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鹰
(1.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吉安343009;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思想和准则”[1](P232)的体系。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它积淀了大量的思想精华,这些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我国的历史上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华传统文化时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他希望理论工作者“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中华传统文化正因为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全面的规范,它能够与时俱进,实现自我更新而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3]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是从对宇宙和自然的关注开始,逐步延伸到对社会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古代中国人认为作为空间宇宙是规范而有序的,认为“天、地、人形成完整的系统,并且以此作为价值的本源,观念的样式和行为的依据”。[4](P50)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为建立稳定持久的人间秩序找到了理论根据。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华文化“重在此一人与彼一人之间的关系,且近从家庭数起。”[5](P106)中华文化重视血缘亲情关系,因此也就重视祖先和关注子嗣,并且通过对已逝的祖先和亲人追忆和纪念,来实现亲族联络、血缘凝聚与文化认同。[4](P24)对父母的孝顺在中华文化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孝”伦理价值观的体系,孝也常常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水平。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则体现对非血缘关系的人的尊敬和爱护同样得到重视。而孟子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就规范了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同时中华文化要求以礼待人,注意尊重他人,遵守礼仪。这些规范起到了协调人际关系的良好作用,同时也使我国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这对我们今天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仍然就有积极的意义。
为了促进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除了有要求普通老百姓忠君的思想,也有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国,反对杀戮的思想。孔子认为要“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也就是说,在治理国家方面,对武力的依赖并非长久之计,而用道德的力量让人们信服则更为重要,只有重视道德的力量,才能达到长治久安。孔子还提出了“仁”的思想,“仁”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它要求普通人有“仁爱”之心和同情之心,而统治者则要实行“仁政”,即统治者要有仁义和讲道德。“仁政”和“德治”思想的提出也表达了对王权的制约和监督的愿望。而“民本”思想是要求统治者关心民众疾苦,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孟子明确主张“民为贵,君为轻”(《尽心下》),指出如果统治者不能够做到关心民间疾苦,而且不听规劝则可以推翻他的统治。这种“民本思想”被我们今天所继承和发扬,并且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今天党和政府制定方针政策的准绳。
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特别注重个人的名声和气节,为了使自己的名声不受到损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许多追求完美人格的人们的选择。完美人格的追求需要不断地自我的反省,“自省”、“自反”、“反身而诚”是必须的。对自我的反省和解剖是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注重把人培养成“君子”,君子具备各方面的美德,是人们效法的榜样。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是儒家的义利观在“君子”身上的体现,表达了重义轻利,反对无限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君子因为有公心则可以做到“坦荡荡”,而小人为私利只能是“长戚戚”。中华传统文化也强调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则指出了国家的兴亡是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鞠躬尽瘁”强调的是无私奉献;“精忠报国”是一种为国家捐躯精神。这些积极有为、乐观向上和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祖祖辈辈中华儿女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成了直到今天“人们共同承认的,最终的价值依据和心理本原”。[4](P89)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分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国家的分裂是短暂的,而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占主要的,长期的。中国古代史上出现的像元、明、清这样人口众多、疆域宽广的大帝国,在全球其它地方是很少见的,即使像古罗马帝国这样的帝国,分裂以后就没有再次统一过,同样的还有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等。而印度则普遍认为是一个地区的代名词,真正意义上的团结统一国家的存在并不长,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四分五裂之中。所有这些都不能不把原因归结到文化方面来。因为文化使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把人们凝聚到一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是《诗经》中的诗句,也就是说在远古时期,人们就认为普天之下的土地和人民都应该由“天子”来统一管理,这在当时相对四分五裂和战争频繁的乱世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孔子在其所著《春秋》中也极力维护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反对诸侯之间的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反对滥杀无辜,生灵涂炭,主张天下“定于一”。“独尊儒术”对当时达到思想上的统一进而促进国家的大一统则有进步意义。这也使儒家文化逐渐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孔子的大统一思想符合当时的国情和民意,得到广泛的认同,包括在华夏大地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长久以来,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大一统思想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人们也自觉用这种思想来抵制分裂国家的行径,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甚至经历了从东周到春秋战国的剧烈波动。中华传统文化因为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挑战,经历了不断的变革,以及从不适应到适应之间的多次反复,因而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的一些不合理的成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它的一些合理的、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成分则被长久地保存下来,即使是今天,我们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许多真理的因素,体会到它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中华传统文化因为经历过各种变迁,包含有现代的因素,能够适应现代文明,并且能够深刻反思现代化进程中导致的各种弊病,这也是它的时代价值的体现。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由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而对非西方国家来说则完全是外来的全新的事物。而且在西方以历时的形态依次出现的各种矛盾,在发展中国家就转变成为共时的存在形态。[6](P117)面对如此剧烈的社会转型,很多传统社会陷入长期的混乱之中。面对从西方开始的现代化的挑战,中华传统文化显示了很强的适应性。这是与中华民族的价值系统本身博大而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密切相关。首先,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变通性,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它总是随着时代变迁而适当调整,使其适应时代的变迁。其次,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很多国家和地区因为宗教的差异而产生矛盾甚至导致激烈的冲突,而中国人却可以做到“是佛教徒,同时又是孔教徒,两者并行不悖”[7](P150)。再次,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建设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制,认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要求老百姓不要违反国家的法令,不要为所欲为。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因素。面对西方主导的现代化的挑战,在非西方国家中,取得成就最大而出现问题最少的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深受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熏陶的海外华人在欧美和东南亚等地都取得骄人的经济成就,甚至主导了当地的经济活动。这些国家和地区引人注目的高速现代化引起了各国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他们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在这些东亚国家的文化中存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的价值: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强调纪律。[8](P240)的确,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大量有利于社会变革、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人以“立德、立功、立言”来严格要求自己,他们重视教育,并且从小就被教育“要有成就,否则愧对自己的爹娘。”[9](P363)他们强调集体利益,“而不是突出个人或个人利益”。[8](P234)他们勤俭节约,为长远利益做打算,强调人际之间的和谐等。这与印度宗教的消极避世形成鲜明对比,而与韦伯所提出的新教伦理有相似之处,这些价值观促进了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研究人员也从这些成就中找到了中华文化的根源。全球华人的杰出表现证明中华文化能够经得起现代化的挑战而不至于失去它的存在根据,两者之间存在着契合点。
首先,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负面效应明显。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对这些都有深刻的分析和描述。他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各种异化现象,分析了资产阶级的掠夺性、侵略性、腐蚀性和破坏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描述道:“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10](P34-35)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加重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固有毛病还表现在其外向型和侵略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但在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向外殖民,对外掠夺,而且在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展开了瓜分世界的行动,在行动受到挫折后,它们又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旗号,到处兜售它们的价值观,进行所谓的人权外交,导致了国家与国家关系的紧张,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带来了现实的威胁。
