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探索

2014-08-15 00:49范正辉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交际

范正辉

(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台州 318000)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在课程方面,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1]微课的出现给“微时代”中创建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由于微课本身的特点和听力技能的提高的要求,使得微课为创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提供了条件。微课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以网络微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为特点。许多国内学者对基于网络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所做的研究表明,基于网络的听力教学模式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微课由于其自身特点,可以创建一种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基于网络的听力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和问题

听力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根据美国语言学家Rivers(1978:62)的统计,在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中听占了大约45%[2]。这也说明了听力理解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到交际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从人类习得语言的顺序来看,听也是处于首要地位。婴幼儿总是在经过大量的听的输入的基础上,才逐渐有了说的输出。可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却一直面临着一个困境。一方面,英语听力教学需要小班教学,才能顾及到学生差异和实现听说的结合,现实的情况却是许多大专院校都面临着学生多,教师少的局面,往往只能安排大班上课。另一方面,听力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对于听力练习的投入,而现实是往往每个星期只能安排两到三节的听力课。而且,仅有的每周一次的听力课的效率也不高。多数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播放教材录音,学生做教材上的练习,然后教师核对答案。好一些的教师会课前讲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听的过程中提一些问题,听完后稍加讨论。但是,限于学生的人数和课堂的有限教学时间,这些交际活动也往往难以有效展开。近年来国内英语听力教学改革体现了三大方向:一、让学生实行听力的自主学习;二、把听说技能的培训结合起来;三、把听力策略的训练融入课堂教学中。[3]微课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模块性的特点,比较适合英语听力的教与学。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既能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又使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有一定的自主权。课堂时间就可以省下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面对面的交际活动。

二、微课的界定与特点

美国McGrew的60秒课程可以说是微课的最早雏形。他的60秒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引入概念、解释、结合生活中例子进行说明。(McGrew,1993)[4]微课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来的。David Penrose 提出了微课设计的五个步骤:(1)把通常60分钟的课程所涵盖的主要概念列表,这些概念将形成微课的核心内容。(2)写出15到30秒钟的介绍和结论,为主要概念提供背景。(3)使用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将以上内容录制下来。内容时长约60秒到3分钟。(4)设计微课的后继作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等活动对关键概念做进一步的探索。(5)结合书面作业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Penrose认为微课程将成为一种知识挖掘的框架,微课程将提供一个知识挖掘的平台,使学生根据学习所需搜索相应的资源;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多的自主权,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并且这种主题集中的微课程能够有效地节约学习时间。[5]

结合英语听力教学的特点,我们把微课定义为播放时长少于20分钟,内容与英语听力有关的,包括视频、Flash、动画、讲解等各种呈现方式的基于网络的授课方式。之所以把时长限于20分钟以内,是因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年人的注意力的广度是20分钟。也就是说,超过20分钟人的注意力就会减弱。微课时长不超过20分钟,不会因为学习时间过长而产生疲劳感。时间和内容长短也有利于学习者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或是平板电脑,都可以随时进入课程模块学习。微课内容比较集中,一课内容围绕一个知识点、一个专题内容,便于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图式。图式的积累对于自上而下的宏观地把握听的内容的能力有促进作用。微课的形式可以实现多样化,可以是微视频、微课件、Flash、练习、测试等,实现输入的多模态化。短小的特性使微课易于更新,能保持时效性。

三、微课应用于听力教学理论依据和优势

微课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原有的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通过与环境信息的互动,学习者主动地构建知识,强调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图式理论,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在头脑里建立图式来实现的。头脑里建立的相关图式越多,在接触新信息的时候就越容易认知。通过建立不同主题的微课资源库,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类型的图式,这样,在他们听到相关话题的时候,就能够调用头脑里的相应图式,帮助他们理解新信息。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相关图式,他们就可以更多地通过自上而下的认知方式来理解听到的内容,从而提高听力效率。

