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成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成县 742500)
德国哥根廷大学教授胡塞尔在1901年的时候发表了《逻辑研究》,该书在德国哲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像。许多的人都对通过写文章的方式评论了该本书,对此展开探讨研究,现象学也由此产生。在此基础上甚至产生了更加深远的一种现象学运动。现象学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现象”的本义是“显现来的东西”。现象学的口号是“回到实事本身”
现象学的方法是在现象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丰富起来的,现象学的方法与内容经常紧密交织,而且随着内容对象的不同,方法的运用也有变化无穷之感。常见的现象学方法有:悬置与还原、直观、描述、反思、解释等等。
一、悬置与还原。悬置与还原是胡塞尔超验现象学中的重要概念。“悬置指认识时为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在的原始的意识现象上而暂时撇开外在存在的事物”。[1]在现象学中,悬置是从自然的态度转变的途径。自然态度是指我们在对认识本身做出评判的考察之前就先已对外在存在的事物做出判断的认识倾向。悬置要求终止这种存在的判断,目的在于突出意识本身,以便对意识现象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悬置并非根本否定,而是将问题暂时不予讨论。现象还原包括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本质还原指观察者回到使事物得到显现的原始的意识活动现象中去,以获得对本质(观念、范畴)的直观的明证;先验还原指观察者站在先验自我的地位上,以对原始的意识活动作出反思的描述”。[2]现象学的还原不同于实证主义哲学关于一种科学的命题所表现出来的事物都可以还原到不可归约的原始经验的规约式还原,现象学还原是要充分显示出原始朴素的意识经验,并作进一步的描述和分析。本质还原首先要求观察者把注意力从外在事物方面转移到意识现象方面来,即消去外在事物,余下内在的意识对象。即把我们关于事物存在的信念存而不论,从而突出意识现象,以便在意识现象中直观本质。本质还原避免了对本质的规定性仅从概念到概念的推论和说明。先验还原是获得先验主观性的方法。现象学通过对意向性的分析,认为意向活动对于意向内容有主动构成的作用,胡塞尔认为“先验还原是本质还原的必然的、深入的发展。只有经过先验还原,才能说明被构成的本质观念的客观有效性,洞察全部构成过程,理解意义的产生和沉积。从事现象学研究就是要回到建构一切意义的基地(即先验自我)。只有经过先验还原,现象学才能成为完整的体系。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在具体进行时,其先后顺序是随意的。”[3]悬置与还原不是为了价值中立、价值无涉,而是更好地“回到实事本身”。
二、直观。一本我们在对事物进行认知的时候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即直观或原初给予和非原初给予两种。[4]而现象学所认可的一种给予的形式就是前者所说的直观或者是原初给予。现象学研究学者认为,直观是获得事实本身的一种重要方法。依据胡塞尔的说法:“直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能够很直接的呈现出对象;例如形状、颜色、尺寸、喜欢以及客观存在等等。这个案例所表达的是直观的意向不仅可以是感性的,同时也可以是范畴对象。”[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直观是可以分为本质直观与感性直观两种的。这两者被给予事物不一样,前者的被给予职务指的是纯粹本质或者是范畴对象,而后者则指的是感观对象或者是个体对象。而胡塞尔的学说则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是以直观充实概念作为前提的,他认为意义充实活动能够是一种相对空洞的意义得到充实。一种相对空洞的一项,如语言性论断,这是通过范畴直观来进行的,而一种比较具体对象的意义,则主要是通过感性直观来进行充实的。“通过这样的充实,那种空洞的意向能够达到它相对于感知对象而言的参照物。而范畴直观则指的是一种充实空洞的预言性的论断,这种论断不是感性直观,但是可以通过直观,来指明感知对象”[6]而事物意义之所以能够获得实现,根本上由于我们通过直观充实对事物形成了真切的认识,并在认识的过程当中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就如同胡塞尔所说的:“每一项原初的直观表现都是知识的一种合法性来源”。[7]
三、描述。“所谓现象学,即一种关于现象的科学,是一种向我们的只是显现的科学,它具有纯描述性的特征,是一种对给予我们知识的事物的一项描述”。[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直观过程当中所给予的事物的描述是进行现象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某种意义上说,现象学是以描述著称的。在胡塞尔的方法体系中,他通过还原、悬置等一系列的办法,来直观的去面对事实本身,通过直观的方式去帮助现象学在分析事物过程当中不同层次的一种被给予性,而这时所剩将会是描述地分析直接直观当中所获得的材料”[9]。现象学所描述的对象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同时也仅限于描述关于事物内在体验过程当中所给物的直观或者是洞见。而低于所给物的描述则是不需要通过实证来对其进行科学假定的,因现象学本身就没有包含对任何存在的一种描述,他纯粹就是一种对事物到底是怎样被给予的描述。所以,所有来自于物理学、心理学或者是形而上学等学科性的假定,都是无法成为现象学的根本出发点的。”[10]现象学的描述一般以第一人称描述,这是现象学人文性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时刻强调了现象学所描述的事物向“我”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样子,因此所掌握的是一种“独我”所体验到的事物意义。另外,现象学的描述是带有非常强的主观性的,是一种主观解释和理解的产物,因此无法通过第三者的立场来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一般现象学的描述语言要用文学的、感性的、诗化的语言进行描述,让语言与事实之间保持张力,给理解留出空间。海德格尔曾将语言看成是存在的根本。他认为诗歌是思想必须靠近的一个部分,是思想得以充分发挥的舞台。
