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斌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论《十二怒汉》的经典叙事
雷 斌
(三峡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经典叙事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叙事结构,其内部结构都是经过了普通大众去伪存真的检验,才最终起来确立的,本文就目标与反目标、转折点、角色冲突等几个要素阐述电影《十二怒汉》的成功秘密。
经典叙事;目标与反目标;转折点;角色冲突
当遭遇多数人的冷漠和偏见暴力时,是选择挺身而出还是随波逐流?选择了挺身而出,是声嘶力竭地呐喊,还是沉着冷静地应对?电影《十二怒汉》中的八号陪审员为我们诠释了大多数人渴望的理想答案。
半个多世纪以前由西德尼·吕美特导演的处女作《十二怒汉》讲述的是一个在平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旁观者和凶器均已呈堂,铁证如山,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直到达成有罪或无罪的一致意见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该片可以说是微成本电影获得巨大成功的典范。成本的低廉在于,除了开片几分钟的法庭场景及讨论中间几分钟的洗手间场景,影片大部分的场景设置就是陪审员们的会议室,没有《安娜卡列琳娜》里华丽的背景,更没有《超人:钢铁侠》里飞机坠落高楼倾塌的壮观场面,有的就只是十二个陪审员的从平淡渐趋激烈的辩论从微弱渐趋强大的正义呼声,这使得电影就像是一场辩论赛一样,然而它又比任何形式的辩论赛都更扣人心弦发人深省。该片获得1958年英国电影电视奖最佳外国男演员、195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1960年丹麦Bodil奖最佳美国电影,足以证明它的小制作,大成功。影片到底是靠什么俘获了观众的心,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呢?本文就经典叙事的几个要素:目标与反目标、转折点、角色冲突,阐述电影《十二怒汉》的成功秘密。
人物和行动必须具有清晰的目标,有的时候主目标之外还需要次要目标,这样才能对观众产生观影的动力,也就是人物如何解决障碍和阻挠完成目标的实现,这个目标的障碍是哪些,或者说反目标的抗衡力量是否合理强大,产生压力和紧张?最后如何?经历什么样的起伏波折?
影片情节设置的巧妙之处在于:电影开始并没有通过对罪案细节的呈现来告诉观众被告是有罪还是无罪,而只是用了一个叠画镜头(男孩孱弱的身体无辜而茫然的眼神与陪审员会议室的叠影)向观众表达一种同情的倾向,相信观众看到这个镜头时,都希望在会议室产生的讨论结果是无罪。然而,故事之所以成为故事,在于它的出人意表。观众虽然富于同情心,但在影片开始时,除了八号陪审员,其他所有人都不经思考地认同了法庭所提供的证据认定被告有罪。而这正是经典叙事的方式之一:通过展现客观现实对主体愿望的阻碍和拖延,产生冲突和张力来推动故事。愿望主体追求完美结局的过程,对于观影深层心理具有一种深深的魅力,它吸引着观众向主人公认同,与故事同化,并参与到故事的发展过程中。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在一直穿插于《十二怒汉》的“投票事件”中,可以说有三个转折点。第一个是投票初始,八号陪审员投出了唯一一张无罪票,成为众矢之的,招致的讥讽抱怨之声此起彼伏。然而,就是这张无罪票使影片的继续成为可能,也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第二个转折是在讨论进入白热化状态,观众都以为八号陪审员陷于绝境时,他却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与凶器完全相同的刀来(此前其他人都认为被告的凶器是不同寻常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并称他是在散步时随便从一家店铺买到的。这一举动让剧情有了第一次小高潮,也直接导致了九号陪审员在第二轮投票时的临阵倒戈,支持无罪定论。第二个转折点当然是在第三轮投票之后出现的6:6的平局局面。这是无罪与有罪论断双方势均力敌的开始,也预示着天平的砝码逐渐向无罪论方倾斜。这时一直阴沉的房间外面,突然下起了雨;七号陪审员把一直处于损坏状态的电风扇修好,给闷热的人们带来了凉意。这些都暗示着情势的转折。
几组人物彼此为一个目标冲突,对立明显,同时为了增加可看性,每组人物内部同样也可存在目标和性格的冲突。
孤身奋战的八号陪审员在投票前一直站在窗前沉思,他冷静的气质表明了他严谨、理智的个性特点。随着剧情的发展,每个人物的性格渐渐鲜明起来。其中尤为让人印象深刻有三号、四号、七号和十号。与八号截然相反的是三号陪审员。在投票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暴躁固执而缺乏理性的,甚至一度在理屈词穷的盛怒中拿刀要伤害八号陪审员。他投票的基础不是理性思维是随大流,而且一旦认定,便会固执己见倔犟到底。这使得他成为最后一个投出无罪票的人。而最后促使他改变的也很难说是他内心观念的真正转变。十号陪审员与三号相似,一直处于暴躁状态。一度歇斯底里的大声叫喊让其他所有的人都离座而起,隔离他的粗野。很难想象,让这样的人去决定另一个的生死时,会有怎样的悲剧产生。四号陪审员似乎与八号很相似,他在众人频频出汗的盛夏,居然没有出一点汗——这表明了他信念的坚定。但是他对于案情貌似冷静的分析却不堪八号陪审员一击。他坚持认为被告应该记得几天前的电影名称,而八号陪审员对他自己几天前观看电影名称的诘问却让他慌张不堪地流下了热汗。七号陪审员的表现让人寒心,他就像鲁迅笔下伸着脖子看杀人的冷漠看客,在决定另一个人生死的会议中他一心只想离去观看就要开始的球赛。每个陪审员都有自己的事情,一场球赛实在谈不上什么重要性,而七号陪审员却表现得最事不关己麻木不仁。直到八号陪审员和他在洗手间巧妙地交谈过一番后,他才表现出些许的不安,并最终成为无罪论断的一员。