微课的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所听内容的理解。由于微课的内容短,不容易产生听力疲劳。对于同一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练习方式,增加对内容的理解。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所以“促进学生理解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学设计必须从关注教学形式、注重训练性教学向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设计转变。”[6]利用微课能创建听力学习的真实语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境,我们日常的交际活动都是在真实的语境环境下进行的,脱离了语境的语言是难以理解的。语言知识的不足,有时可以通过语境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得到弥补。一个微课可以针对一个交际场景,以短视频引入,再针对短视频设计不同的练习。

传统授课内容的统一性,难以激发我们的兴趣,难以引起有意注意。微课的短小的特点,使其内容上更容易丰富和更新。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大,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内在的兴趣的驱动力是强大的,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更容易专注地听,主动地去筛选、吸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微课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师辅导为辅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于将教学材料按不同的体裁和内容进行分类,按难度进行分级,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进度,自己利用学习时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有利于行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对于这种教学的模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了其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汪红针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为时两年的英语听力零课时的教学改革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听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7]林莉兰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采取自主听力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的成绩。[8]

四、基于微课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设计

微课的建设具有开放性。对于资源的建设可以通过征集的方式进行。任何有兴趣的人,只要对相关内容有一定研究,就可以按照规定要求和格式,提交自己的微课作品,这些作品由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来审核,符合标准的就可以充实到资源库中。通过这样的一种开源方式,可以保证资源的内容的时效性,形式的多样性。而且,资源库的资源会越来越丰富。微课资源的贡献者的报酬是微课的点击率,点击率越高,就相当于对其微课的评价越高,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

在微课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和地位都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更多的是听力策略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导航者、学习心理的疏导者、学习动机的激励者及学习过程的监控者。在学习进行前,学生进行水平定级测试,以确定学生的听力水平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根据测试结果,教师给予进入学习模块的指导性建议。学习模块以主题来组织,同一个学习模块涉及同一个主题。同一个主题中又按照内容的难易分为阶梯型的子模块。同一个模块的练习任务也按难度来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习者能够从最简单的模块开始学习,在完成了一个模块的学习或一个任务之后,进行单元小测验,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学习完下一个模块以后,又对前一模块进行复习,不过复习时的练习难度有所增加。这样循环式学习设计,能够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容易完成学习任务,容易获得成就感。就像玩游戏通关一样。通关本身就是奖赏,对于玩家有着激励作用。

在通过微课完成自主听力活动后,教师可以以预约的方式,组织学过同一主题内容的学生到校参加听后的互动活动。教师可以就一个主题设计不同的交际活动,可以是二人对话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组讨论的形式,或者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研讨并将研讨结果进行展示。交际活动方式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来决定。遵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使学生能将自主学习的内容活用起来。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各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展现他们的理解。[9]

五、结论

微课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具有资源丰富,主题分类,灵活,易于更新,方式多样,输入多模态化等优于传统听力教学的特点。它的另一大优点是开源性,就像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一样,通过资源共建,资源可以得到不断地丰富和拓展。通过建设适合面广、针对性强的听力微课资源库,可重复利用,节省资源重建的费用,同时可以缓解师资不足的窘境。所以,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1]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Z].2007-07-10.

[2]Rivers, W. M.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3]麦红宇.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与定位[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4]McGrew, L. A. (1993). 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 [J]. Journal of Chemistry Education, (7).

[5]Open Education (2009). Online education—Introducing the microlecture format [EB/OL]. http://www.openeducation.net/2009/03/08/online-education-introducing-the-microlecture-format/

[6]陈明选. 论网络环境中着重理解的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7]张明娟. 互动式听力教学及其三个环节[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9).

[7]汪红. 从听力零课时谈听力教学与训练的框架模式[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8]林莉兰. 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研究——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实验[J]. 外语研究,2006.

[9]霍华德·加德纳. 学习的纪律[M]. 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0.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交际
情景交际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交际羊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