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艳
在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推动下,作为社区卫生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护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1]。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队伍的建设,美、英、日、韩等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社区护理从业人员层次高、整体素质强,有助于为居民提供一种全科、完整、多方位、贯穿生命历程的护理保健服务[2]。为了解某市中心城区社区护理现状,于2012年9~10月对某市中心城区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择某市中心城区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10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
1.2 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社区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年龄、学历、职称、继续教育等)、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等。采取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07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7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0建立数据库,调查结果采用百分比进行分析。
2.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4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全科医师134名,护理人员107名,社区护士与居民人数比为 1∶3738,医护比为 1∶0.8。
2.2 107名社区护理人员基本情况(表1)
表1 107名社区护理人员基本情况
2.3 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表2)
表2 107名社区护理人员参与的服务项目情况
3.1 护理人员年龄结构较合理 社区护士年龄多在35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人员思想开放、思路开阔,观点新颖独到,创新意识强,队伍的年轻化使我们看到了社区护理发展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但同时也要注意年轻人由于社区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护理思维局限于临床,不利于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3.2 护理人力配置不合理 表现为社区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学历及职称偏低。社区护理人员配置未达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目前按1∶1的标准配备”要求,社区护士与居民人数比基本达标,但全科医师与护士之比未达到1∶1的标准,社区护理人员配备相对不足;社区护士中想稳定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人员仅占37.38%;50%以上属于聘用制护士,这些现实因素增大了社区护士的流动性,影响社区护理队伍的整体数量和质量。调查显示,社区护士学历以中专为主,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中专学历、初级及以下职称所占比例虽低于陈萍等[3]报道,但中专学历所占比例远高于孙晓等[4]报道,社区护士整体素质偏低。
3.3 护理人员培训不足 本调查显示,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护理人员绝大部分接受了转岗培训,且每年接受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培训至少1次以上,占社区护理人员总数的60.74%;而以从事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护理人员占社区护理人员总数的4.67%。从事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护理人员中接受社区护理知识培训的比例较低,已接受转岗培训的护理人员普遍反映培训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社区护理的需求,社区护理急需的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充分补充,我国社区医护人员的康复护理知识水平有待全面提高[5]。慢性病用药、康复护理、居家护理、与患者有效沟通、慢性病规范化护理、社区紧急救护、临终关怀等知识和技能培训需求大[4]。
3.4 护理服务形式和内容较全面 在所开展的护理服务项目中,社区健康教育与社区医疗相适应的护理服务开展较好。开展比较普遍的家庭服务项目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常见慢性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监测及随访)、65岁及以上老年人随访管理、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手册及随访服务,而针对残疾人、重型精神病等社区康复护理服务较为薄弱,社区护理服务功能尚未充分体现。
3.5 卫生服务机构缺乏适合社区护理工作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 社区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社区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欠完善,社区护士上门实施的护理服务缺乏统一的护理常规与操作流程,从管理上未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具体内容进行明确,存在护理安全隐患,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4.1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社区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建议把社区护理评价指标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促进各级管理人员重视社区护理,推动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4.2 保证合理的人力配置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6]目标,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医护比达到1∶1~1∶1.5,解决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同时,调整相关政策,吸引并稳定社区护理人才队伍。
4.3 大力培养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 目前社区护理知识匮乏,对社区工作的护士应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培训,采取多途径、多层次地培养社区护士的工作能力,一是在各级护理教育课程设置中增设社区护理课程,开展在职社区护士社区护理学历教育,优化护士队伍结构;二是规范开展转岗培训,重点在于帮助护士转变观念,了解社区卫生相关政策,补充社区实用知识与技能,如社区老年保健、社区慢性病管理、社区妇幼保健、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规范化、护理操作规范化及健康促进等,逐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4.4 建立适合社区模式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可以借鉴国外社区护理的成功经验,规范和指导社区护理及管理工作。完善社区护理管理网络,如:中心总护士长-(站点)护士长-社区护士,制定统一的社区护理工作目标、范围、岗位人员职责、护理常规、操作流程、质量评价标准等,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1]尚少梅,侯淑肖.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55 -857.
[2]管惠娟,尹 娜,许峻峰,等.北京市社区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B):1258 -1260.
[3]陈 萍,刘秀娜,罗 羽,等.我校所在地区社区护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4):869 -870.
[4]孙 晓,田梅梅,施 雁.国外社区护士教育培训系统对我国社区护士队伍建设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47 -51.
[5]伊红琴,刘虹轩.社区护士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的现状调查[J].当代医学,2010,16(14):118 -119.
[6]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中国护理管理,2010,12(2):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