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桂红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成县 7425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师资[1],只有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才能保证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和水平。2012年,甘肃省公办园和民办园分别是1280所和1445所,除平凉、陇南、酒泉、张掖、甘南 3 个市州公办园多于民办园之外,其他各市州公办园均少于民办园。[2]截至2012年4月,陇南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共28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 127所,在园幼儿 17170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9.5%;农村幼儿园233所,其中农村民办幼儿园94所,占40.3%。[3]可见,农村民办幼儿园已占据了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注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推进整个农村幼教事业的进步。
本研究所指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是指由所任职的幼儿园为其提供劳动报酬的、在该类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人员。[4]调查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陇南市C县、T县、L县3县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5所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从中随机抽取6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取其中15名教师做了深度访谈。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对幼儿教师培训的看法和需求等。
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师资队伍年轻化,性别比例严重失衡。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总人数的 81.67%,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80.97%;女教师占90%以上,男教师屈指可数。第二,学历达标率不高,专业对口率很低。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第一学历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初中学历占62.48%、中专和高中学历占 28.14%、仅有 9.38%是大专学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只占11.7%,其中包括3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生,2名准备参加上岗考试的往届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第三,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20.76%的教师月收入在 800元以下,工资在 1200元以上的只占 8.3%;87.48%的教师每日工作时间远远超出了法定的8小时,而且在一些幼儿园每班甚至只配备一名教师,所有保教工作均由一人负责,教师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庞丽娟指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包含六个方面: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承诺;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地专业化学习。[5]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包含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
1.专业态度
专业态度是指专业行为的心理倾向,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3种心理成分组成。优秀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应包括良好的职业意识和信念、对儿童的爱和敬业精神。[6]调查显示,尽管有 86.67%的农村民办园幼儿教师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很重要,但是却有 68.33%的幼儿教师对目前自己的职业不太满意。从访谈中得知,选择从事幼教职业,部分教师是出于无奈,有个别教师考虑到带孩子方面,所以暂时选择了来幼儿园上班,还有一些教师觉得当老师稳定,但对每月的收入有 71.67%的教师表示太低了,还不如去外面打工。由于工资收入低,工作强度大,环境艰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信念和敬业精神的缺失。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指教师在接受学前教育专业训练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及其掌握程度。[7]根据这个界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及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专业知识。这是幼儿教师知识结构中基本的组成,也是对幼儿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调查显示,有8.33%的教师表示在学校系统学过,有35%的教师表示接触过,但理解和掌握的不多;有 56.67%的教师表示只是听过但从来没有学过,也就谈不上掌握。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是了解幼儿、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但是,对于没有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专业知识,不明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农村民办园幼儿教师来说,很难避免保教工作的保姆化与小学化。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差距甚远。
3.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也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中的组织与监控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8]同时,教育科研素养也是现代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9],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总体较弱,教育科研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例如在教育活动设计能力上,选择能“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来确定教育活动的目标”的教师仅仅占13%,大多数教师选择从教材出发,还有一些教师表示,幼儿园教材很简单,几天就可以教完,他们额外还要给孩子要教简单的汉字和数字。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在教孩子学习写拼音、写数字,期末也要组织考试,而教师和家长并没有觉得这种做法存在不妥之处。如果幼儿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反复的练习认字、写字、做算术题上的话,将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10]
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
首先,政府要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要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地位和经济待遇。“任何一个专业成熟程度很高的职业都是以有相当高的经济回报作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从事这个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从业人员不断地致力于提高专业的标准,建立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从而提高这一职业的权威性和社会地位。”[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也指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强调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更要建立符合幼儿教育工作特点的合理的教师薪酬制度,使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能体现幼儿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师的重要性,不解决好这些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造成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其次,进一步落实幼儿教师职业资格制度,建立相关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幼儿教师职业资格制度远未得到落实,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中有一大部分是未经任何专业培训的教师。所以,政府必须制定出符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负起引导和规范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责任,尽快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12]
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高低是制约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而幼儿教师培训又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13]由于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从业门槛低,农村幼儿园普遍缺乏合格的师资队伍,成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迫切需要专业化培训。首先,在培训机会上要适当向农村幼儿教师倾斜,不要让农村地区成为幼儿教师培训的盲区。要尽可能地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观摩和学习的机会,尤其是支撑幼儿教育“半壁江山”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其次,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以往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中,农村幼儿教师对培训的认可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内容上存在着重知识、轻实践能力、针对性不强、培训过于理论化等问题。[14]所以,有效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要从当地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出发,有计划、分类分段、分期分批地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切实有效地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质量,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专业化发展支持。
[1] 李俐. 农村幼儿园教师导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沈建洲,李兰芳. 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现状与对策建议[J]. 学前教育研究,2013,(12).
[3] 陇南市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EB/OL].
http://www.gslnedu.cn/news/BGS/2012/614/12614153731CDBD50D6 2H4EE1K4J68A.html
[4] 牛桂红. 甘肃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状况——来自陇南市的调查[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8).
[5] 庞丽娟. 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A].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2002.
[6] 李静,杨兵.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研究——以重庆市农村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7] [12]谢秀莲,张石伟. 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与思考[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
[8] 王卓,杨建云. 教师专业素质内涵新论释明[J]. 教育科学,2004,(10).
[9] 张燕. 教师是教育实践主体也是教育研究主体——兼谈幼儿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J]. 学前教育,1999,(8).
[10] 龙红芝. 论民族地区双语幼儿园的特色化发展[J]. 西北师大学报,2014,(2).
[1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 游景如,杨宁. 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目标形式和内容研究[J].教育导刊(幼教版),2010,(11).
[14] 吕耀坚,赵亚飞. 建构有效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策略——基于学习维度论的视角[J]. 学前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