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视域下角色扮演的动态转换——以新媒体网络信息评论、转载、分享为例

2014-08-15 00:53
关键词:随机性定向网民

许 君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在2013年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72亿,网络音乐用户4.36亿,市场规模达到92.5亿元,移动音视频业务将成为视听内容产业竞争的新领域[1]。在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带来了两点重要的信息:第一,新媒体在现在和未来将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第二,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所造成的新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针对个体社会心理的适应性问题将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

作为媒体,其主要作用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无论是传统的媒体还是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新媒体,它们的主要功能依然是将社会即时发生的事件以媒介的形式针对一定群体进行传播。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2]。所谓的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提出的概念,新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依托所产生的一些新的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如数字电视、手机、电子阅读文本、网络聊天、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等。

我们从新媒体的定义以及它具体存在的形式可以看出,个人将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力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将单独的个体链接起来形成一个以对信息的认同性为纽带的群体。当然,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信息也会对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尤其是对个体的心理在这种新形势下造成角色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新媒体传播形式中与个人最为密切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网络日志的评论、转载和分享等形式。与传统的存储方式所不同的是,这种评论、转载和分享的新形势存储所依赖的平台是网络和联网的工具,并且由于网络信息的泛滥需要个体以自己观念为主导去寻找自己关注的信息和群体。评论、转载和分享虽然都是对信息的有效传播方式,但个体在这三种形式下传播信息的动机是不一样的,因此,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

一、角色扮演的形式

一般意义而言,角色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一个身份的定义,是独立于个体的他人对自身的一种身份认同,但在网络信息的评论、转载和分享中更多的是个人自身对自己的身份的转变和认同。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表现出来的行为[3](P76)。而在网络传播中,个体更多的是情境角色的扮演者。

(一)评论角色扮演

在网络日志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是情境中的角色扮演者,当然这种角色我们就无需用社会地位来予以定义,而是用一个相对具有概括性的群体去定义——参与者。正如苏宏元教授在《网络传播学导论》中对网民心理的分析所指出的,网民可以直接参与到网络传播过程中去,从而实现受者与传者的身份转换[4](P55)。网民在评论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参与自己比较关注的信息,在做出评论前,他会对信息做出自己的有效性判断和理解,而他们通过这种判断和理解以评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可见,网民在对信息的评论时所展现的参与者心理,他们在以动机和需要的心理去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对信息进行加工或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表达其实是一种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宣泄。而事实证明,网民在评论网志的时候情感的共鸣和宣泄是占主要部分的,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评论呈现出绝对的反对和绝对的支持,换而言之,是一种对信息的积极认同和消极认同。而以纯粹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评价网志是比较少的,可见,在评论的参与者操作角色中,消极认同是占主导的。

(二)转载角色扮演

网民在对信息的转载操作中所表现的心理动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信息的存储,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对信息的认同,但这里的认同性与评论者是有所区别的,转载的认同性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认同;第二,是对信息的分享,寻求群体的积极认同。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转载这种操作功能是介于评论功能和分享功能之间的,也就是说,转载是既具有评论也可以分享的双重功能集合信息操作方式。因此,我们从情境角色中将其定义为旁观者,其自主性更高,兼具参与角色和非参与角色。

(三)分享角色扮演

分享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信息操作方式,所谓的分享就是让他人可以无条件地享有浏览这条网志信息的权力和自由。由于群体可以自由地获得信息,因此,从版权法的角度上来看,也需要对信息传播进行一种技术上的限定。所分享的信息只能去这条信息发布的第一网址中去浏览,分享只是对这条信息进行一种传播操作,并且不具有评论功能。事实上,我们如果从个体操作心理动机来看的话,我们很难判断个体网民对信息是积极认同还是消极认同,但可以判定的是,网民对所分享信息所具有确定的认同性和内在的一致性。鉴于分享操作的特殊性,如果从情境中去定义一个角色扮演的概念存在模糊性,这样的概念也是经不起推敲和获得认同的,因此,我们就从对信息的分享操作这个概念名词来定义他——分享者。这个概念既涵盖了分享操作的行为,也蕴含了行为背后的动机,还能从概念上对分享角色进行直观理解。

二、角色转换

对于社会角色的概念,我们采用的是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奚从清、俞国良在《角色理论研究》一书中定义的角色概念“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5](P6)。个体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地位的影响已经不再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在网络传播中,身体缺场和非语言符号的缺失为匿名和身份隐藏或虚构化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有可能制造某种“虚假”的交流[4](P56)。由于网络传播的身体缺场、非语言符号、匿名性和虚构化等特性造成了角色概念的定义不再以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作为标准,而是依据个体在信息传播中的行为模式来定义。因此,在对网志的评论、转载和分享中我们所看到的角色是从情境模式角度来分析而形成的参与者、旁观者和分享者角色,角色的转换也主要是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来运行。

