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学校德育向生活的回归

2014-08-15 00:47娜,刘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陶行知道德

李 娜,刘 芳

(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2.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德育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必须更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未成年人思想生活的实际,更贴近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最新发展实际”。那么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原则”,同时新时期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回归生活。因此,回归生活是德育的应然选择,也是学校德育的应然选择。回归生活,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实践,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健康地生活。

一、学校德育向生活回归的理论依据

(一)哲学依据

1.生活是道德产生、发展的基础。实践从某一方面也可以说成是生活,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认识。因此,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也体现了生活和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初期,道德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用于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人们之间的生活关系。因此,道德从根本上源于生活的需要。道德不仅在生活中产生,它还在生活中发展,道德观念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时代改变了,道德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2.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人们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一种积极健康而美好的生活。道德内化于人们内心,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的行为,减少生活的矛盾,增加对彼此的认同感,提升生活质量。

(二)教育学依据

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杜威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现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论断,强调了教育具有生活价值。首先,杜威认为学校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他认为德育“内在于社区生活和个体的足以对付工作的结构之中”,而且认为教师在一切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生活中的所有事件中都应看到道德可能性。其次,杜威认为德育的重要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道德实践,“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他鼓励让学生参与、感受、体验、领悟生活。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在老师杜威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创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陶行知创造了“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讲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陶行知认为过集体生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是德育的有效途径,他把道德教育与集体生活看作是水乳交融的整体。

(三)社会学依据

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时交互作用的。班杜拉还认为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他人的行为而获得大量新的行为,还可以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都起着作用,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儿童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的认识与讨论主要集中在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这三个方面。在班杜拉看来,这三个层面是人类对待善恶、是非等道德问题所作出的前仆后继的持续不断的主观努力,在不同的层面解决不同的道德问题。

二、传统学校德育存在的误区

(一)传统学校德育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侧重“知性德育”

传统学校德育的基调还在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套,停留在社会转型前的水平上,难以解决学生因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离及其矛盾而产生的道德困惑。传统德育还无视学生具体的生活环境,教给学生的只是知识性的道德概念,而非内在于人的“道德观念”,在内容上落后于剧烈变迁着的社会实际,造成学生道德知识与道德观念相互脱节。

(二)传统学校德育目标泛政治化

传统学校德育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位”,久而久之,学校德育无形中泛政治化了。泛政治化的学校德育不但把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世界,在德育目标上显得高不可攀。

(三)在德育方法上以灌输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

传统学校德育方法是以灌输为主,德育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无视学生的道德需要,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感悟与实践环节,排斥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最终只能造成德育对象的物化。这样的德育不但无法唤起学生对德育的兴趣,更加降低了德育的教学效果,无法优化德育课堂。

三、学校德育向生活回归的有效路径

(一)德育理念:树立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是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德育发展方向的理性认识。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德育理念,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不能为道德而道德,必须走出传统德育理念的误区,充分挖掘德育生活化的特点,以道德教育走向生活的思想为指导,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引导学生“成人”。

(二)德育目标:从培养“圣人”走向培养现实人

生活德育认为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关注生活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新时期学校德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兼顾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对象的特点;要分层次,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尤其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世纪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如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诚实守信等道德品格的培养。

(三)德育内容:在生活中渗透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

新时期德育的内容要重视生活本身对学生道德的影响,德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必须在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各种社会性活动和交往中进行,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从正确的角度去引导学生;针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教会学生怎么去伪存真;针对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辩证地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回归生活,即德育内容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生活中不断发掘德育因素,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此外,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实现品格的自我建构。

(四)德育方法:践行“教学做合一”,发挥学生主体性

1.学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追求学生的道德内化。陶行知先生提倡要“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突出了以“做”为中心,在做中学、做中教,所以“做”是“教”和“学”的中心和基础。

2.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个性的核心。学校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改革单纯讲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变严肃笼统、抽象的说教为启发性、开放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借鉴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拉斯思等人的价值澄清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以适应当今中国道德观念开放多元化的状态。

(五)德育环境:注重德育教育的隐性渗透

1.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学校应该以走廊、绿地、教室、花园、宿舍、图书馆等为载体,建设“走廊文化”、“教室文化”、“绿地文化”、“宿舍文化”、“图书馆文化”等。通过这些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生活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使整个校园空气清晰、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郁。

2.深化校园精神环境。利用电视、录像、广播、黑板报、手抄报、网络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他们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明辨是非,站稳脚跟,同时利用校徽、校训、校史来教育学生。

3.活化学生集体活动。多侧面、多方位活化学生集体活动,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的社会生活,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英雄模范人物和广大工农群众,并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思想。

综上所述,德育回归生活,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困境的突破,德育与生活的融合并不在于消解德育,而是让学生拥有一个生活世界,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具体的、流动的,这个世界使人完整地存在。德育回归生活就是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完善人的品格和德行,回到个体生活本身,关注个体真实生活际遇,引导个体追求美好生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王小洁.陶行知生活德育的践行与思考[J].生活教育,2008,(11).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陶行知道德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