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评《大学生眼中的城中村及其改造》

2014-08-15 00:49曾学龙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聚居区贫民窟城中村

孙 林,曾学龙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城中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由于城市空间扩张使得城郊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原村民在村留用地和宅基地上建成的流动人口聚居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1],其“不仅是(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社区,而且是(他们)生产和经营聚集地”[2],“它的角色类似于西方城市的‘贫民窟’”[3],并“就其存在的状态、特点与作为城市低成本居住生活区的功能看,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我国现阶段城市贫民窟的‘替代性产品’,或者称之为‘类贫民窟’”[4],可“其具有‘双重特性’(原住村落社会、外来人口低收入聚居区)……在本质上并不同于贫民窟”[5],因为会形成“村落单位制”[6],但“如排除‘户口’和‘住房’二因,则与国外‘移民社区’的概念很相近”[7],但加拿大人道格·桑德斯创造的 “落脚城市”(Arrival city)这个概念则更传神,因为“它是农村居民前往城市后,最初落脚并聚集定居的地方”[8]。

广州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珠江三角洲乃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排头兵,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中村也同步得到增长,并成为广州这座城市的一个显著“标签”,有种说法是“中国最典型的城中村在广州”的,由此可见广州市城中村的影响力。广州的城中村大规模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是伴随着孔雀东南飞的打工人潮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城市“低成本生活区”,以其无比宽广的包容心和低廉的生活成本接纳了成千上万怀着各式梦想的“淘金人”,成为其梦想起飞的第一站。城中村在给人梦想,与人方便的同时,其从诞生那天起,就伴随着争论的,即使到今天,争议的声音也没有停息的迹象:一方面,在政府廉租房缺位的情况下,其作为城市的低成本生活区仍有着强烈的“刚需”,同时其也是广大城中村村民实现市民化,分享城市化成果的依托[9];但是另一方面,城中村本身存在的乱搭乱建的违章建设,脏乱的环境卫生问题、鱼龙混杂的治安问题、隐患重重的消防问题等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形象”,使之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面对这场旷日持久、目前仍然没有结果的论争,作为应用型大学的应用型专业的新生力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一群在校大学生们也加入了这个讨论的行列。但是他们不是急着去参合助阵,或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要立足于现实,根据自己所收集和掌握的材料来进行分析、解释与立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由于功底与方法的局限性,难以做到西方主流社会科学要求的价值中立原则,但他们都尽可能做到“字字有来历,句句有所本”。因为人生经历、知识结构、个人性情与兴趣的差异,不同的同学在论述同一个问题时,仍难免有所差异,甚至观点互相矛盾也在所避免,而对于这些年轻的学子,我们更多的是鼓励与爱护,在整理编辑过程中,除剔除原则性、根本性的问题外,我们希望能够尽量保持他们真实的观点,发出原生态的声音。

在这本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结集出版的《大学生眼中的城中村及其改造——广州市荔湾区城中村现状与改造调研文集》中,共收录了学生们的21篇研究作品,涉及的主题涉及范围较广,为了综述的需要,将其分为四个部分:城中村各利益主体对城中村改造的观点调查、对城中村改造的思考与探讨、对城中村青年的调查与研究、其他。

在“协同创新”引领下进行“创新强校工程”的当下,作为在校本科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关心社会事务,关注城市的发展,关注城中村的未来与干群的利益,能够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解答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报国热情,体现了这一代大学生勇于思考的探索精神。特别是在暑假期间炎热的盛夏,同学们顶着烈日走访城中村的干群,与他们进行交心的访谈,从而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与数据,这种精神的确让人感动,值得称道。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与筛选,上述同学拿出了自己的成果,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与建议,虽然学生的作品经过了老师的指导与修改,仍能带有粗糙的甚至是稚嫩的痕迹,在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但能够对现实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实属不易。并且有的观点还很有见地,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有的论文如谢伟杰同学、王绍军同学写的论文还在《南方农村》、《青年探索》等刊物发表,这说明,上述同学的思考是认真的,是有学术味的。说明这些同学真正动了脑筋,投入了精力,倾注了心血与感情。

再从大学生调研报告的选题看,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城中村的四类主体对城中村及其改造的看法与态度,还涉及对城中村改造难点与重点的分析,涉及城中村产业的转型与经济发展,还涉及城中村和谐社区的建设及城中村青年的教育与民风民俗和人文古迹保护的思考,说明这些同学对广州市荔湾区的城中村及其改造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广度。有些论文还深入到广佛同城化、村级管理体制的转变等,甚至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来探讨城中村的改造,这说明这些大学生对城中村及其改造的认识也有一定的深度。

[1]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5.

[2]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et al.“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J].社会学研究,1997,(1).

[3]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3).

[4]蓝宇蕴.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5]魏立华,阎小培.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非正式移民聚居区——“城中村”的形成与演进——以珠江三角洲诸城市为例[J].管理世界,2005,(8).

[6]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7]千庆兰,陈颖彪.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初步研究——以北京“浙江村”和广州石牌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3,(11).

[8]道格·桑德斯.落脚城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9]孙林.对城中村性质与作用的再认识——以广州市为例[J].理论导刊,2011,(1).

猜你喜欢
聚居区贫民窟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云南省“直过民族”聚居区教育扶贫问题对策研究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农民工家长投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聚居区的样本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育适用模式探讨——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
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社会工作介入途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