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萍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最近几年来,民间金融风险事件和损失层出不穷。2010年以来,鄂尔多斯爆发了数起影响较大的民间借贷案件,包括石小红案、曹丽琴案、苏叶女案、梅良玉案、中富地产案等,各案所涉及金融从近亿元至十多亿元,涉及人数从上百人至数千人不等。2011年以来,温州老板“跑路”事件频频发生,跑路的原因是欠下了的巨额债务,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家被“钱”逼的走投无路,此次温州民间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并对银行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民间金融在我国长期存在,之前虽有个别违约事件发生,但像最近几年这样集中爆发,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危机,还是前所未有。我国对民间金融风险缺乏充分认识,但近几年各类民间金融风险事件频发又充分暴露出我国在这一方面面临的残酷威胁与考验。
关于中国现代民间金融问题的研究,国外文献相对少一些,这些文献中一般用“非正式金融”概念,如美国学者Kellee S.Tsai专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金融作了深入研究,包括中国非正式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区域间非正式金融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非正式金融在中国私营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1][2][3]。国内学者对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的研究还较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民间金融风险的成因(施颖霞[4],2011;唐蔚红等[5],2013);二是民间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江文卓等[6],2011;杨茜云[7],2012);三是民间金融风险的法律规制(李学兰,2008[8];刘巍巍[9],2011);四是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策略(胡卓群等[10],2010;赵丙奇等[11],2012)。
可见,以上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描述民间金融风险的成因、表现形式、法律规制和防范措施,关于风险传导的研究也很多,但主要是针对正规金融市场间风险传导,就民间金融风险的传导方面,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还比较少,对民间金融风险传导机理的研究几乎没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关键构成要素和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效应两个方面对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作用机理做一些探讨。
本文认为民间金融风险传导是指民间金融系统中的某个节点受到不可避免的外部和内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产生风险,并依附于特定的传导载体,经由一定的路径,向民间金融系统的各个功能节点及正规金融系统、实体经济传导和蔓延,进而导致民间金融系统及其关联主体目标偏离预期目标而遭受损失的过程。
民间金融风险传导包括传与导两个环节,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复杂性、路径依赖性和突发性。
(1)复杂性。民间金融系统参与主体众多,已经从传统的民间借贷扩展到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包括国有企业甚至一些正规金融机构也参与到放贷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系统具有复杂性特征。
(2)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是指系统一旦受外部偶然性时间的影响,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固有惯性,很难为其他潜在的路径所替代。民间金融风险传导有其特定的路径,包括民间金融市场与正规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导和民间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领域之间的风险传导。路径依赖性是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特征之一,民间金融风险的传导是依赖于某种路径的。
(3)突发性。民间金融风险产生及传导的启动都是突发的,但一旦发生就会很快造成严重的风险后果。在民间金融风险在某个节点迸发并传导前,民间金融风险产生和蓄存的过程比较缓慢,不易被察觉。然而一旦某一节点处的风险流集聚量超过了阀值,民间金融风险会突然迸发,并快速地沿着一定的路径进行传导。
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风险源,是民间金融风险产生的源头,是引发民间金融风险事故的根源。民间金融活动由于受到外部和内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风险的产生、集聚和强化,并向外扩散和蔓延。风险源作为风险传导过程的核心,依托载体导致民间金融风险事件在我国的发生和传导。如轰动一时的陕西神木民间信贷崩盘的风险源在于源头产业的利润已无力支撑民间借贷的高利息。
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载体,是指承载或传递民间金融风险的各种介质,在民间金融风险传导中起着媒介和桥梁的作用。如果没有风险传导载体,民间金融风险传导就不会得以传导。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载体是客观存在的,只能积极地去识别传导载体,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载体通常包括资金载体、信息载体和人员载体。
(1)资金载体。民间金融是围绕资金展开的,民间金融从产生、维持运行到不断扩大规模都需要资金。以资金为载体的民间金融运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确定性,处处存在风险。资金载体是民间金融风险传导中最主要的载体,多个城市和区域出现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民间金融风险产生和传导的问题。例如在温州民间金融风暴中,随着资金链断裂,多家企业倒闭,进而引发连锁效应。再例如鄂尔多斯发生多起高利贷崩盘事件,多名涉足高利贷者因资金链断裂而逃跑甚至自杀,风险经过传导逐步加大。
(2)信息载体。民间金融风险的产生与传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信息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交流共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银行贷款进一步紧缩,民间资金需求量增加,民间金融不再局限于熟人之间的借贷关系,而是形成了跨人、跨区域或通过中介组织的借贷关系,信息透明度降低。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借款者为了能够筹集资金,通过提供虚假信息的方式以获取资金供给者的信任,导致民间金融逆向选择和风险的发生与传导。
(3)人员载体。人员是进行民间金融活动的主体,因此,人员在民间金融的运作和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民间金融系统内外部相关主体的利益所在。例如银行从业人员充当资金中介或直接参与民间借贷,使得正规金融体系的信贷资金流入民间金融市场,若此时民间金融市场产生风险,将会传导至正规金融体系。
