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鹏
随着我国广电节目近二十年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从新闻报道类节目到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转型,广电节目对主持人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在进行评论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结构。一篇好的评论应该是词汇、语法、内容的完美结合。有些人在评论中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只说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但中心大意还是不知所云,这就说明缺乏语篇的训练。因此,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主持人一定要注意把握评论语篇整体的统一性。即兴评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整体上调整好语篇(即评论语言)的层次和结构,同时在语言上鲜活凝练,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成趣”,才能够胜任相关工作,成为合格的评论节目主持人。
作为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首先应当熟悉节目的流程。只有熟悉了节目流程,对于节目的节奏谙熟于心,才能做到在节目中随机应变,妙语连珠。所以说,熟悉流程对于一个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至关重要,也是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必修的功课。
凤凰卫视紧贴新闻事实的谈话类节目《一虎一席谈》中,主持人胡一虎的语言几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风格,在场上经常妙语连珠,而节目也因为这些妙语时刻保持着紧张交锋的气息。通常,胡一虎在节目开头的语言经常是开门见山,介绍话题,介绍背景,介绍嘉宾,然后马上推出第一个问题,节目节奏便立刻可以进入比较快的状态。
比如2011年2月5日的节目——《三字经是否该删除》中,胡一虎在开头打断了小朋友诵读的声音,说:“为什么要打断?其实和今天的主题有关,现在有部分地区就是要从我刚刚打断的这个部分开始要进行删减。这样的打断,这样的删减,是不是有他合理的考量?今天来到我们的现场的嘉宾是……”
在这个开头中,胡一虎明显经过了设计,以“打断”为切入口,一下子切入到正题,也让观众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即三字经在一些地方即将被生生斩断,朗朗的诵读声以后要有所停顿和改变了。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又富有感染力,既符合了节目的需要又可以迅速将观众带入话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而每一期的《一虎一席谈》,结尾的语段设计无疑是节目的亮点。在这个阶段胡一虎一般会一改前面的简练,做一段1分钟左右的总结,一般涉及到现场情况,观点分析,中和性结论。中间时常加入对比、比喻,使最后的总结妙趣横生,有理有节。
在这一期三字经该不该删节的节目中,胡一虎最后手拿着一本小学生版《三字经》说:“又是一起火花四溅的节目,我在想:这样一本三字经,上面写着启迪两个字。启迪这两个字很有意思,‘启’字有一个口,‘迪’字中间有一个‘由’字。其实没有人用嘴巴说去传承,怎么能够启?但是‘迪’字更重要,它是自由度,它是现代的灵魂,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没有反思的这群人,我们怎么知道它是糟粕还是精华?所以今天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我觉得他们对于国学的经典、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
这样的结尾在《一虎一席谈》中屡见不鲜,胡一虎调整了语言的节奏,由简练表达变为大段即兴表达,符合节目结尾的要求,可以说是节目好看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说考量节目结构的要求相应组织话语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放在整个节目结构大背景下考量话语架构,话语具体到每段话的层次架构也需要注意,这其中首先就要求对于观点的明确。即这期节目中要讲什么道理。这样的语言才不至于走偏或造成“水话”过多,才能提供尽量多的有用信息。
《岩松看》系列是我国新闻评论节目比较新的一种尝试,主持人出现在现场进行解读和评论,在《岩松看日本——多元交织的价值观》里,白岩松走出靖国神社,面对旁边东京理工大学的招牌,说:“在我结束了今天这个采访,即将走出靖国神社大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就在靖国神社大门的正对面,就是‘东京理工大学’这样的六个大字,其中一个‘理’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任何的一种历史观应该讲理、有道理,要有理性,因为我们所有人应该信奉一句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在这段评论中,主持人紧紧抓住了一个“理”字展开评论,主旨表达了所有人都应该在历史面前讲理性,不能篡改历史。这就是所说的观点明确。从所见到所思,从所闻到所议,需要主持人精粹的口语能力补充,这样才可以清晰有趣地传达出所表达的意思。
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作者孙玉胜提到,在直播报道形式开始之初,很多记者都不知道怎样面对镜头进行现场报道,导致很多报道比较“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经过之后一段时间的磨合熟悉,记者们不谋而合地都发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找关键词。一段话要说几个层次,一段报道要有几个新闻点,并不是说事先想好具体的每个字,因为那样不自然也容易出错,而是寻找到关键词,这样既不会自乱阵脚,也容易说出新意,说出趣味。
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同样如此,现在对于主持人要求越来越向记者方向发展,即一个好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有记者的素质和能力。甚至要求比一般记者更高,所以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要求大段评述的时候,这时,关键词会帮助主持人很多。
还是拿白岩松来说,在《艺术人生——温暖2008》中,白岩松讲到“幸福”二字。10分钟左右的演讲,现场观众频频点头,很多艺术家热烈鼓掌。然而归结起来,10分钟的演讲却可以简化为“标题”、“故事”、“家”、“幸福是什么”几个简单的关键词,一气呵成。关键词的力量可见一斑。
要注意在一段评论中变换节奏,详略得当。没有人愿意听节奏没有变化的评论,每一段评论中都有“花活”(指趣味信息:主要包括故事、修辞、调侃等)和“干货”(指真正的有用信息)的区别;而一段评论中也都会有重点和次重点。所以在评论的时候一定要安排好详略,随时变换节奏。因为评论节目毕竟不是写论文,一定需要符合观众的收听收看规律。凡事都讲包装,观点也不例外。
2009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报道了辽宁警方全面介入足坛抓赌的最新消息。央视评论员杨禹在直播中指着当天出版的《体坛周报》的头版头条《抓赌第一案惊现足坛》说:
“这种黑底反白的版面编辑方式,一般是用来表示出了重大的坏消息,但如果换作我来处理的话,更愿意去掉黑底,标题套红,并把标题改成——‘足坛怪现象早已有之,警察叔叔您终于来了’。
“虽是一次期盼已久的抓赌风暴,但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中国职业足球需要建立一个持久稳定的法律环境,足球绿茵需要法律阳关持久地照射。目前还有些俱乐部,在完成了全年比赛的时候,老板还没有跟球员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俱乐部仍在用内部潜规则来解决赌球问题。中国足协近年来已做了一些努力,比如足协的纪律委员会就已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圈内人来参与的办法,聘请了外部的律师来主持委员会。但仅做这些,还远远不够。新闻媒体也应进一步加强监督。
“最近华谊兄弟的上市,让我们把文化新闻变成了财经新闻。希望我们也能够把体育新闻写成法制新闻。也只有敢写成法制新闻,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能最终看到真正的体育新闻。”
这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是经过了包装的语言,冲击力比较强,就是所谓的“花活”,这些“有趣”的语言在这样一个显得严肃的新闻报道中,很好地起到了调整节奏的作用。而中间一段话是真正意义上的“论证”过程,通过新闻事实来为下面的论证铺垫,也是整段中着重介绍的内容。整体看来,这样的评论才能被观众所认可和接受。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2.李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类型及特点辨析》,《声屏世界》,2009年第5期。
3.彭泽润、李葆嘉:《语言理论》,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