正是有这些人物的对比和陪衬,八号陪审员的人格魅力才得以更好地呈现。他思维缜密,不感情用事,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颗悲天悯人和渴望正义的心,愿意用理性和冷静去挽救一个陌生人,同时也维护美国陪审团制度的尊严。电影里有一段台词,一位陪审员告诫同事们要珍视手中的裁判权:“我们拥有权力,我们的责任重大,我们拥有伟大的民主。我们被认可和信任为真正无辜的人洗脱嫌疑,这是我们国家强大的原因。”千百年来,尤其是进入文明社会,社会的每个阶层都孜孜不倦的追求公平,追求正义。然而,社会制度法律的不健全,日益显露的矛盾、弊端是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绊脚石越来越多。也惟其如此,八号陪审员身上所彰显的人性光芒才让我们震惊,让我们感动。
所谓主体,既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表达了什么理念。主题不必深刻,即使只是简单抚慰人心都是可以的。无主题的作品,基本上只能随时间长河化作历史尘埃。
电影《十二怒汉》涉及的主题是多重的,有种族偏见,有陪审团制度,还有公道良心。但最突出的莫过于如何直面“多数人暴力”,即: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在遭遇多数人的冷漠和偏见暴力时,是选择挺身而出还是随波逐流?“多数人暴政”(Tyranny of the majority),又称为多数人暴力,群体暴政,是用来质疑或反制民主制度及“少数服从多数”制度的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政治词汇,用于批评由多数人作决定的制度,将此原则与专制主义相提并论,认为在该制度中将多数人的利益置于少数持异见者的利益之上,使得少数的这派丧失了为所欲为的特权。”“多数人暴力”的本质在于消解一个人的“自我”再重新构建他们所需要的“需要自我”,即所谓洗脑。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论自由》中对“多数人的暴力”做了精彩论述:“民主并非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给任何人说话的权力,要服从于事实和理性,即使真理只在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中。”这种暴力无处不在,今天网络上时时爆发的“人肉搜索”就是典型例子。而影片《十二怒汉》中,独持异议的八号陪审员孤身奋战对抗其他十一个陪审员,并引起他们集体的谴责和抱怨,即是遭遇了群体性暴力。而一个人的强弱程度,在于他自我的“坚定”程度,他是接受别人的“洗脑”,还是给别人“洗脑”。任何时候,如果丢失自我,将失去自己对自己的控制权,也就失去了人而为人的意义。假设八号陪审员在一开始没有顶住其他人的无理叫嚣,那么会议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有罪”的定论会很快做出,无辜者将会蒙受冤屈,那么这部经典影片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我们无法统计在实际的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这样因为群体性暴力而被误判的案例,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却不能停止。影片吸引人或者感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八号陪审员的坚守,他没有像其他陪审员那样视生命如草芥,他一一说服其他人时的沉静与理性挽救了一个陌生的无辜少年,成就了一部经典,彰显出人性的光辉。
[1] 多数人暴力[E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 2013,05,29.
[2]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论自由[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 麻利滨.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J]. 电影文学,2009,(22).
[4] 王建南. 从11比1到1比11——《十二怒汉》中的投票事件[J].电影世界,2011,(5).
On the Classical Narrative of 12 Angry Men
LEI Bin
The classical narrative is the most popular narrative structure, whose internal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by false discarding and truth retaining, and tested by f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secret of success of 12 Angry Men by analyzing factors of the target and anti-target, turning point, and role conflict.
classical narrative; target and anti-target; turning point; role conflict
J905
A
1008-7427(2014)03-0076-02
2014-01-04
作者系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