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艺欣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特师分院,辽宁 营口 115000)
隐喻,也称“暗喻”、“简喻”,是指将两种概念完全不同的事物通过含蓄、婉转或映射的表达方式达到比喻的言语行为,具体地说是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些共同的特点,把一个事物的名称用在另一个事物上,而说话人不用任何喻词,完全靠读者领会其中的意思。它是一种暗含的比喻,较为含蓄,但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产生的语言效果也较强。
由于语言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的结果。由于人类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反射是基本相同的,因此人类对外界的认识、理解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会有很多相似之处。即使语言种类不同,但在表达形式上会体现很多相同的甚至完全一致的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就有相同的隐喻这种修辞方式,且在隐喻使用中,有很多对等的认知。例如:“你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You are drawing water with a sieve.)在这个句子中,汉英两种语言喻意一致,表现形式也类似,说明人们对做事白费力气这一情感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然而不同民族的人类其周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导致观察事物的角度、思维方式及表达形式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在隐喻的认知和运用上会有偏差,产生不对等的隐喻表达。如“牛”(bull)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体型庞大,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的形象,因此在汉语中有很多用“牛”来赞美人类的词语,如“力大如牛”、“健壮如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而在西方,人们对牛的看法不尽相同,他们对牛的印象是横冲直撞、桀骜不驯、性格暴烈等。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闯进瓷器店的粗人),这里bull比喻行为鲁莽、举止粗鲁的人。
法国社会认知学家Dan Sperber&D.Wilson在1986年出版和1995年再版的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明示是指说话人的交际行为,推理是指听话人为了识别说话人信息意图所发生的交际行为。[1]明示交际行为,就是交际者通过交际意图把自己的信息呈现给双方,成功的交际取决于听话者对信息意图的识别。Sperber&Wilson看来,交际就是产生某种刺激,这些刺激给听话者带来语境效果,听话者就会推理并力求获得满意的认知效果。因此交际双方都会认为这个刺激对自己有关联,具有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中的个体会自动追求最大关联,达到最大关联,包括选择最好的语境对设想进行处理并使为此付出的的处理努力和获得的效果达到最佳平衡,这时该设想就是得到最佳处理(optimally processed)。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得知人类认知通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要在思维和意识中通过关联物来解析新事物。这一理论的出现得到翻译领域的极大关注,很多学者将翻译与关联理论结合起来,英国关联翻译家Gutt(1991,2000)首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述的动态明示—推理过程。关联理论能解释一切翻译现象。”[2]关联理论的翻译核心观点是:翻译是一个交际过程,译文的语义应与原文语义有最大的关联性,而且这个关联应当紧密,传递信息程度要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则首先要领会原作者的意图,然后将原文的语义忠实地传递给译语读者,并要保证译文读者获得的文化信息和原文读者基本一致。关联理论在翻译方面主要有三个基本观点:交际观点;语境观;最佳关联原则。下面则阐述这三个观点如何指导汉英隐喻翻译。
鉴于汉英隐喻的特点与异同以及隐喻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隐喻翻译则是较复杂的过程,它是以语言作为载体,通过推理和演绎来传递原作者意图的交际形式。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认为汉英隐喻翻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关联理论中认为,明示和推理是一个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说话人来说,交际是明示过程,而对于听话人来说,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隐喻翻译即是一个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不同之处在于隐喻翻译是一个双重交际过程。一方面,译者要以读者的身份与原作者进行交际,另一方面,译者又要充当作者,与译语读者进行交际。因此在这两个交际中,要做到忠实原语翻译,译者必须做到采用和原作者一样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然后通过演绎和对比,明确原文和译文隐喻中在哪些方面意义一致或相似,并决定以哪种表达方式准确传递隐喻含义,使译文与译文读者充分关联,不用花太多努力就能理解其含义,这就做到了忠实翻译。如前所述汉英两种语言在隐喻中有某些共同之处,那就尽可能在译文中保留原文比喻性词语所用的形象,使译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这种翻译方法叫直译。如:“夜深了,山谷里死一般的静”。(As night wore on,a deathly silence filled the valley.)直译不仅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而且也使译文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又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隐喻的共性,使读者一目了然,充分理解其含义。
