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璐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00)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领域的一种理念,它要求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将史料与理论相结合,既强调史料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理论的指导性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史论结合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内涵:第一,从史实中得出理论;第二,用史实来说明理论;第三,用理论来分析解释历史事实。
史论结合的要求,不仅适用于历史研究,也适用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如果我们能够在《概论》课中贯彻史论结合的原则,将会大大提升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从广义上说,“史论结合”的原则在所有科学研究中具有普适性。科学需要实证,任何科学探究的结论,都必须以事实作为依据和支撑,经得起事实论证。而广义的“历史”,包括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已经发生的一切运动变化过程,即事实。对社会科学来说,实证很少在实验室里进行,主要是通过审视、总结实践经验来完成,理论建立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由史结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最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1]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概论》课的内容来说,应该特别强调史论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的生命力深深植根于实践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的产物,是对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毛泽东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3]浅白至极而又深刻至极,道出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之间的关系。同样,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也都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因此,《概论》课应当特别强调史论结合,展现思想理论与历史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品质。
就实际教学需要来说,《概论》课也必须史论结合。《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因此,它不是一门研究性课程,不必过多过深地讲纯理论的东西。从教学对象的接受特点看,当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较强,对灌输大道理的做法很排斥,喜欢平等地交流,喜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明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把理论与历史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强调实效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背后,是中国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中包含着无数生动的历史故事,《概论》课教学应当重视挖掘利用这些宝贵资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身特征来说,还是从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说,《概论》课都应该坚持史论结合。然而实际上,当前《概论》课在这方面还有一些不足。
一方面,教材理论性太强,史料性内容过少。目前,本、专科大学生使用的《概论》教材,在理论的权威、全面、透彻等方面无可挑剔。但是教材里讲的几乎都是“理论成果”、结论性的东西,而对理论的具体形成过程,尤其是鲜活的史料提之甚少。即便有时讲到理论形成过程,也是概要地提一下重要会议、重大事件,一笔带过,缺少细节和趣味。这样,教材就显得沉闷、枯燥、乏味,拒人于千里之外。应该说,教材编写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弥补措施,例如与教材配套出版了“教学案例解析”一书,供教师参考使用。但是,教材的面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觉,如果教材在内容安排和形式设计上没有大的改观,学生很难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讲理论,不重视运用史料。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课程名称为《概论》,就要以讲理论为主,史料性知识应该交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去讲。也有些教师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非常丰富,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能够把理论讲深讲透已经很紧张,无暇去涉及相关史料。
造成以上这些情况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重论轻史”的倾向。实践和历史既是理论的唯一源泉,也是理论的最好诠释,展示理论与历史实践之间的联系,是《概论》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和研究一直存在着重论轻史的倾向,认为理论的价值高于史料的价值,实践的第一性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史料仅仅成为理论的例证。就《概论》这门课来说,有不少人认为,《概论》课就要着重讲理论,不必强调史料。其结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被割裂,历史和实践对理论的意义被忽视,理论变得抽象、枯燥。
第二,“以论代史”的传统。历史由人物与事件构成,它本应该是生动丰富,有血有肉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历史教学强调宏观忽视微观,只看到宏大的历史过程,很少讲生动的历史故事,存在“以论带史”、“以论代史”的问题。剔去了人物与事件的血肉,只剩下理论的骨架,历史就失去了生命。近年来,《明朝那些事儿》等讲史类图书热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受到观众欢迎,就反衬出我们历史教学中的弊病。在大学生思政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本应该以讲“史”为重点的课程,也存在这个缺陷。讲“史”的课程尚且如此,讲“论”的就更不用说了,即使用到史料也是干瘪枯萎,缺乏生气和吸引力。
第三,教材容量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但是《概论》只有一册教材,讲理论已经占了绝大部分篇幅,如果增加史料的成分,会让篇幅更长,教材更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概论》课程学时有限,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太多的史料,难免顾此失彼,影响正常的理论讲述,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重论轻史、以论代史的倾向,割裂了理论与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提升《概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从 “以论为主”变为 “史论结合”,以“论”为线索和核心,结合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的叙述,使论寓于史,史融于论。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加《概论》课中党史的成分,更好地贯彻史论结合的原则。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概论》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课,不是供研究用的理论著作,应当避免冗长枯燥的理论阐述。要做到史论结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对理论性内容适当进行精简,尤其是压缩对理论的意义、重要性的冗长论述,使理论言简意赅、清新质朴。与此同时,在不增加教材篇幅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党史知识。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种是直接在教材正文中加入,另一种是在正文之外设置一些史料性栏目。
直接在教材正文中加入党史知识,需要对现有教材的编写风格进行调整,不能从头到尾都是正襟危坐地说理,要把“讲道理”与“说故事”融合在一起。这种写作手法,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学文科教材用得很熟练,如美国的文森特·帕里罗(Vincent N.Parrillo)等人所著的《当代社会问题》就很典型。在国内,2003年以来中宣部理论局每年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也是成功的范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说理简洁,叙事生动,叙议结合,语言通俗,我们编写《概论》教材时完全可以借鉴。
作为知识链接,在教材正文之外设一些史料性栏目,不仅能够丰富教材的内容,也使教材显得灵活多姿。栏目所讲的故事要吸引人,语言要生动简练。比如前面提到的 “靠总结经验吃饭”这句话,就是毛泽东1965年7月在会见李宗仁、程思远等民主人士时说的,这个小故事如果在史料性栏目里简单讲一下,教学效果会很好。
目前的《概论》教材,每章后都附有“阅读书目”,主要是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央领导人的文章、讲话,还有历史上和近期中央的一些重要文件、文献等,理论性很强。实事求是地讲,如果不是有特殊兴趣,或者为了研究需要,很少有本、专科学生去认真地读这些书目和文献,这样,参考书目实际上就成了一种“摆设”。这类参考书目不是说完全不需要,而是应该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他们的阅读特点,多提供一些人物和事件类的参考书目。比如人物传记,像《毛泽东传》([美]罗斯·特里尔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等,都可以作为参考书目让学生阅读。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实际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党的历史波澜壮阔、丰富多彩,事件生动、精神感人,《概论》教材受篇幅限制,不可能纳入太多的党史方面的内容。思政课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平时多读一些党史类的杂志,搜集、积累党史研究成果,选择其中思想性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内容,灵活地融入课堂教学,与理论讲解结合起来。当前,党史研究领域非常活跃,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等不断涌现,这些新成果很难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教师在运用党史资料时要注意与时俱进,密切关注中央党校等权威机构的党史研究新进展,用新颖、生动、准确的党史资料来阐明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概论》课贯彻史论结合的原则,除了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党史文献外,还要拓宽视野,创新形式,组织学生接触更多种类的党史资料。
历史实物上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比文字记载更直观、形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其他“红色景点”参观,感知党史启发思考。参观之前,要向学生说明参观目的和重点,参观时请讲解员对相关实物作重点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概论》课中理论的理解。
口述历史,是记录历史的一种重要途径,它由历史事件的见证人来讲述,具体全面,更能接近历史事件真实。《概论》课可以邀请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到学校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访问他们,请他们讲述历史事件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样能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知党的历史。
纪录片和影视剧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传播载体,《概论》课也要充分利用,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我们国家有许多党史题材的纪录片和影视剧,主题重大,叙事生动,制作精美。例如201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推出了电影《建党伟业》、10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旗帜》等一系列精品佳作,这些都是很好的课外学习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课外活动,最好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或者在课堂上发言。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独立思考,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参见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 边斋.“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J].新湘评论,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