四、反思。反思是现象学中重要的方法要素。胡塞尔基于一种对科学、哲学的危机意识,因此,胡塞尔曾说:“为了更好的达到我们在哲学形式当中的自我理解,那么我们所进行的历史反思就必须要对近代的精神起源进行澄清,即需要对科学的起源进行澄清”[11]胡塞尔表达了反思认识的意识结构:“自我—我思—所思之物”。[12]“所思之物”就是胡塞尔所说的意向对象,“我思”指的是精神活动,而“自我”则必须要伴随着意向活动才能够使得意向对象得以产生。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反思特征。
现象学当中提出的反思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反思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进行反思,但是这种反思并非是将纯粹的意识作为对象的,因此也就不是我们现象学当中所说的反思。上述我们已经提过,现象学当中的反思必然是以纯粹意识作为对象来进行反思的,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证明意识的真实性。这也意味着一种反思的态度,即要求反思者要超脱于经验之外,反思者外在于反思之物,才可能更客观、真实地理解反思之物。正如中国古诗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一味地沉浸于反思之物,真正的反思不太可能发生。我们之所以要求反思人员持这样的态度,根本就是为了确保反思的纯粹性。众所周知,现象学当中的反思指的是对意义、现象以及本质的一种把握。在整个反思的过程当中,研究人员要将自己的情感与心智进行结合,从现阶段都额情境当中对其进行抽离,同时与具体的情境保持相应的距离,将自己的行为放置在更广泛的边界当中进行审视,希望能够对那些经历当中所包含的隐意进行思考。[13]
五、解释。解释也是现象学研究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其最先起源于圣经,而真正将解释指向了存在的人则是存在现象学的代表者海德格尔。后面伽达默尔继承了他的观点,并没有将理解看成是一种主体意识活动,而是将其看成是一种超主体的存在性活动。但是我们说理解即为存在,也就意味着理解是超主体的,并非是主体可以对其进行支配和控制的。理解作为一种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我们通常听说过:“人并非理解的主人,而恰恰是理解的仆人,即理解决定人。所以,对于人来讲,理解是一项超越了自己意愿,无法进行客观选择的(这种客观同时也包含了另一种较为特殊的‘主观’,即从属于客观的主观)活动。这种观点也是伽达默尔的继承的一种核心观念。”[14]
伽达默尔依照西方神学与法学解释学,强调了现象学应用在解释学当中的根本性作用。伽达默尔认为要想对每一个文本都进行正确理解,则必须要在某个具体情况或者是特定时刻当中对他进行理解。此外,利科尔(解释现象学学者)同样认为:“反思不应当单纯的只自己对自己的一种直观,而应当是要在他物当中来映照自己。通过对文本进行相应的解释,反思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反思,也就是面对文本来对自我进行理解,使文本成为对自我进行认识的镜子。”[15]
总之,现象学进入我国,为我国的哲学研究和其他许多学科的研究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现象学方法有着广阔的适应领域。现象学意味着要从别样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审视,即要求我们尽最大的可能将自己原本所持有的观点或者是看法抛开,回归到实施的本质状态,从事物的本身对其进行把握。在这个范畴当中社会俗见、权威等都无法发挥作用,只有将其回归到事物的本质状态,来对其进行解释。现象学的学者也普遍认为,现象学不是一种预测方法,而是一种得到洞见的方法,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觉来对问题进行审视,使我们能够对生活实践进行深刻洞察,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加深入的研究与结果。
[1][2][3]黄颂杰等,现代西方哲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96,296,297.
[4][12]〔美〕维克多·维拉德—梅欧.胡塞尔〔M〕.杨富斌,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74,56-57.
[5]Husserl,E.(1970).LogicalInvestigations (Vol.2).By J.N.Findlay.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p.60.
[6][7][8][9][10]〔美〕维克多·维拉德—梅欧.胡塞尔〔M〕.杨富斌,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47,71,16-17,70,56.
[1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75.
[13]宋新芳,刘成新.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6(6).
[14][15]张祥龙,杜小真,黄应全,20 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现象学思潮在中国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