民间金融系统是一个由诸多主体组成的复杂系统,每个主体都是复杂关系网络中的节点,各节点之间直接或间接存在某种联系。如果民间金融系统某个节点产生了风险,将会通过某种载体经由一定的路径发生传导。笔者将民间金融风险传导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1)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至实体经济。民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紧密,民间金融风险都可能会传导至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在民间金融盛行的地区,企业对民间金融依赖度较高,相互担保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一旦产生民间金融风险,民间金融市场就会出现资金供给的恐慌性收缩,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正常融资活动,进而限制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一旦处于链条中心位置的担保公司资金出现断流,与之相关联的企业势必会受到影响,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2)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至正规金融体系。民间金融的业务运作与正规金融体系之间盘根错节,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民间金融风险,将有可能向正规金融体系传导。民间金融风险传导向正规金融体系传导的路径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流入民间金融市场。受高利贷高报酬的诱惑,很多企业都转行从事高利贷行业,从银行取得低成本的资金,继而通过放高利贷赚取巨额利差。一旦民间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链断裂,将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
图1 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要素逻辑关系图
民间金融系统中的一个节点,由于风险源产生风险,达到一定条件后突破风险阀值,借助载体传导至下一个节点,导致民间金融系统的下一个节点产生风险,依次继续传导给民间金融系统中的其他节点或实体经济、正规金融,这一过程体现了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多米诺效应。根据多米诺效应发生的条件,将民间金融风险传导多米诺效应的发生条件定为三个方面。一是存在风险源,风险源是引起民间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的条件,是民间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和原因。将触发器定义为,各民间金融风险因子定义为m,初始民间金融风险定义为X0,可得公式(1):
二是民间金融风险必须超过风险阀值。如果将民间金融风险阀值定义为Y0,那么有:0≤X0≤Y0。三是存在风险源的节点与被传导节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毫不相关的两个节点是无法进行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从各地频频发生的民间金融资金链断裂、多家老板“跑路”事件来看,一旦民间金融的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多米诺效应,引起全局性的溃败,酿成社会风波。
耦合这个词来源于物理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在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过程中,由于民间金融各节点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加上不同风险性质的匹配关系,从而导致民间金融风险子系统会在传导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改变着传导过程中民间金融风险的风险流量和风险性质。因作用形式不同,民间金融风险在传导过程中呈现出的耦合性态也不同。民间金融系统内部及外部节点间的关联度和民间金融风险性质间的匹配度是决定民间金融风险传导耦合效应的两个重要因素。
假设一个民间金融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可以用方差来描述整个民间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风险状态:
公式2中,δ2为民间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整体风险状态,δi为民间金融风险子节点i的风险状态值,δj为民间金融风险子节点j的风险状态值,ki为民间金融风险子节点i在整个风险子系统组合集中的权重,δj为民间金融风险子节点j在整个风险子系统组合集中的权重,ρij指民间金融子节点i和子节点j的相关程度。如果相关系数ρij=0,此时风险子节点i的与风险子节点j两者在传导进程中相互独立,民间金融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为纯耦合效应,民间金融风险流量和强度在传导过程中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或者只在一个微小的区间波动。如果相关系数ρij>0,此时两个子风险节点之间呈正相关,民间金融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为强耦合效应,使得民间金融风险通过传导路径产生逐级放大效应。如果相关系数ρij<0,此时民间金融子节点风险之间呈负相关,风险耦合程度低,民间金融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为弱耦合效应,耦合后的民间金融整体风险小于耦合前民间金融整体风险状态。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民间金融风险的产生和传导具有强烈的诱导性,只要存在第一扇无人管理的“破窗”,就会给其他人一种暗示,认为也可以不遵守规则去打破这扇窗。民间金融的特殊运行机制决定了其收益与风险都要比正规金融高,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民间金融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低估了风险。加入民间金融资金链涉及多个主体,当其中一个主体出现违约行为时,如果监管者没有及时制止这种行为,给其他主体造成的心理暗示就是违约行为不会受到惩罚,“破窗”成本很低,其他主体就会模仿这种“破窗”行为,出现故意违约的行为。
民间金融风险产生之后不只是静态地对民间金融的某个节点产生影响,还将动态地传导给其他节点、实体经济和正规金融体系。由于民间金融风险传导不仅涉及到民间金融风险产生以及运行,还涉及到民间金融风险源经由传导载体,沿着一定的路径进行传导的过程,因此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民间金融风险本身。对于这样一个复杂事物的研究,本文界定了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概念,分析了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基本特征,从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关键构成要素和效应两个方面探讨了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机理。因此,加强对民间金融风险传导的研究,将为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我国民间金融风险传导提供理论参考。
[1]Kellee S.Tsai.A Cycle of Subversion:Formal Policies and 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 and Beyond[J].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1999,(9).
[2]Kellee S.Tsai.Imperfect Substitutes: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l Finance and Microfinance in Rural China and India[J].World Development,2004,32(9):1487 - 1507.
[3]Kellee S.Tsai.Capitalism Without Democracy:The Private Sector in Contemporary China[M].New York:Cormell University Press,2007.
[4]施颖霞.温州民间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20):339.
[5]唐蔚红,杨伟锋.民间借贷风险的成因、表现及防范措施[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7(3):68 -72.
[6]江文卓,谭正航,严洁.民间金融风险的法律规制[J].时代金融,2011,(6):182 -184.
[7]杨茜云.民间金融的风险防范分析[J].现代商业,2012,(7):46.
[8]李学兰.浙江民间合会的金融风险及其法律规制[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8,(11):37 -40.
[9]刘巍巍.合会风险的法律控制——以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安全为视角[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89-92.
[10]胡卓群,徐旭海.合会倒会风险成因及其防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12):21 -23.
[11]赵丙奇,廖红燕.民间金融:融资效率、风险及防范[J].农村经济,2010,(5):69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