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奎,张 卉,李旭辉
(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生态学是研究不同生物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反映客观存在的生态系统,在种群关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信息生态是从生态学理论发展而来的,大卫·布林尼在《生态学》一书中将生态学中的资源可利用度、供求关系以及竞争等现象与管理学研究联系在一起,用生态学观点解释组织管理问题。Abe等认为组织与自然生命体都是有生命的,具有相同的生态属性。因此,生态理论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对不同层面的生命体都具有普适性,包括人组成的团队、组织、社会和国家等。美国战略管理学家Moore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先提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利用企业生态系统来描述组织所处的环境。信息生态是某一环境下的人力资源、行为、价值和技术的总和。信息生态理论从生态学视角出发,解决组织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扩充了一般信息管理学研究方法。部分学者从信息生态的基本内涵特征出发,分析采用交叉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扩充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在生态学研究基础上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进行研究,解决组织信息失衡和信息系统冗余等现实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于信息生态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我国学者开始对信息生态理论进行研究,从思维上开辟了信息管理研究的新领域。目前该领域已成为信息管理界的研究热点。本文试图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为统计来源,对2009~2013年间发表的有关“信息生态”的论文进行回顾、解剖与探析。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为统计来源,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选择“主题”=信息生态,从2009年到2013年,并选择全部的来源类别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56篇有效文献,检索时间为2014年1月25日。
(1)内容分析法。对文献的特定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剖析,揭示该主题内容的实质,系统客观地把握其研究动态和趋势。
(2)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来描述或揭示文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从而达到一定研究目的。
笔者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获得的数据,并以“发表年份”、“发文机构”、“关键词”、“核心作者”、“基金”、“载文期刊”共6项信息作为分析对象并利用统计学相关原理进行数据处理。
论文研究数量是衡量一门学科研究水平的基本标准,在某主题的研究中发表文章的数量越多,表明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对该学科的研究。笔者首先从论文发表数量着手,统计了2009~2013年以来的有关论文,统计结果如下图1所示。
通过分析图1可知,从2009年到2013年在该学科发表论文的大体上呈持续增长方式,由2009年发表的35篇上升到2013年的62篇,虽然增长数量稍有起伏,但仍然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由此可以推测近5年正处在信息生态研究的蓬勃发展时期,这种增长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还需要统计今后的数据并作进一步的验证。
图1 论文年代分析数据
基金论文数量是评价研究群体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基金论文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科受资助受关注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信息生态研究领域的基金论文数量从2009年的11篇上升到了2013年的44篇,基金论文的比率也从2009年的31.43%快速上升到2013年的69.84%。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的数量也都各自逐步增加。由此本文作出预测,信息生态领域的研究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的条件也将会逐步改善。
表1 基金论文分布数据
在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中,作者的影响力主要是依据自身发表文章的数量来体现的。按照普赖斯的理论发表论文数量为X篇以上的作者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其中X≈0.749*,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论文的数量。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娄策群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10篇文章,由此算出X≈0.749*≈3即在信息生态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体的发文数量均应在3篇以上。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以上这些核心作者均是信息管理学界比较知名的学者、教授,均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其中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娄策群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10篇文章,位列第一,是我国信息管理领域的专家,并出版学术论著《信息管理学基础》,同时他也是我国研究信息生态问题的带头人之一。
表2 信息生态发文量3篇及以上作者
对第一作者所在的研究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信息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高产的科研机构。下表3就是以信息生态为主题的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的发表论文数量为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排名前8名的信息生态研究高产机构的名称和机构发文数量统计表:
表3 核心作者发文机构统计表 (单位:篇)
由表3可知,信息生态研究高产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主要是由于在高校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研究人员可以从事长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另外,这些研究机构均设立了情报学硕士点,部分机构如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还设立了情报学博士点,这些机构的学位授权奠定了高校这种机构雄厚的人力和师资力量,这些机构在信息生态研究领域的教授和学者都是该领域的中流砥柱,推动着信息生态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刊载论文的期刊种类也反映出该研究领域在国内的受重视程度和被研究的热度,表4是对以信息生态为主题的论文所在的期刊以及刊载文章数量超过5篇的期刊统计分析表。
由表4可知,载文数量超过5篇的期刊主要10余种,其中《情报科学》、《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学研究》、《现代情报》、《情报杂志》、《情报探索》等杂志都是多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此说明当前信息生态领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且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
表4 载文期刊统计表
关键词在一篇文章中虽然所占篇幅不大,通常只有4个左右,但却是种篇文章的精髓,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因此,对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存在重要意义,也是目前文献计量分析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是以“信息生态”为主题进行检索所得到的统计数据,下表5是关键词出现频数超过4次的关键词按照降序排列的统计结果。
表5 关键词出现频次超过4次的关键词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生态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与信息生态相关的理论名词诸如“信息生态系统”出现111次,“信息生态”出现88次,“信息生态位”出现37次,“信息生态链”出现26次等等。与信息生态相关的实践名词诸如“图书馆”出现40次,“商务网站”出现13次等等。
(2)网络信息生态意识增强。现阶段网络已成为信息的主要传播载体,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逐步的增多和完善。通过对论文关键词的分析,笔者发现与信息生态有关的网络字眼出现较多,诸如“商务网站”出现13次,“电子政务”出现6次,“电子商务”出现6次。
(3)服务意识增强。信息服务是向人们提供有用的显性信息为内容的信息传播过程。学者在研究信息生态的同时引进信息服务概念,表明当今社会服务意识逐渐增强。关键词中“信息服务”出现11次,“知识服务”出现4次。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及发展趋势,也是未来信息管理研究的核心。
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特点分析可知,近五年来,我国关注信息生态方面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的层面也在逐步的深化和拓展。其中基础理论方面有较大的成果,从表5中可以看到,随着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基础理论如: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位等的研究。但信息生态理论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定义有待更深入探讨,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这将会更进一步促进信息生态领域的发展。信息生态的应用实践研究方面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关注,这些由表5中商务网站、运行机制、网络信息生态链等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可以看出。由此可见,近年来,信息生态方面的研究逐步从理论研究向应用实践研究方面转化,是信息生态研究领域更加深远。但知识服务、信息流转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通过对以上6各方面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国内对于信息生态领域的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文献学科分布较为广泛;刊载信息生态领域论文的期刊相对集中;其中核心作者大概有10位;高等学校等研究机构在信息生态研究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国家通过加大信息生态研究领域科研基金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大提升了信息生态这一领域在科研领域内所占的份额。在热点研究问题方面,通过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可以知道目前“信息生态系统”、“网络信息生态”、“信息污染”、“信息服务”等问题是国内研究的重点问题。总之,国内在信息生态领域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还需有待提高。
[1]李昊青.基于文献计量的信息异化研究进展[J].图书馆学研究,2011,(2):2 -7+27.
[2]秦萍萍.近十年来我国信息生态理论研究概况[J].现代情报,2011,(11):169 -173.
[3]李超,柯健.基于CSSCI的信息生态被引文献统计分析与评价[J].情报科学,2010,(4):554 -557.
[4]谢会昌.国内信息生态理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8):2 -7+37.
[5]张向先,江俞蓉,史卉.信息生态学计量研究与内容分析[J].情报科学,2013,(10):10 -16.
[6]孙玉琴.基于CSSC(I2008-2012年)信息生态被引文献计量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3,(5):124-128.
[7]王晰巍,靖继鹏,王韦玮.中外信息生态学术论文比较研究——基于文献计量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13,(17):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