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春
(大连市甘井子区椒金山街道社区教育科,辽宁 大连 116000)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前要以青少年为本,努力适应新形势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切实加强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影响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教育建设,理清三方教育实施主体之间关系,明确其地位和责任,加强沟通与联系,打造一个立体的具有整体性的教育体系和网络,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未成年人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事情,与社区无关。其表现是一些家庭和学校不让或很少让未成年人参加社会教育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紧密配合,仅仅依靠社区、家庭和学校的任何一方的教育是不够的。社区教育是全民的、终身的教育,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质,不仅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未成年人多样性、个性化教育需求,而且能够取得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的教育实效。目前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教育的风气尚未形成,依然存在一些不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同时,未成年人教育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社区教育基础条件薄弱、师资匮乏等,这些问题也是导致人们轻视社区教育的因素。
曾经有人在一项初中生调查问卷中问道:“父母最关心你哪方面的问题?”结果表明,49.6%的家长最关心“学习成绩”,而关心“思想品德”的家长只有16.2%。众所周知,未成年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了解,以及人格品德的形成起点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学校教育是有区别的。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远远超过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内容上看,家庭教育内容极其广泛,社区和学校要管的,家长要管,社区和学校不管的,家长也要管。所以,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过程中是最具权威性的。然而这样的优势,却在另一方面使教师对社区教育产生了不信任感,导致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学校内的教育抓得紧实,对校外的社区教育只是象征性地配合,存在着内紧外松倾向,常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另外,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未成年人的评价往往只重校内表现,忽视他们在社区和家庭的表现。这种片面性和单一性评价对未成年人教育产生了一种错误导向,也给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教育设置了障碍。
美国教育家A·威尔森提出:“个人的道德在家庭里、学校里以及社会中形成。这三种场所为个人提供了道德学习所需的整合性背景、互相支持,就像凳子的三条腿一样。现代社会道德教育难以施行的社会现象之一,就是道德学习上的上述三种场所之间丧失了道德共性。”简而言之,“三种场所之间丧失了道德共性”主要是社区、家庭和学校三方面衔接存在缝隙问题所致。社区、家庭和学校多方之间关联不密切,缺少经常有效地沟通与协作,必然导致出现单打独斗的倾向。在教育过程中,社区、家庭和学校三者教育没有真正地联系起来,教育思想得不到统一,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因而使教育出现了“真空”状态。一句话,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性和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分层实施的良性互动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
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顾名思义就是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共同的教育任务目标下,互相配合、互相参与、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教育规律告诉人们,只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和网络,才能保证各种教育影响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共同的基本特征。未成年人教育系统是由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方构成的,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可以把三方教育力量聚集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巨大的整体教育效能。社区教育理论认为,社区教育虽然具有区域性,但并不是封闭性的小教育,而是开放性的大教育,主张打破封闭状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行开放式教育。只有社区、家庭和学校多向之间保持沟通状态,才能把未成年人教育互相延伸并渗透到各方面的教育环节,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人的社会化理论指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能在孤立中进行;离开社区、家庭和学校任何一方的配合与支持,单靠一方的教育力量很难奏效。因此实施三位一体教育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实施三位一体教育在实践上是有基础的。首先从功能上看,社区、家庭和学校在未成年人教育上是互相作用和依赖的。社区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是未成年人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最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状况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一生。家长希望通过参加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有的放矢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这是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实现多向互动的内在动力。学校一方面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家长沟通交流,挖掘家庭教育资源,调动家长积极性。只有把三位一体优势组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补充,避免未成年人在特定时空范围内失去控制;才能实现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统一要求,避免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作用相互削弱和抵消。
