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乐学情境的创设

2014-08-15 00:48:38蒋烜婷
关键词:语言教师教学

蒋烜婷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110004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学论》中曾说:“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而且学得更容易、更快乐、更积极、更主动。”如何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积极创设乐学的情境,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情感因素在人类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存在着情感因素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炽热的教学情感去调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美好情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的才智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发展。

首先,教师的教学作风应该是民主的,教学信息的传递应是双向甚至多向的。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像朋友一样,像同学中的成员一样,帮助学生学习,帮助他们理解问题,这要比传统的师道尊严更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热爱。

其次,要及时给予赞赏,激励学生走向成功。这是引导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最佳途径。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人,但教师不应该把他们“领进门”就撒手不管,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责备,正如一位清代教育家所言:“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学记》中也有句名言:“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义是,教育的作用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克服其不足,使其消除自卑,对自己充满信心,让别人对自己充满希望。与其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优秀学生需要鼓励鞭策,后进生更需要宽容,所以教师的激励性评价非常重要。要去敏锐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

此外,要大力提倡微笑教学。微笑教学的核心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面部的微笑、信任的目光、亲切的语言表达出来,师生心灵通、感情融洽,教学才能配合默契,师生之间才能架起友谊的桥梁,学生才能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学习的愉快。

二、提倡生动、科学的教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也是乐学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历史课倾注充沛和真挚的感情,注重运用口语修辞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适当的设问、反问,能造成悬念,启发学生穷根究底;抒情色彩的强烈对比,会引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此外引用历史人物的名言佳句,也能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古代史时,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优秀传统的热爱,又能使学生认识到,这也是先人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强烈责任感的结晶。

在引用某些历史名句时,应注重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如,讲述《鸦片战争》一节中的虎门销烟时,可把林则徐的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提及给学生们,讲述其含义,并告诉他们:温家宝总理在上任伊始答中外记者问中,第一句话就引用了该句。这样,既把思想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还因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使学生乐在其中,从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语文能力,做到“文史一家”。

科学的教学语言,首先,要求语言准确,在语言表述上务必用语规范,音量适中,语流畅通,语调恰当;在用语上务必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在讲解内容上,要做到语言的组织层次清楚,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其次,论证要严密,逻辑性强,概念准确;运用推理的前提要典型,结论要正确。比如,讲近代史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时,十六字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需要强调的是,前八个字即是“民生主义”,中间四字即是“民权主义”,最后的“平均地权”即是“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顺序不能颠倒,这就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总结时,应言简意赅,决不能拖泥带水。

因此,教师应善于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远处的东西近处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教材的思想内容。

三、唤起求知、学习的浓厚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和兴趣密切相关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的“苦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好向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离不开兴趣。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自觉、刻苦地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只有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不会感到学习是沉重的负担,从而愉快主动地去学习,达到真正的乐学。

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方法,如设疑置问、精心导入、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电化教学、参观见习、民主交流等。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心中渴望解决面临的疑团,对所学的内容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美国的教学法专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见,在教学中老师应精心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因为这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把金钥匙,是引导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策略。鼓励学生对学习中不懂得问题大胆提问,跨出由不敢质疑到敢于质疑的第一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启发学生质疑问题的方法有:第一,引导学生看到课题后学会提出想了解的问题。第二,要求学生预习后,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中的要点和难点,针对不理解的问题发问,鼓励他们积极思维。第三,深入学习教材时,诱导学生质疑。学生在提问时会常常抓不住要领,教师就要扶一把,由浅入深地设置一定的坡度,教会学生提问,渐渐达到会问的目的。要鼓励学生具有怀疑、叛逆精神,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挑战权威。

精心导入也是唤起学生兴趣的好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传统的导入方法是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长期单一使用,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要根据教学实际,不断采取灵活多变的导入方法,使教学新颖、别致,如同磁石吸铁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北伐战争一节,可以先打出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之后再问:是否知道叶挺将军和“铁军”,这些都与北伐战争与黄埔军校相关,从而引出本课要讲的内容:北伐战争。

电化教学更应当成为兴趣教学的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既可以图像演示活动,又可以人机对话形式辅助练习,还可以利用因特网上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兴致勃勃、轻松愉快、主动地去获取信息,扩大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空间。

总之,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去创设乐学情境,其目的都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 赵连根·新世纪与师资队伍[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

猜你喜欢
语言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