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西
(三明学院思政部,福建三明365004)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体制机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观念多元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融碰撞,这是改革开放,步入现代社会的正常现象,但这种局面也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的明确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是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公民个人价值准则三个层面的内容表达,同时在理论渊源上和社会主义价值实践视角上都应有三个维度的阐释。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构、思想源头和实践演变历程的综合研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深化的必经之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家意识形态的推广和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与奋斗目标的统一,是党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它凝结了近代百年以来众多仁人志士们的强国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探索,是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时代总结,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它充分体现了在国家价值目标倡导上的求真务实,既照顾到现实可能性,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又不失长期的理想追求,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未来指明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国家层面的价值理想是全社会各阶层和每个公民价值目标的总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奋斗目标的实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个人价值追求的总纲领。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的普遍价值取向,是在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对社会“共识”的时代概括。顺应时代的变化,倡导和培育现代社会意识,凝练时代精神是实现国家价值目标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保障。同时,它为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自由,为全体人民的劳动和创造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国家的富强、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也是个人层面的敬业、诚信等价值规定的导向和约束。
在“三个倡导”中,公民个人价值准则是社会价值取向和国家价值目标的基础。从个人价值的追求视角,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工作,才可能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也为自己创造未来。在法律之外,从道德层面对国家认同、人际交往、社会活动提出价值导向,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基本的社会交往规范。因此,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主体,既包括政党和国家,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但最主要的主体应是个人,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它是整个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每个成员个体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也是国家民族奋斗目标实现的基础。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社会主义还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规划和预言马克思是持谨慎态度的,他对未来社会主义只是做了大致的勾勒,但我们可以在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深刻评判和揭露中,在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价值理念的继承和批判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精神。这其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公平正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全人类的视角,从多层次、多维度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终极的价值追求。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学说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来源和理论指导。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命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是为了“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为了“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为了“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里,人摆脱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对“人的依赖关系”和商品社会对“物的依赖性”的阶段,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的阶段。到那时,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部分阶层或个人发展为代价,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论述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是人们对自由、平等、和谐、互助社会的向往,它的原动力就是通过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为所有的人争取平等的机会,使他们都能摆脱剥削、压迫、贫困和愚昧,在共同生活和社会劳动的一切领域自由发挥自己的个性。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是人民,核心命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涵,就是要在实现物质生活矛盾根本解决的基础上彻底实现真正的平等、公平,就是每个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和得到的权利都是相同的、平等的,不允许任何人享受任何特权,也不允许存在歧视等。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可以在中国得以传播,不断发展,并实现中国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与中国传统的社会理想的多重角度契合。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理想社会追求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理想的继承、批判和超越。产生于秦汉之间的《礼记·礼运》是这样阐述大同社会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对大同社会的憧憬影响了历代中国各家思想流派的理想社会的价值观。
西汉后,农家社会理想主要通过农民起义或组织宗教社团体现出来。东汉末期张鲁的“五斗米教”是最早的典型。道家的社会理想,则在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得最典型,它是幻想逃避现实苦难的人的理想世界,它影响千年,成了的人间乐土的代名词。影响了后世包括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章太炎的《五无论》等社会理想思想。
在中国近代,这些大同思想被许多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用来阐述自己的社会理想。康有为为代表的改革维新派和孙中山的彻底革命派都借鉴、吸收、发挥了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剥削的大同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产力高度发达,男女平等,家庭消灭,国界消失,社会各成员都能得到适当的教育,都可以安排合适的工作等等。孙中山的大同理想主要内容是:天下为公,实现“自由、平等、博爱之境域”,土地国有,借助国家的力量发展资本主义,兴办教育、保障就业、实施公费医疗等公共福利事业,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
康有为和孙中山都对西方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的垄断剥削、贫富分化、危机失业等现象有所揭露和批评,但他们的大同理想是在对传统社会理想的继承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化描绘。康有为的主张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缓慢改良,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遥远的未来使“君衔……徐徐尽废而归于大同”[3];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则要求“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传统社会理想资源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并被接受和内化的思想基础,成为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中的价值理念的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诚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传统社会理想也是良莠不齐,存在诸多与时代精神不符或相悖的内容。诸如,《论语·季氏》:“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种倾向说明平均主义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思想土壤和群众基础。这些都是我们在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要努力规避的价值取向。
伴随着西方现代化进程,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制精神、公平正义理念、现代公民意识等逐渐萌发,并日益走向成熟。其文化成果不但具有西方的特性,而且带有全人类的现代化共性,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中国人始终在传统理想和西方社会追求中探索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寻求着自己的价值方向。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思潮特别是现代的社会价值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深刻影响。
