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互媒介环境下的学术反刍模式

2014-08-15 00:53刘瑞弘
关键词:纸质成果学术

刘瑞弘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1)

作为传播信息咨讯的载体和平台,现代媒介的演进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基于印刷技术的纸质媒体,如报纸、杂志等,以展现文字、图片为主要信息内容,在今天被视为“第一媒体”;到了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无线电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传播音频内容的广播媒体成为社会主流媒体,在今天被称为“第二媒体”;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卫星和有线视频信号传输技术的出现,以展现音视频内容为主的电视媒体发展成为当时新的主流媒体;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传播技术又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出现,开启了新媒体的时代,人们视其为纸质媒体、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又被称为“新兴媒体”,其受众群体被称为“网民”。第五阶段是在进入21世纪后,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终端的媒体功能的不断增强,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成为又一个新的信息传播载体。移动互联网终端跃身为社会主流媒体行列,成为“第五媒体”。学术传媒在这些快速变化、高速发展的媒介技术的支持下,一边在不断地追求学术内涵的提升,一边在成果的生产、流通、发表、反馈、影响和作用的流程中不断迅速反应和变化,特别是以交互性、即时性为重大技术突破的“第五媒体”的出现,赋予了学术传媒新的传播功效,悄然改变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注视和评判、使用和推广的诸种模式,并将以此推动对人文社会科学“纵量式”生产机制下的研究成果予以反思、反刍、反满,为扭转长时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只增长、不发展”的研究现状提供了一个技术路径。

一、学术传媒介质的变迁与学术传播模式的演变

传统纸质的学术媒体,通常注重成果内涵,具有自己的品质、内容,稳定的风格、独特的人文精神及价值取向,形成清晰的媒体边界。其受众的分布和占有基本稳定,读者通常采取订阅、购买纸本或在图书馆查找等阅读获取方式。传统学术媒体的投稿、选稿、审稿、策划、发表等出版周期相对较长,成果发表后的反馈周期更长,且多呈隐性反馈,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转载、引用等统计数据中;对所发表成果的定性类或显性反馈通常较少,只有个别大家或高精端的成果才有可能形成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学术反响或争鸣。纸质学术媒体本身不具备对话机制,学术成果基本在业内呈单线式传播。

新兴媒体跨越了不同传统传播媒体间的界限,集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于一体,使传播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近20年来, “数字期刊”的发展,加快了期刊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学术传媒的数字化为学术传播带来新特质和多种优势。

首先,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更优更多的资源,检索方便,延展性强。相较于传统媒体有限的版面容量,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容量优势,可以保证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完全性。数字学术传媒能够链接到更多资源,从而可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搜索研究成果,这是传统纸质刊物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还可以让研究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充分延展下去,获取更多延伸性资源,使研究工作更高效。其次,数字期刊不仅仅是纸质期刊的电子版,完全的数字期刊普遍拥有更丰富的引文资料,附加有各种数据资料和音频、视频文件。并且其自身也能在更大范围内被其他文章引用。可见,相较于纸质传媒,数字化学术传媒的传播和影响获得空前发展。

此外,数字化学术传媒传递、订购方式多样,阅读获取方式更加便捷,同时数字化学术传媒的受众面扩大,除了专业人士之外,所有爱好和有兴趣的网民都可以轻易获取。特别是,对数字化学术传媒的学术成果的下载量和点击率的统计数据,渐渐发展成为对学术成果和学术传媒的评价标准新维度。用网络数据说话具备一定的客观性。

但是,数字化学术传媒同样存在诸多局限。到目前为止,中国完全的数字学术传媒,即没有对应的纸质版本,而是完全在互联网上创立并原发的学术传媒,数量较少,大部分的数字学术传媒都是纸质传媒的数字化。他们主要通过加入大型数据库商如清华同方、重庆维普、万方、龙源等,由其帮助实行期刊的数字化。这就造成数字化学术传媒具有一定的信息滞后性。另外,数字化学术传媒由于其“零散化”、“碎版化”的特征,使传统的纸质媒体的边界模糊,读者很难体验到纸质媒体的整体学术风格学术特色,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目前的数字化学术传媒依然是单向度传播,没有对话平台或机制,依靠数据来隐性地感受成果的影响和反馈情况。

