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耿
无论在新闻还是专题采访中,采访都是为了获得信息,再形成报道内容,向观众传达报道的观点和核心思想。单就电视节目来说,能够获得采访对象精彩的同期声,对报道效果的提升比平面媒体更突出,因为采访对象能够直接地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向观众传达自己的观点,显得更为真实,也更能引起观众的注意。甚至可以说,特定人物的言论本身就能构成新闻,在网络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言论”所造成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采访对象能够“大放厥词”,说出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同期声,从而为节目增色。那么我们如何获得精彩的同期声呢?
也许“等待”听起来比较消极,不过要获得有趣的采访同期声,首先要做的就是等待。
采访对象无论本身的个性有多开放,当摄像机出现的时候,采访对象会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所以,作为采访者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对方熟悉采访的环境,熟悉镜头的存在,消除过度的自我意识。有经验的采访者会在采访前和采访对象放松地聊天,缓解对方紧张的情绪。“没关系,我们就像聊天一样就可以了”,相信大部分的采访者都说过这话。这些都是必要的,不过此处的等待不止于此。
当采访正式开始时,采访对象还是会紧张,这时候直接的提问是不太合适的。也许我们会得到一个需要的回答,但绝不会是精彩的回答。因此,从轻松的话题开始提问,慢慢地把问题引入核心。该聊什么呢?笔者的意见是对方擅长的领域。比如采访某位汽车制造厂的厂长,也许采访的主题是关于本市汽车的本土销量,但是在对方情绪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从他熟悉的本厂汽车性能的话题谈起,再自然地过渡到销售量或市场份额之类的问题。也许被采访者没有在镜头前被采访的经验,但是在自己熟知的领域侃侃而谈,这会帮助对方建立谈话的信心,以便更轻松地回答后续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样的采访方式浪费时间,毫无必要,但是如果要得到相对不错的采访效果,耐心永远是必要的,这代表了采访者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报道中预设的一个回答。
我们常常在一些节目上看到采访者急于获得答案而提出闭合性的问题,比如“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是不是非常紧张呢?”被访者如果比较有经验,也许会回答自己为什么紧张,不过多数时候对方都只会回答“是,我很紧张”,那话题的延展性就被限制了。假设采访者通过细节观察,提出比较有暗示性的问题,比如“我注意到你刚才手握得特别地紧”,对方也许就能自然地展开话题了。
采访者在采访中主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不过视情况变化也可以加入对话中。与有明确采访目标、长时间的正式采访相比,简短的、即时的采访常常会需要采访者的参与,需要采访者随机应变,与被采访者保持交流的热度。如果对被访者不了解,是不太容易从对方的同期声里找到精彩的话语,不过如果双方能够在某一个特定问题上都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态度,也能够产生有趣的同期声。
笔者曾多次到东南亚国家进行采访,主题往往是新奇有趣的事物,尽管采访对象是外国人居多,但是把话题围绕拍摄的主题展开,还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参与获得不错的采访效果。例如,笔者曾到印度尼西亚拍摄印度甩饼,采访对象是印度人,双方能够用英语沟通。笔者问对方:“甩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对方回答:“我相信当印度人开始学会用火的时候,就开始有甩饼了。”虽然这并不是科学的回答,却充满趣味。于是笔者立刻追问:“听起来甩饼简直和火一样重要。”对方笑着说:“对印度人来说确实如此。”通过这种夸张的形容,甩饼在印度的地位一下子体现出来了。但是点明这个重要性的其实不是对方,而是采访对象提出来的。整个采访的趣味性是双方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问答中也记录了自己的提问,而不是只录下采访对象的声音。否则即使双方形成了交流,却没有录制下来,这段采访也无法使用。所以采取怎样的采访方式,要对双方对话的情况有所预期。