然而直译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汉英两种语言拥有完全一致的隐喻是有限的,如果原文的形象在译文中难以再现或不合乎译文语言习惯,传神达意也较差时,则要舍弃原文比喻性词语的形象,保留原比喻的语意,舍形求意,采用意译法。根据交际观点,译者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理解原文的意境和意思,在此基础上,译者要充当作者,用译文的思维方式和惯用的表达形式把喻意展现出来,译文不仅要服从于原隐喻的信息内涵,而且要让译文通俗易懂。如:“太阳这么高了,他怎么还不露面?”(It’s so late,why hasn’t he shown up?)在这句汉语中,“太阳这么高了”其喻意表示天大亮了,时间不早了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成:The sun is so high.则违背了原语的意思,词不达意,所以只能舍弃喻体,保留喻意。这种译法经常体现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中。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人们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心理认知,这些信息包括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也叫认知语境。这种认知语境由于文化因素、社会背景等不同会出现很多差异,而且随着人们对新信息的获得,这种认知会不断变化,因此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观是动态的。一旦人们得到说话人的明示信息,那么就凭借大脑中已储存的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作出语境假设。如果言语与认知语境关联越大,理解就越容易,相反言语与认知语境关联较弱,推理则困难,理解起来就变得很难。[3]根据这一理论,在隐喻翻译实践中,当无法再现原语隐喻中的形象时,可用译语表达习惯或被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替换原语的隐喻形象。这样虽然放弃了原语隐喻喻体,但建立起译语相应的喻体,译语读者产生与原语相近的语义联想,认知语境和译语关联较大,就会获得大体相同的语言感受。如:“这危险是拦路虎。”(The danger is certainly a lion in the path.)其中汉语“拦路虎”常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但完全可以克服。在这句英语译文中“a lion in the path”是英语读者熟悉的语言,出自《圣经》的《旧约·箴言》:“The slothful man saith,there is a lion in the way;a lion is in the street.”(懒惰人说,道上有猛狮,街上有壮狮。)其中there is和is都是斜体字,以强调道上和街上并没有狮子存在,只不过是懒惰人的借口,表示想象中的困难和障碍。这样在翻译中汉语读者熟悉的“拦路虎”成功转化成英语读者熟悉的语言,使译语能够准确地表达了原语的意思,译文流畅且通俗易懂。因此在针对两种语言文化渊源及使用环境的不同,转化翻译法尤其实用。[4]
Sperber&Wilson(1986)指出,关联是假设和语境的关系,其关联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语境效应和努力过程。其中语境效应是积极因素,而努力过程是消极因素。如果一个假设在一个语境中语境效应大,那么这一假设在此语境中就具有关联性,如果一个假设在一个语境中所需的努力小,那么这个假设在此语境中也具有关联性。即语境效应越大,关联性越大;努力程度越大,关联性越小。因此关联理论认为,最佳关联产生于受众者的理解,而受众者的理解取决于语境效应和努力过程。在汉英隐喻翻译中,原隐喻的形象在译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语或者原语喻体有独特的文化特征,译者首先要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然后为了创造充分的语境效果,尽量用译语读者不用花太多努力就能理解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如针对汉语隐喻中隐含历史典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为了能够提供更多的关联信息,减少译语读者的推理努力,要增添词语或加注释的方法,以便找到最佳关联。如“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a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of mind.)在这句汉语中,诸葛亮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民间故事对他的智慧谋略多有渲染,故常借指足智多谋的人物。但英语读者大多不熟悉这个人物,所以在翻译中,通过在“Zhuge Liang”后面增加“the master of mind.”的解释,使英语读者能够大致明了诸葛亮是什么人物,填补了认知的空白,产生更大的语境效应,减少推理努力过程。
总之,隐喻是汉英语言不可缺少的一种语言信息功能,两种语言在隐喻使用中,有时会有对应的关系,但由于两种文化差异,这种对应关系是有限的,不对应是翻译主体,那么关联理论对汉英隐喻翻译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在实际运用中应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考虑多方面因素,熟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尽量使译文更加贴切和流畅,以便使隐喻的文化和美感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1]王建国.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9.
[2]黄丽媛,孙芳琴.关联理论视角下隐喻的翻译策略[J].贵州文史丛刊,2011,(3):85.
[3]唐宇.对关联理论语境观的动态解读[J].科技信息,2010,(3):130.
[4]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