二、“第五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与学术反刍模式

1.“第五媒体”使传统学术传媒的受众更加广泛,受众功能发生变化,传播方式呈网络式传播。

“第五媒体”的产业发展迅猛,受众广泛。“第五媒体”的受众基础是手机终端用户。截至2010年10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8.42亿户,以 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已经覆盖了超过60%的人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可见,“第五媒体”的受众群体规模在所有媒体中是最大的,“第五媒体”的传播范围也是最广泛的。

交互媒介的受众具有多元的角色功能,不只是阅读者,还是再生内容的作者,同时又是再传播的中介者。传统媒体的传播途径通常是单向传播,受众群体以被动接受为主,无法进行即时反馈。“第五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形式,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例,用户不仅仅能够阅读这些内容,如浏览观看,还能对这些内容进行互动,如评价、点击进一步观看、转发等等。读者不只是传统学术传媒的受众,同时是二次传播的执行中介。在手机社会网络、手机微博、手机微信等应用形式中,用户收到信息内容后,可以发布到自己的圈子中,而圈子中的其他用户收到信息内容后,又可以发布到自己的圈子中。信息的传播形式呈现网络式传播,传播效能呈几何倍数提升。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传播途径相比,多向传播加大了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影响。

2.“第五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滞后性,实现即时性、便捷性传递方式;

传统媒体中,从信息内容的产生到传播平台,再到传递受众中通常需要一定的出版周期,而在“第五媒体”中,尤其是手机微信、微博等应用形式中,信息的产生和发布是同时进行的。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学术媒体创建了手机微信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与纸本同步发表成果。而通过互动平台产生的再生成果,也不必像传统的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那样,需要进入新一轮的审评和发表流程,经历新的出版审批和出版周期,而是即时性予以发布。同时,与互联网相比,手机的便携、永久在线特性更为明显,打破传统的订阅和固定居所的阅读方式,在线订阅、在线访问,对学术传媒的资讯获取更便捷、更实时。信息的传播更加具备即时性,随时产生内容,随时发布,随时传递到受众的手中。

3.交互媒介的高效反馈机制推动学术反刍

“第五媒体”的交互性技术变革不只给学术传媒带来器物层面的推动,更由于传播特质的新变推动了对学术成果的反思、评价等学术反刍行为。

交互性改变了此前所有学术媒介的传播链条。“第五媒体”的交互平台,使原来受到种种限囿、无力获得高端学术媒体青睐的学术“草根”、“青椒”,都可以在这个交互平台中实现与学术大师和高端成果的直接对话,特别是由此而生成的内容,作为新的研究成果,进入媒体平台得以即时性的交流与互动,这种“草根性”的学术反馈,是最具价值的学术反刍行为,这种学术传播的再传播是科学进步的最高效的传承方式之一。从来都薄弱的学术反刍模式在交互性学术媒体上有望得以实现。

交互性传媒平台可以促进对学术成果的同行评议。以手机媒介为例,学术传媒在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学术成果,由于其专业性、高端性的成果特征,注定了其传播受众的同行性,由泛传播后的再传播实现的同行传播,得到最快捷的同行自主评议。围绕成果进行的互动交流,使同行评议的功能得到显现。这种同行反刍,将冲破传统体制性、社会性因素的掣肘,使学术评价更回归本身,推动了学术的纯洁性。

交互媒介的学术反刍功效,给学术传媒的质量、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数据采集、数据评价技术的发展,对象微平台这样的移动终端应用形式的定阅、点击、评论、转发等数据的技术性统计和分析,交互性似要成为对一个学术传媒的影响力评价的又一维度。交互媒介推动的学术反刍功能对于规避无效研究,扭转“只增长,不发展”的研究现状,会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

[1]叶继元.《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创新评价》,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2]马献忠.《数字化成为学术期刊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02.

[3]杨沛超.《纸本抑或数字:学术期刊的时代抉择》,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29.

猜你喜欢
纸质成果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验收成果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工大成果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