另一个例子,是笔者对印尼三宝垄市郑和庙的管理者的采访。当提问关于郑和庙的传说,对方如我们预期,回答了一个著名的传说:庙内一个地洞可以通到中国。笔者追问:“你是说郑和坐船来到印尼,又从这个洞回去中国了?”对方说:“是的。”笔者再问:“那从这里回去要花多长时间?”对方笑了,回答:“不知道,后来就没人试过。”虽然由于对方英语不好,只是简单地回答了笔者的问题,但仍然形成了有趣的对话。
很多人问过笔者一个问题,不擅长英语,怎么采访外国人呢?个人觉得,外国的被访者普遍放得开,问题在于如何沟通。笔者在东南亚国家采访时,双方能够用英语交流的情况还是相对少数的,大多数是善用翻译。一般情况下,笔者会让翻译在对方说话的时候尽量多地告诉笔者大体的内容,然后笔者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思考后续的问题。这并不是说事先没有准备问题,而是尽可能地和对方有效交流,及时反馈追问。采访者根据对方回答的细节进行追问,就能传达给被采访者这样一个信息:我明白你说的话,并且对此抱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都会用眼神和动作进行交流,和外国人交流也是如此,即使完全没听懂对方在说什么,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对被访者示意和鼓励。在提问的时候,有些同行会通过翻译对采访对象提问,比如采访某国总领事时对翻译说:“请问总领事是否了解这个事情?”而翻译可能对总领事翻译说:“这位记者想问您是否了解这个事情?”如此一来,被访者看不到记者的神态,也不了解记者的语气,他会明确意识到双方交流的隔阂,无论在情绪上还是遣词上会变得谨慎,无法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记者直接面向被访者提问:“请问您是否了解这个事情?”此时翻译通常会直接原话提问。而对方在听到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听到采访者的语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我们向采访对象提出采访请求时,常常会被要求将问题全部提前交给对方,这种情况常常只能够得到一些标准答案,这些答案往往不会有趣。这是硬邦邦的采访。生硬的采访方式,生硬的回答,最后得到一个生硬的报道,缺乏细节,缺乏个性,只有一个轮廓。
那么要怎么改变这种模式呢?笔者的建议是,可以先把基本的问题提交给对方,然后在后面加上一些“软”的问题。至于“软”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比如在采访某国总领事时,我们采访的主题是“贵国人民在我市的留学、生活”,但笔者会提问“总领事个人喜欢本市的什么地方?”这样一些软问题,通过他回答的态度,会让笔者了解他对问题的接受程度。
在正式采访的时候,即使对方说过只会回答预设的问题,但在对方结束一个问题的回答后,采访者可以针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追问。这个问题虽然没有预先提出,但这样一种追问,可视为是同一个问题或者是上一问题的延续,只是希望对方阐释更深刻一些。一旦对方愿意接受采访,他会乐意把问题回答得全面、精准。通过采访者的追问,被采访者也能感受到双方的交流,以及采访者渴望倾听的意愿,如此,被访者会渐渐放下隔阂,对其他问题保持开放的态度。随着更具体、更活泼的问题被提出,“硬采访”就变成了“软采访”。
而在细节上,笔者不建议采访时把笔记本和笔拿在手里,或者随时低头记录。也许有人认为做笔记能够显得谦虚和真诚,其实不然,笔记本会提醒被访者双方身份的不同,让对方觉得这不是聊天,而是正式的访谈,增加被采访者的紧张感,而低头记录则会阻碍双方的眼神交流。
当话题远离核心的时候,就算再出彩的话也无法放到节目中去。让被访者围绕主题畅所欲言,这样的等待才有价值。打断被访者,并不是给对方“我不想再听下去”的感觉,而是要抓住目前谈话中的要点,转移话题,引回主题核心。
被访者在谈及自身擅长的专业领域时,能够放松心情,但也容易把话题引向过于专业、枯燥的方面。如果已经远离采访的主题,就该打断被采访者的话。比如我们采访那位厂长,他已经开始讨论汽车火花塞和气压的问题,那我们也许就该打断,将话题转移到普通人如何感受到汽车在这些方面的改进,改进本身是否让我们销量增加了呢?
如前所说,让被访者感受到交流非常重要,不过采访者须清楚绝不是和被访者在聊天。就笔者个人而言,笔者会用一半的心思倾听,另外一半的心思考虑如何把话题紧紧地关联在主题上。当听到有趣的细节时,考虑是否能够就此提出新问题,得到更多的阐述,还是直接结束目前的话题,进入新问题。
关于采访技巧,每位同行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笔者觉得不管采用何种采访的方式,其共通之处都是为了让被采访者能够在访问过程中保持积极、轻松的态度,让我们能够获得精彩的同期采访,提升节目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