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的发展过程及特点探究

2014-08-15 00:51:59刘丹齐李茂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汉语学习者国家

刘丹齐,李茂鹏

(1.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2)

一、中国英语产生的背景

描述英语发展过程有两种图形,Peter Strevens曾在1980年用树形图来描述英语的传播过程,但其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英语发生变化的经过,也无法对英语研究给予有用的帮助。随后,Kachru在1985年提出同心圈理论,分别为“内圈”、“外圈”和“延伸圈”,用来描述英语在世界上的传播,显示了它在跨文化等环境中的传播形式、获得的模式以及功能领域。内圈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获得的途径是全方位的。外圈国家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赞比亚等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获得途径是学校教育,其英语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已经成为英语变体。延伸圈的人数最多,包括了以英语为外语的各个国家,获得途径是长期的学校教育,英语在这些国家的经济等领域起辅助作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变体。

Smith在1981年指出:“一种语言一旦变成国际性的,它就不可能归属于某一种文化。”[1]依据 Kachru的理论,延伸圈国家包括中国的英语使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对英语的影响没有外圈国家的影响大。在使用英语时,力图以英语国家文化为主导;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英语在中国使用范围的扩展,英语与中国文化及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广泛的有机结合,于是出现了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这种英语代表着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英语发展的过程

中国的英语学习起源于与英语国家的交往,并且始终从这种交往中得到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国际交流的使用过程当中,中国不但继续从英语国家的交往中获得动力,而且还越来越从众多的非英语国家的交往中得到动力,如今中国已经是英语学习者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最初的英语学习目的是要与英语国家进行交流,早在1664年,英语就已经由英国建立的贸易站传播到了中国。随后,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的过程中开展了英语教育,尤其是鸦片战争致使中国开放了世界大门,大量的传教士涌入中国,教会办学激增,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习英语的人数较少,所以效果并不显著。中国自己的英语教育是从开办翻译学校开始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独立战争、抗日战争及文化大革命,影响了英语在中国的发展,直到1985年当今中国的英语教育才开始迅猛发展,但是中国英语出现了一个重读写、轻听说的一个长期的且解决起来收效甚微的问题。所以说,中国英语仍需要进一步地增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英语在中国传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中国英语,其来源已不可考,主要用来指广东英语和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英语,广泛被认为是错误的且是可笑的,故而不可取。而葛传(1980)提出Chinese English和China English两个名词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英语,前者指的是中国人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合英语民族习惯的用法,即中式英语;后者是指反映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即中国英语。Chin-Chuan Cheng(郑锦全)认为当涉及到民族及国内问题时,中国英语就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而涉及到国外的情况时,所使用的英语就更加的西方化。[2]李文中于1993年提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3]由此可见,中国英语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变化已经具有了本国文化特征和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

三、中国英语的特点

“中国英语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一头是中国,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使用的学习者的语言,其特征是具有不少受汉语干扰的常见的语言错误。另一头则是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英语使用者,他们的语音特征最为明显,但因为各地方言的影响之不同而又呈现差异。”[4]诚然,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关系是统一的、不可割裂的。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式英语是可取的,而是从其发展过程中看,中国式英语的存在是必然的。如果中国人不曾学习及使用英语,那么也就不会出现中国式英语,遑论中国英语了。虽然中国英语并未达到中国英语变体的程度,但是中国英语有其特有的中国特色。

1.中国式语音

汉语史注重字调的语言,每个汉字都有其特有的读音及语调,不同的语境的意思可以通过语调的简单变化来表达,但是仍然不能脱离汉字本身固有的音调。英语是注重语调的语言,不同的意义表达可以通过语调的改变来达到。由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基本都是在语音器官发育完整且习得了汉语之后才开始学习英语的,所以即使英语学得很好,发音也很难达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程度,当然完全模仿外国人夸张的音调和表情也是不必要的。而且由于各地方言的影响,中国英语中单词的发音可以说是差异较大。总体来说,中国英语语音特征主要表现为:(1)由于汉语对字的四声定调,进行英语发声的时候表现为语调较平;(2)汉语中的单韵母不分长短,导致说英语单词的时候经常出现长音不长、短音不短的情况。(3)由于汉语语系中没有/θ/和/ð/,大多数人使用/s/和/z/代替。

2.受汉语影响的语法与句法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差异较大,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不能以汉语的语法进行替代,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语用失误。简单来说,中国英语的语法有以下特点:(1)汉语语系中没有冠词,造成了在使用英语时无意识地少用冠词,尤其是定冠词;(2)汉语中动词不随主语的单复数发生变化,所以诸如主谓一致这样的语法使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是一大难点;(3)英语要求回答一般疑问句和反义疑问句时根据事实来进行回答“yes”或“no”,而汉语是接着句子来回答的,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对“Doesn’t she like it?”进行回答时,可能出现“Yes,she doesn’t.”或“No,she does.”这样的回答;(4)混淆常用副词,滥用very修饰形容词或副词。

汉语的句子是左分支结构,英语属于右分支结构,状语经常后置。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说英语时更习惯说像“Yesterday afternoon in this classroom,I saw a stranger.”这样的结构。

3.中国民族特色词汇

英语传播到中国这一百多年间,许多英语单词变成汉语的借词,与此同时汉语词汇也成为英语的借词,由于其唯一性,几乎每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都成为了英语借词。中国是最早生产丝绸和茶的国家,在货物流通到英语国家时也产生了其特有的英语单词,如silk,Pekin等。由饮茶的习惯也产生了很多新词,如teaspoon,teapot,tea table等。在当代许多政治词汇也是具有中国的特色,如five attentions and four beauties(五讲四美),one country and two systems(一国两制)等。

总之,中国英语作为一门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不仅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也更好地将中国宣传向全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价值观。但是由于中国对外的交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英美国家,还有许多使用各种英语变体的处于外圈或延伸圈的国家,因此,我们不但要充分了解中国英语的特点,同时还要了解其他英语变体中基本价值观和文化取向,这在中国英语的发展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1]Smith.L.E.Readings in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M].Japan:Gaikokugo.No.3,1981.

[2]Cheng,Chin-Chuan.Chinese Varieties of English[C]//B.Kachru.The Other Tongue:English across Cultures.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onois Press,1992.

[3]杜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4]桂诗春.应用英语与中国英语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汉语学习者国家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