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人事档案创新管理制度构建研究

2014-08-15 00:53张翀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4期

张翀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顺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制定的,同时借鉴了前苏联国家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方案。目前,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与社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存在明显脱节现象,阻碍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基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落后失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创新方案,构建科学正确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仍然以人们的政治出身作为政治身份等级的划分基础,以人口户籍所在地作为人们社会身份等级划分的依据。随着社会转型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社会实际人力资源需求存在脱节现象,严重落后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政府部门必须基于其公共服务的层面上作出回应,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创新管理措施,对社会人力资源档案进行综合化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权归属没有明确定义

虽然我国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始终坚持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结合的管理制度,但位于人事档案管理资格线之下的企事业单位自行管理员工档案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同时,部分政府人事管理部门人才机构、劳务派遣机构和职业中介结构经常不按照社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私自接收和管理社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随着社会个体商户、民办企业和独资企业的大量涌现,这些企业是否具有合法的人事档案管理权,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定义。

2.死档、弃档等现象日益普遍

据国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调查的不完全统计来看,我国各级人才流动市场共代管人事档案共计330余万份,其中超过60余万份人事档案与申请代管者失去了有效联系。据中国人才交流协会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流动人口人事档案管理中,大约有20%左右的人员存在死档、弃档和人档分离的问题。

3.档案管理操作程序有待规范

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明显问题和弊端,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建档对象无法自行查阅个人档案信息,严重缺乏知情权。这种问题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当事人也无法依法维护个人声誉,更不能利用个人档案。同时,虽然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档案收集、档案保管、档案查阅和档案传递都有明确规定,但在贯彻执行中存在明显不足。

4.档案网络化管理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过于落后,除了少部分一线城市外,大多数地方省市仍然采用人工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既不利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人事档案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同时耗费了大量的资金成本。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认识层面存在误区

人事档案资源是无形资产,其内容信息更是宝贵资源,但是大部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其认识仍然比较模糊。这是由于部分企事业单位分管人事的领导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始终坚持一切以单位经济利益为主,档案管理属于附属任务,没有将其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工作来抓。尤其是部分经济收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去留具有相当的决定权,认为重新规划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多此一举。相反,一些经济收益较差的企事业单位又将人才作为重要财富,即使员工已经离开的工作单位,仍然扣住其人事档案不放。这些都是对人事档案管理认识过于片面的原因造成的,忽略了人事档案资源的价值,认为人事档案是制约人才流动的关键。

2.现行管理体制不顺畅

随着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已经由“单位人”向“社会人”模式转变。人事档案作为人事信息的有效载体,目前仍然采用档随人走的管理方式,但这也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根本问题。档随人走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但容易造成人事档案分散保存,更容易使其成为企事业单位独有资源,阻碍社会生产劳动的流动发展。多头管理的方式不但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增加了人事档案流转的难度。

3.政策法规建设过于滞后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例如,某个属于县处级国有企业经过改制之后成为合资企业,是否还具有人事档案管理的权限,基于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重建人事档案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应该如何操作等。对于以上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出台明确的法律法规,更没有基于原有政策的调整举措。

4.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又缺乏现代知识管理意识,甚至由于少数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端正等,都造成了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降低。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创新改革的具体措施

1.不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结合国家普法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社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网络视听媒体和报刊媒体等加强宣传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不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地区经济实力的竞争资源,更是市场经济发展下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如果企事业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于不重视,便无法真正发掘到所有人力资源的内在价值,更难以高效利用人才优势,不能在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

2.持续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目前,社会已经由传统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个人属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个人属性不仅仅属于某个地区或某个单位,只是在某一段时间之内,与某个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由此存在着劳动关系,一旦人们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之后,又重新回归于社会。由此可见,人们的个人属性已经由原先的“单位人”转变为了“社会人”,人才流动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必须实行社会化管理,将由企事业单位保管的人事档案资源作为社会资源,以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战略发展。

3.逐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政策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党委部门、组织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负责对相关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资质进行认定,同时推行年审制度,对符合人事档案管理要求的企事业单位发放资格证书,年审不合格的要限定自我整改期限,如果仍然无法达到要求要及时撤销其人事档案管理资格。二是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政策创新要规范管理内容,明确管理责任,去除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档案信息。三是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充分尊重档案当事人的知情权,将人事档案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对外开放,保证社会公众的个人合法权益,对于违反政策规定的相关人员给予责任追究。

4.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配置充足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解决某些企事业单位仅有1-2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问题;其次,严格控制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上岗要求,实行资格证书上岗制度,只有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再次,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信息化、网络化等业务培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按照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激励奖励机制,调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作为社会公共政策,基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面临着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失效和老化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必须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制订科学化、合理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1] 孙鹏.人事档案制度的创新和发展[J].档案学研究,2012,05:27-29.

[2] 王晓华,张永吉.人事制度改革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J].兰台内外,2013,02:30.

[3] 王玉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创新与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3,0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