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稳定出口政策体系研究

2014-08-15 00:51李晓雯史兹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贸易出口政策

李晓雯,史兹国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一、新形势下我国迫切需要建立稳定出口政策体系

(一)建立稳定出口政策体系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投资、出口、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我国是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开放程度很强的发展中大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体系的地位很重要。首先,出口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的份额从最初1978的4.6%到2013年的24%,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出口对国内生产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2个百分点。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在未来的30年内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加依赖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将进一步溶入世界经济体。

建立稳定的出口政策体系有助于在WTO规则范围内给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适当的支持,将有利于提高对出口企业的信息服务水平,解决国内政策法规信息流动不畅、国际市场信息不足、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够等问题。其次,对外贸易包括进口与出口,出口是进口的准备与先决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国外先进技术、高质量产品的需求量将会不断攀升,未来的进口将会持续增加。如果无法稳定出口,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将无法得到平衡,那对国家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产生消极影响。再次,出口贸易也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应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本的优势,支持与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的出口,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组织好国内短缺的能源、矿产资源、原料的进口,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关键的设备,促进国内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建立稳定出口政策体系是防范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客观需要

一个开放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在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赢得了负责任大国的赞誉并且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平稳增长,没有产生大幅度的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充足,政府可以自信地向世界宣告人民币不贬值,这也稳定了人心。也就是因为当时的出口大于进口,处于出超状态,贸易盈余给了中国政府稳定经济的力量。当今世界是信息化和金融创新的时代,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处于泛滥状态,这些国际资本在不停地在世界各地寻找着投资场所和盈利的机会。一旦有风吹草动,资本可能立刻流出中国,而出口贸易的稳定会带来稳定的外汇收入,可以有效地应对金融冲击。

二、建立稳定出口政策体系的理论依据

早在古典经济学创立之初,亚当斯密就从贸易促进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增加一国和全世界财富的角度论证了贸易的重要性。他认为对外贸易的开展可以使一国实现更大范围的生产专业化,各国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社会财富。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论证了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活动所形成的国际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斯密的绝对成本的基础上,李嘉图进一步发展出了比较成本理论。他提出基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要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不一致,各国就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可以使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各国及整个世界的财富均将增加。

20世纪80年代安妮克鲁格在分析了东亚及其他一些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开展对外贸易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论断。她同时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模式不一定专业化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采取外向型战略并使贸易政策适合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增长理论。这一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内生的技术、投资结构决定了技术进步的差异,进而决定经济增长的差异。该理论还在以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的激发下发展出了一个“开放性内生增长”理论框架,它将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融合为一体,强调政府的贸易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政府贸易政策能够对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投资结构施加正的影响,将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就贸易政策而言,贸易促进政策将影响资源在各个部门的重新配置,对发达国家来讲可以将夕阳产业和产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源进一步集中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速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利用贸易外溢性,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使本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以优化,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研究发现,“采取了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都获得了更快的增长并实现了更高水平的经济福利”。综上所述,无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还是新增长理论均从贸易利得的角度论证了促进出口贸易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

世界上无论发达经济国家,如美日欧还是发展中家都有自身的贸易促进体系,并且在国家经济的地位还相当重要。如美国的财政性政策是近年来利用非常多的出口手段,日本在战后就开始实施贸易立国的战略,欧盟大多以援外的面目出现,而发展中家的贸易促进手段就更明显,印度、马来西亚、巴西为代表财政性促进贸易支出都相当的大。可以说,当今世界各国为出口制定各项措施是非常普遍的。在实施这些措施时,为了防止出现贸易摩擦各国都有不同的做法,这些都为我国建立出口政策体系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贸易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为建立稳定出口政策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稳定出口政策体系的基本准则

