临床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评定。①治愈:症状消失,TCD复查恢复正常;②显效:症状明显减轻,TCD复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③有效:症状减轻,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及工作受影响,TCD复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稍改善;④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或加重,TCD复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无改善。
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是中老年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他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当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异常引起大脑缺血,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短暂缺血,甚至引起脑血栓形成[1]。因此,西医治疗重点控制血压,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代谢及保护神经细胞等治疗。丁咯地尔是通过抑制α-肾上腺素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变性及非特异性微弱钙拮抗作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起治疗作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多因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导致痰瘀内生,阻于脉络,脑失所养。本病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性以虚者居多。《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医历来认为“无风不作眩”,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发眩晕,故治疗眩晕应平肝息风;又“无痰不作眩”,脾虚痰湿内生,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故治疗还应健脾化痰;另外肾虚精亏、髓海不足,上下俱虚也可导致眩晕。而脾虚痰阻,气机不利以及肾虚精亏,血行迟滞均可以导致瘀血内生,痹阻脑脉,导致眩晕,故治疗还应重视活血化瘀。天麻钩藤饮出自《杂病证治新义》,是治疗眩晕之名方。方中天麻、钩藤具有平肝息风之效,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与天麻钩藤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栀子和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在该方基础上加用葛根生津解痉,白术健脾化湿,泽泻淡渗利湿,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健脾化湿,补益肝肾之剂。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1] 蒋道义.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2 例[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18(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