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维莉,徐冬寅,谢晓伟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注重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关键。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教育是这个过程中的源头和关键环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肩负着为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等各行各业培养一线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如何把握时机,为国家培养并输送更多更好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教育专家和学者们就如何培养出企业满意、行业认可的技能型高素质创新人才从政策、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职业技能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情境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这些方式、方法在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岗位能力等方面是有效的,但技能型创新人才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内容。研究普遍认为,技能型创新人才不仅需要高超的岗位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的特点包括:(1)爱岗敬业,有较强的岗位技能,扎根一线;(2)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视野开阔,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善于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革新;(3)能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心智技能,善于解决现场难题。而且,在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思考,从而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也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达到更高水平[1],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高职院校通常被认为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培养一线技术工人[2],目前各高职院校包括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均很少涉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3]。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还是知识和技能,而特质、动机、态度、价值观等隐性要素的培养则很少体现,事实上,这些隐性因素对一个人未来的创新更为重要[4]。
创新人才通常被默认为是少数基础好、兴趣广、能力强的“拔尖”学生,大批学生被人为地排除在接受创新教育的行列之外。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尚未得到真正改观,学生学习过程中从师型多,自主型少;顺从型多,质疑型少;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在教师和家长心目中,好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优良、做事乖巧、表现积极的学生;而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喜欢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甚至对教师和领导的话提出质疑的、有个性的学生,被认为是调皮捣蛋、好出风头和不成熟而受到批评、讽刺或挖苦的学生,然而,通常就是在这些学生的身上有创新意识的萌芽[5]。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革。如何基于高职学生特点,以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和创新性为目标[6],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校园环境等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创新型复合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职教育注重职业能力和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通常高考分数偏低或者学习基础薄弱,但是并不一定是智力低下,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好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是很多人逻辑思维能力强或者语言能力强,动作技能的模仿能力强。因此,要结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传统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培养一线操作工人的观念,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如今的高职院校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让学生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者,就必须去除传统观念的影响,确立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和岗位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注重独立思考环节,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要做创新的引导者,营造适合创新的课堂氛围,采用启发探究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机,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尝试。以问题或项目为媒介,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且学会了自主获取知识,提高了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以便日后产生创新的行为或结果。
创新是在丰富经验基础上对已有技术技能的再创造,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和实践深度,才可能进行创新的活动,所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对实践的升华。首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加实践性课程门数及课时数,提高专业技能;其次,鼓励学生课余参加各类技术技能竞赛,技能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形式。不管是个人赛还是团体赛,赛前通常都需要进行训练,需要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和自学,比赛题目一般也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通过参加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等,也可以锻炼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第三,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及课题,让学生实际参与项目策划和开发过程,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性,不仅能增强实践经验,也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学生也可结合自身情况,申请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小项目或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创造性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虽然具备了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但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缺乏岗位技能、毕业生不符合市场需求等弊端。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间隙、教学与就业零过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有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技能。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课程标准和评估考核标准的制定等过程,使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符合市场需求;也可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岗位操作技能,或者为学生做职场报告,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和职业素养;还可安排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在工程师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参与到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实践,把工作和学习统一起来,在工作中强化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学生也能了解到职业相关的信息,经过了岗位能力训练,感受到了作为“职业人”的要求和不足,提高了对职业的认识,也增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挑战的信心和适应能力。
创新人才和成绩优异没有必然联系,高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薄弱,但也可能成为工作岗位上的创造者。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灵感和效果也不一样,但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创新教育的权利和需求,所以,可以在培养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大众性的创新”和“精英性的创新”两个层次[7],“大众性的创新”面向基础薄弱的大部分学生,“精英性的创新”面向能力较强的小部分学生。并根据学生层次(“两层”划分),将创新活动分为4种类别:“基础技能类、专业技能类、基础创新类、应用创新类”,创新能力逐渐提高(如图1)。每个类别都包含了具体的实践创新活动,如:岗位认知、技能大赛、新技术培训、企业实践、参与科研项目等。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安排相应的创新实践活动,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有锻炼与提高的机会,都能从中收益,体现了“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启发创新”的教育理念。
图1 创新活动分层模型
生产一线的创新虽然表现为对工艺、技术、工具、工作流程等的改良和再创造[8],但是创新结果的产生也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升华的结果,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滋润,可以把校园文化和内涵建设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柔性举措[9]。一方面,通过倡导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形成创新校风、教风和学风,为实施创新教育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导向;二是提升校园内涵建设,深入挖掘本校的发展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凝练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创新人格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三是通过组建协会、举办创新技能竞赛和学术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热爱并乐于参加创新类的活动。
总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本文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创新教育中的各主体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也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有效途径。
[1]蔡建国,王青.对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26):31-33.
[2]史枫.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调查及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J].职教论坛,2010,(25):68 -71.
[3]王飞.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2):84 -85.
[4]张勇强.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对策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2):64 -65.
[5]董奇.技能型创新人才及其培养范式之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22 -24.
[6]张新科,王斌,杨润贤.“1+1+1专业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6):36 -38.
[7]谢琨,郭涛,卢洋.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10).
[8]王良春.对“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7):80 -82.
[9]冉嘉洛.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