(一)要建立公正、公平和透明的政策体系

我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WTO的游戏规则,这也是我国制订贸易政策时的基本要求。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有几大原则:第一,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石,由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组成。第二,市场开放原则。WTO倡导成员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依其自身的经济状况及竞争力,通过谈判不断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第三,公平贸易原则。WTO禁止成员采用倾销或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扰乱正常贸易的行为,并允许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贸易补救措施,保证国际贸易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第四,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原则。WTO成员要履行WTO的义务,如遵守WTO的基本规则,履行承诺的减让义务,确保贸易政策法规统一性和透明度。与此同时,WTO成员也享受一系列WTO赋予的权利,如参与制定多边贸易规则;在贸易伙伴不履行WTO义务,对本国(或地区)产业造成损失时,可提出磋商或诉诸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或在其他贸易领域获得相应补偿。此外,WTO成员在特殊情况下确实无法履行WTO义务时,可以向WTO申明理由,提出暂停或延期履行相关义务。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一旦面临经济问题时,就会出台一系列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其中也包括很多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然而这些政府政策往往是与WTO规则不相适合的。当过了经济紧缩期,贸易政策又转向了,这样的反复无法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对长远的出口贸易也会产生如产能过剩、产业结构无法优化等巨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也会产生国际贸易摩擦与纠纷。因此,作为WTO的重要成员,应当在WTO框架下,参考他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政策体系。要特别重视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政策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以补充市场机制的不足,在WTO的游戏规则面前努力寻找出口的政策空间。

(二)要建立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匹配的政策体系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35个年头了,其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经济结构也要大幅度调整,要转向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内生性增长方式上来。未来的几十年将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将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关键。经过35年的开放,外贸的增长已经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78年的出口量167.6亿元到2013年的出口量137170亿元。但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量的成就,并没有体现质的飞跃。要建立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匹配的出口政策体系,就要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产业层次,加快出口质量的提高而不是数量的粗放式增长。一国产品在技术上能与发达国家的产品一争高下的时候,就更能面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挑战。建立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匹配的政策体系就是要促进国内产业政策的转变,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环境,注重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统一和协调,把技术创新与贸易政策结合起来,在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上更加扶持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出口领域,提高我国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国民福利。

四、建立我国稳定出口政策体系的框架设计

(一)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1.完善我国的出口信用支持政策

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以国家财政为保证、保障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是政府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也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工具,被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所许可的、各国通行的促进对外贸易的工具,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和利用。加快完善我国的出口信用支持体系,首先要加快出口信用体系的法律完善,促进出口信用保险、出口融资担保业务和政策性出口信贷的发展。要尽快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信用保险、融资担保等信用体系的行政管理机构、资金来源及使用、风险管理等。其次,推动出口融资担保业务的发展,设立“走出去”专项基金以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弥补企业扩大出口的资金不足。企业“走出去”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高级形式,是我国扩大出口的必然选择。政府要用出口融资担保资金重点保障境外的资源类项目、加工贸易项目、承包工程项目,设立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专项基金、用于企业市场开拓、人才培训、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尤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最后,为企业对外贸易提供公平竞争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以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级、信用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制度,培养和树立企业的信用风险意识,加强企业的信用风险治理,防范来自外部的信用风险。

2.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对出口商品在国内所征收的各环节累计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实行退还的政策。实行出口退税是采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方式,避免对同一个商品重复征税以利于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和促进出口,同时也保证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今后的出口退税要把主线放在了主导型商品出口上,通过大幅上调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国家引导企业减少“两高一低”产品、低附加值产品、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及出口,以防止国内自然资源的流失,减轻我国环境压力;能过退税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促使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由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提高出口的整体效益,进而促进我国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出口退税的政策体系,在WTO的框架内,出口退税做到方便及时,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1.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功能