其次从优势上看,社区、家庭和学校在未成年人教育上各自具有很多优势。社区作为学校的外部环境,是未成年人认识社会的窗口和社会实践的课堂。社区利用行政权可以办到学校和家庭难以办到的事情,可以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教师。未成年人很多良好品质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教育可以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进行调整和补充。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未成年人教育的专业工作者。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从学校教育未成年人的功能、环境和时间上看,学校教育优越于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加有利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构建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互动教育模式,不仅有其紧迫性,而且是有可行性的。通过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的实施,把社区、家庭和学校都推到了教育未成年人的主人翁地位,使各方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变成自觉,可以凝聚教育力量,增强多方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实效。
(1)三位一体确立未成年人教育任务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以上述任务目标为中心,配套提出相应的教育任务目标,使社区、家庭和学校任务目标一致,实现教育目标的三位一体;同时围绕任务目标,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进一步互相联系、互相协调、互相沟通,统一教育方向,使社区、家庭和学校教育一体化。近年来椒金山街道在辖区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了 “在社区做A公民”、“在家庭做 A孩子”、“在学校做A学生”的“AAA”实践教育活动。不仅使社区、家庭和学校的互补作用得到了发挥,达到了多方教育的完整衔接,而且实现了三位一体教育未成年人的最佳效果。
(2)三位一体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
①发挥社区教育优势。社区是大课堂,是活教材。要围绕教育目标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社区生活,使他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椒金山街道通过举办教育讲座、组织参观访问、开展演出比赛、利用现代媒体传播交流、社校与社家联合来组织活动等方式方法,不断密切社区、家庭和学校三方联系,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未成年人参加社区教育活动。多年来,他们陆续开展了青少年模拟法庭、青春自护技能培训、面对面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观摩禁毒教育展览、参与社区治安巡逻、深入辖区企业体验生活、帮扶弱势人群等多项社区教育活动。在极大地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向家长和学校展示了社区教育的能力和魅力,更加坚定了家庭、学校与社区密切配合以及互相支持的信心和决心。
②重视家庭教育作用。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一方面,家长要主动与社区、学校保持联系,养成经常性走进社区和学校的习惯,缩短家庭与社区之间的距离;同时要带头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社区教育的活动效益,自觉配合社区和学校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任务目标要与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任务目标保持一致,优化家教意识理念,掌握科学的监护方法,积极鼓励和支持未成年人走出家门,亲子共同参加社区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椒金山街道的实践表明,亲子共同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效益是巨大的。
③强化学校教育功能。学校置身于社区之中,学校和社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避免。要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克服只管校内不管校外的偏向,将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中的表现列入“评先”或“评优”范围。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完善家访制度、设立课堂教学开放日和社区服务活动周、举行校社联谊会、邀请社区和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参与未成年人的评价工作、为社区开放场地设备和师资资源等方式方法,加强与社区和家庭沟通联系,把社区、家庭和学校多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实现社区、家庭和学校一体互动,互相衔接。
社区、家庭和学校教育活动的合作和交流是推动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因。在未成年人成长进程中,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建立互派、互参的联动机制,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对于共同克服未成年人的不足,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造成的缺陷,规避未成年人教育出现断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三位一体完善未成年人教育评价机制。
要通过有效的评价管理,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功能互相补充,形成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要成立由社区、家庭和学校三方代表组成的三位一体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三位一体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教育评价体系,按照各自职责要求,搞好检查、调控与评比,对成绩突出的进行褒奖。社区要与学校一道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联手建立科学考评制度。椒金山街道近年来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三位一体奖励机制,街道牵头相继开展了评选 “好公民”、“好孩子”、“好学生”、“好家长”、“好教师”、“好社区”、“好家庭”和“好学校”等活动,树立了一批三位一体教育先进个人和单位典型。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校、家校、社家联席会议制度和互访制度等,定期开会交流通报信息;还要通过举办《社校联系记录簿》和《社家联系记录簿》使用辅导、信息交流和总结展评等手段,督促各方认真做好互评记录工作,共同提高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实效。
社区、家庭和学校教育,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而又各自独立的有机系统。它们之间只能是互相吸收和借鉴,不能互相包办和代替。由于未成年人个性的不同以及各个家庭的差异,因此就个体而言,对社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要求不能实行简单的一体化,要在宏观上有一个总的教育目标和基本的教育活动框架,不要对未成年人的所有教育都列入一体化之中。
总之,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倘若任何一方面失控,都会影响未成年人教育实效。实践证明,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结合得越紧密,越有利于得到整体教育实效,越有利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 黄利群.社区教育概论[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
[3] 参见陈卫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一年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