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为反思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资源。在对西方现代化反思的过程中,很多西方学者也把目光投向了东方,他们发现了中华文化在反思西方现代化的弊病中有价值的东西,“同(儒教)理性地适应世界相对的是(清教)的理性地改造世界。”[11](P293)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在改造世界的同时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而中华文化,这种不利于现代化启动的,一味追求和谐与秩序的价值观恰恰可以成为对现代化危机进行反思的重要思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则蕴藏着丰富的和谐因素。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时,孔子主张“和为贵”(《论语·学而》)、“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以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的思想,这些思想就是要求人们之间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是多元化的社会相互包容所应该具备的品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普遍热爱和平,西方学者认为这是“他们厌恶战争本身。”[12](P4)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和谐因素,这完全可以推陈出新,对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做出新的贡献。
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和“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因为重新重视儒家文化的教化作用,在它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现象。
文化的自我更新本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也在渐进中更新自己的体系,但是近代以来受到来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自我更新的历程也就被打断,为了更快适应形势,有必要吸取先进思想以加快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一种文化对其它文化的吸收不是随便就能够达到的,文化本身的稳定性和发展的渐进性决定了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的。一般来说,内因决定外因,一种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成分决定了它能够很快吸收什么东西。所以,文化的更新只能是从先进的思想体系中吸取与自己相通的部分,使原有的部分得到改造而不断更新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很快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开花结果,建立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相通性的明证。
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暴露出种种弊病,内部矛盾开始凸显的时候产生的理论。它是力求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各种弊病,追求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也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与这一理论相通的真理成分。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许多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两者之间有很多契合的地方。金、木、水、火、土等元素组成世界上的万物,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牵制并且相互转化,这是我国古代“五行”说的核心观点。荀子则认为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我国古代思想家中,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还很多,比如王充的《论衡》、范缜的《神灭论》、王夫之的哲学著作中都包含着唯物主义的思想。而“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和“塞翁失马”等常用词语中也包含着辩证的思想。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思想的雏形。正因为有这些相通的地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才能够用中国语言、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为普通国人所能够接受。邓小平也认为毛泽东用中国“实事求是”这一成语表达了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相一致的思想。[13](P278)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反映了人们反对剥削与压迫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礼记·礼运》中就描绘了这样一个大同的世界:每个人都为共同的利益努力,反对自私自利的行为;选取有才能和德行的人担任公共事务的领导人;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亲相爱,整个社会团结得像一家人;老弱病残“皆有所养”,衣食无忧;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创造财富和贡献力量;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和谐与安宁的良好氛围。其后,在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和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中都有这种没有剥削和压迫思想的表达。近代以来,康有为和孙中山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很朴素,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存在着一定的空想成分,但是却和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建立在科学之上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相通之处。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老子提出“天人同源”的观点,老子在他的《道德经》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深刻地指出了人和万物处于同一系统中并且要遵循客观的规律。而庄子在他的著作《齐物论》中指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朱熹也有“天地万物一体”的观点。“天人合一”的思想存在于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头脑中。这与马克思所指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4](P161)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的思想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中华文化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文化底蕴。正是这些共同点和相通的地方,才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结合时具有天然的优势,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容易接受已经得到高度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并且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中国的普遍大众所能够接受的形式。
近代以来,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以来,国人逐步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和不适应时代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华传统文化面目一新,邓小平说:“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5](P44)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检验传统文化,有些很明显的已经过时的属于封建的东西就被废弃,有的含有封建的因素但是也含有一定合理因素的就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改造,有些能够与现代完全适应的就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促使其有新的升华。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后,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路上形成了“长征精神”;共和国建设时期又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的战场上形成了“抗震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后,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包含着许多真理的成分,这些真理的成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其固有的价值和意义,它们是五千年来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它们也是我们不断创新本民族文化的基点。它的一些成分是和农业文明相适宜的,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我们不能轻易全盘否定;有的含有部分的真理成分经过改造还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还有的则具有普适性,对今天西方现代性的反思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具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契合的特点。因此,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当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必须认真发掘本民族已有的思想精华,并且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更新既成的价值系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人类未来的价值系统的形成做出我们独特的贡献。
[1][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邓,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习近平论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03/c40531-24507951.html,2013 -03 -03.
[3]习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 -05/05/c_126464505.htm,2014 -05 -05.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英]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美]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2][德]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M].陈爱政,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