科学、人权、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等是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西方价值观现代化也走了一个漫长的路,给了我们重要启示:首先,强调个人。构建以个人为轴心的价值观,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并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其次,顺应人性。顺应人性不仅可以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人生境界,从而解决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消除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伪善现象;其三,严格规范。承认最大限度地享有自由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但这种自由必须有一个任何人都不得践踏的法治基准线;其四,适度引导。基于个人的价值观,强调个人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然后再考虑他人、整体乃至人类,而不笼统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为他人或社会整体献身。社会的价值要求允许不同的层次的价值尺度,适度引导,层次推进,使人们在法制的范围内各得其所。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历史。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5]当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足够的胸怀和理论勇气,大胆吸收世界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政权建设、军队建设等革命实践中主动践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内的一系列崭新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培育出来的新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实践探索成果,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中央苏区为代表的苏维埃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仅三年多,但是,它是共产党人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独立以自己对苏维埃的理解来创建苏维埃临时共和国,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初次实践。在红色苏维埃建设的尝试中,形成了包括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革命精神在内的苏区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民主精神就是密切联系群众、追求清廉为民、官兵平等和民主建政的的思想;革命精神就是建立在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基础上的开拓精神、无私奉献和牺牲进取的精神。它们包括对科学、自由、民主、公正、平等的价值实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治国安民的探索,但由于认识和经验不足,再加上教条主义的干扰,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只限于初始阶段。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在文化建设特别是人的道德素质完善中,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通过《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全体党员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6]1942年5月,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命题。1944年9月,他专门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7]1945年4月,他在党的七大的开幕词中进一步提出:“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政治建设中,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根据“三三制”原则成立了参议会和其他政权组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政治的理解,并根据中国抗战的具体实际,自主践行具有时代特色的“特区”民主政治。到了1945年,毛泽东提出要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强调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合政府要实现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等自由权利。”[8]经济上,提倡自力更生,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通过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公私兼顾、军队参加生产经营的政策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些实践探索的成果,为日后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是以当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水平开展的社会主义价值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实践摸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总结。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价值的实践。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人人平等的价值奠定了基础;在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改造,消灭私有制,在经济上消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在文化上,确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在道德建设上,继续倡导和深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好干部的典范——焦裕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不仅更加深入人心,而且更加突出了要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实践工作中去。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践行从理论准备到全面的实践。关于政治建设,他说:“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9]“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0]。
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倡导和培育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培育了“两弹一星”精神、大庆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范。
在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上,我们党于1964年12月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成为一面动员、凝聚、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受历史条件限制和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出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认识上的简单机械化,建设热情替代了理性判断,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现象;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等错误。但是,正如毛泽东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1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奠定了新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认识。从“二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要求的发展历程中表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的认识日益深入和明晰。
在认识路线和指导思想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根本上扭转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地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确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它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
在时代精神的培育上,党领导各族人民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包括:冲破思想禁锢的改革创业精神、众志成城的抗击灾难的精神、勇于攀登高峰的科学精神等。它们汇集在一起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是中国新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激励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根据时代的发展,扬弃了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中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道德观,继承和发展了建党特别是建国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建设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倡导”这一明确表述,这标志着长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终于有了明确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确立。
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是一个国家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性质和奋斗目标,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诉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内核,是文化和道义的制高点。“人的价值观和人的活动是互动的。一方面,人的社会活动是其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人的活动又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的”[12]因此,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倡导,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内核,也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诉求,也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是以上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的价值观。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新华网,2012-11-1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3]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70.
[4]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89.
[5]列宁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0.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8]孙关宏.中国政治学:科学与人文的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23.
[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1-212.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P50.
[1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0.
[12]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J].河北学刊,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