政府要继续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贸易经营者提供经济信息。企业通过政府提供的贸易商情信息,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国际市场行情,便于抓住商机,开展经营活动,同时规避市场风险。首先,要及时公布国内有关政策法规信息,使企业了解国内宏观政策及产业的引导方向,避免生产与国家经济政策不符合的产品,企业可以迅速地调整经营战略、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把握经济政策变化的机会,也把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其次,向国内企业传递国际市场信息。快速宣传世界各国最近的外贸政策,努力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国际市场最新供求信息、各国各行业的贸易环境迅息、国际产品最近标准和市场准入信息、国际金融市场汇率信息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同时,要建立起政策、法规、认证、标准、企业、人才、国际经济动态、技术等资源库。最后,通过举办交易会、展览会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为企业开展海外业务创造机会。目前,由政府主导的大型交易会主要是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自创办以来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扩大出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加强和发挥中介组织的职能作用

商会、各类协会是企业的联合组织,在出口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代表着企业的利益。要改革现有商会、协会的半官半民的性质,真正明确商会、协会的企业组织的特征,认真履行企业代言人角色的职能,增强商会、协会在出口方面的规模、聚集效应和服务功能。行业协会应加强自身管理,发挥企业联合体的作用,定期举办贸易形势交流会,分析国内外市场形势,使企业及时了解各国的准入规则、市场壁垒、环境保护标准、行业准入等,交流经验,传递最新信息。

3.人才支持体系

人才资源是外贸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稳定出口需要一大批懂业务、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市场的外贸人才。政府或相关企业、行业协会要努力为企业提供业务培训,进行外贸风险防范知识普及,力争让全部外贸人员都树立外贸的风险意识,提高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多变的能力。建立人才支持体系一方面需要各级教育部门适应企业需求,培养合格的外贸人才;同时也需要企业与教育部门的互动,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另一方面,应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吸引一大批对市场敏感、有国际视野的外贸复合人才。

4.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政府政务环境好坏是发展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条件。应努力提高政府政策的执行效率,对于出口企业遇到的问题,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统一协调,降低企业出口成本。要加强海关、税收、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的沟通,最大程度地便利企业,减化办事程序,规范收费项目,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出口政务环境,推动相关出口程序全部网上办公,电子化政务,提高贸易工作效率,实现相关政策与信息共享。

5.创造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要不断加强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多种形式的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充分利用WTO的多边、双边磋商机制、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争端机制等渠道,化解贸易纠纷。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规避区域性贸易壁垒,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稳定国际贸易环境。近年来,中国已经同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智利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与澳大利亚、海湾合作组织、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签订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在推进,这样做可以在小范围内降低贸易冲突,也有助于贸易区域市场的扩大。要继续推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认真实施已有的协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三)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体系、推动贸易方式的转变

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变

产业结构是经济的增长的核心问题,也直接决定了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国的低成本、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已经走到了环境和社会承受力的极限,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我国应按照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确定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地位和方向,在发挥原有传统的比较优势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出口商品向中高技术和较高附加值的集约型方向转变,带动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层次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并且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从而从根本上推动经济增长质量和对外贸易效益的提高。

2.继续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与升级

应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引导企业向一般贸易转型,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要提高企业的分类标准和准入门槛,限制加工技术水平低、污染环境大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严格制定环境保护和安全标准,防止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转移污染。同时,应加大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从事清洁的、知识型、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从而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与贸易方式的转变。

[1]黄汉民,郑先勇.大国崛起中的贸易政策取向及对中国贸易政策启示——基于制度质量视角的思考[J].国际贸易,2010,(10):9-11.

[2]冀东新.完善政策 加大力度,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J].宏观经济管理,2009,(5):21-24.

[3]鄂立彬.市场准入视角下国际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22-24.

[4]张军.技术创新与国家贸易促进创新体系的建立[J].科技与经济,2008,(6):9-12.

[5]裴长洪.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出口结构变化分析:2006—2008[J]. 经济研究,2009,(4):4-16.

[6]邢学杰.我国相机抉择的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分析[J]. 企业经济,2011,(12):24-27.

[7]王莉.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摩擦关系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54.

[8]李淑俊.公众与美国政府贸易政策制定——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8):60-70.

猜你喜欢
贸易出口政策
政策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政策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助企政策
政策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