(一)随机性转换

网络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决定角色的形成,因为个体首先是浏览到具体信息再做出操作性选择,这里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结构、理解性判断等理性思维,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就使角色得以形成;网络信息作为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如上述所具有的身体缺场、非语言符号、匿名性和虚构化等特性,由此使个体在做出角色选择时不仅仅是依赖外在的客观判断,网络信息量的泛滥以及网民由于在网络平台的身体缺场和匿名性让他们在选择信息的时候拥有更多的自主性,从而形成内在的感性认识。从理性思维到感性认识的双重结合,使得个体对信息的接受也同时受到信息内容和个体自身的双重影响,由此个体在评论参与者、转载旁观者和信息分享者这三个角色中可以随机选择,并且角色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角色融入较快。郭玉锦、王欢在《网络社会学》一书中分析网络多元化时指出,我们不仅可以把电脑网络视为一个前台,真实世界也是前台,后台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后台的内心世界根据前台的场域而有不同方式的表达[6](P295)。正是这种前台与后台的多元化使个体在进行信息的浏览与选择呈现多元性趋势,也因此,在对角色选择时个体具有不确定性或者说是随机性,换而言之,就是角色的转换所具有的随机性特征。

(二)定向性转换

网络的多元化造成一些信息的虚假性,如果我们的自我印象没有一定程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我们将很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和决策[7](P114)。所以,为了确保我们所存储和传播的信息是依据自身做出正确判断、并且符合社会价值观 (或者是个体自身的价值观)的结果,个体会对所浏览的信息进行审核,从而避免在多元网络中造成角色的偏差和混乱,这就是网络信息传播中角色的另一种转换——定向性转换。所谓的定向性转换是相对于随机性转换而言,随机性个体或群体主观情感在情境因素中产生的结果,即所谓的时间随机性。个体或群体在浏览信息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信息自身的价值做出判断,而信息自身的价值也是个体自身判断的结果。如作为教师的职业群体会选择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信息进行浏览与筛选,这就是一种信息的定向性选择。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定向选择性。随机性转换的对立概念是定向性转换,因此,随机角色的选择的对立个体是定向性转换,但是也会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判断在信息评论参与者、转载旁观者和分享者三个角色中选择一种传播存储信息方式,从而定向性选择角色。

随机性转换和定向性转换是根据个体角色选择的情况提出的,定向性是相对于随机性而言,其目的是补充非随机性角色选择,从而使角色转换情况的阐述较为完整。事实上,由于随机性角色转换和定向性角色转换都是以个体基于自身价值观念、情感因素、知识结构等内在标准进行判断的结果,因此,可以将二者进行整合。随机性角色转换和定向性角色转换是一种非理性与理性的侧面论述,苏宏元在论述网络参与时指出,网络参与和民意表达总体上呈现出某种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以及“自下而上”(所谓草根式的)的特征[4](P58)。而将二者整合也正是理性与非理性的一种交织。

三、角色转换的动态性及意义

(一)动态性

而事实上,角色的随机性与定向性选择就像上面所论述的,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限定。因为,第一,人的感性认识在很多情况下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浏览信息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是对信息的内容产生共鸣时的选择角色,这是一个很难规避的问题;第二,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来说,他们在选择信息进行传播的时候,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传播的一定准则来选择,另一方面这种选择也是媒体人的主观选择,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言论自由度的比较高度的开放和信息渠道的拓宽的情况下,这个因素依然难以避免。这样,浏览者的动态性与传播者的动态性联系起来;第三,我们从信息传播的技术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为了迎合大众浏览、存储信息及表达观点 (或者是宣泄)的需要,当然其中也有市场的导向作用,总之,信息技术利用评论、转载和分享不同功能适应网民群体使用需要,这些功能既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也在技术上的动态转换。以上三个方面使得个体在对信息的评论、转载和分享中角色呈现动态性的转换。

(二)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脑的普及,使得网络社会已经成为居民的一个生活场域。网络社会对居民的影响尤其对网民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角色的动态转换有利于网民群体更好地去适应当前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网民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方面的建设,也包括网民群体在微观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去丰富和改善自身的生活;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网民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与网络虚拟中的人格二者产生分裂。人格在虚拟网络中由于身体缺场、匿名性、虚构化等原因更多地呈现出分裂性和偏差性。从信息的来源到信息的传播再到信息的接收的整个过程我们看到,信息的引导性、真实性、在传播过程中的异化性导致网民在浏览信息并进行评论、转载和分享等一系列的操作方式中产生角色在动态转换的过程出现混乱,角色混乱不利于形成健康、稳定的网络人格,网络人格的偏差与分裂和角色混乱又将对价值观的塑造和价值观的混乱产生消极影响。

[1]2013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EB/OL].http://tv.sohu.com/20130617/n379008382.shtml.

[2]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发言[EB/OL].www.cctv.com.2003 -06 -18.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奚从清,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6]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美]泰勒(Taylor,S.E.),佩普卢(Peplau,L.A.),西尔斯(Sears,D.E.).社会心理学[M].崔丽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随机性定向网民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定向越野
浅析电网规划中的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
考虑负荷与分布式电源随机性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适用于随机性电源即插即用的模块化储能电池柜设计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