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明,李艳霞
(中国海洋大学 社会科学部,山东 青岛 266100)
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试图区分两种知识,一种是基于某种职业的、专门的知识与技艺,一种是事关“美好和善”的知识。在大学中,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即是苏格拉底所要区分的第二种知识——“美好和善”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大学中必不可少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人性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1]思政课作为通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与时俱进,宣传和讲解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括为“中国梦”,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这不仅是对过去中国在国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一种自信。
“中国梦”的实现问题说到底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在社会和集体中的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他提供给集体和社会的价值越大,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就越快,个人价值和利益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梦”时还讲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大学生是“人民”这个范畴里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之一,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梦想,构筑了中国梦的坚强基石,大学生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成了中国梦实现的不懈动力。正如梁启超所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2]所以,“中国梦”的最终实现,终究还是要依赖于这些用正确思想理论和先进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大学生的努力与奋斗。
中国近代史,是国民饱受列强欺凌的历史,外无独立,内无民主。正所谓唇亡齿寒,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家政权尚岌岌可危,个人何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目的就是想换来自己国家的独立和强盛。因为只有国家独立,人民才有生存的可能,只有国家强盛,个人才有发展的希望。大学生是一个充满各种美好梦想的群体,但有时大学生也会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形容内心的无奈与失落,究其原因,除个人因素外,无非在于国家在某些方面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换句话说,国家发展的不强大,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很有限的。因此,国家的发展才是人民最大的红利,只有基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本质之上的“中国梦”实现了,大学生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其宏图伟愿的实现才能得到保障。
如前所述,思政课作为宣传和讲解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直接平台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向学生宣传“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进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政课具有政治维护和思想建构的特性,满足国家和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和将这种需要传递给社会成员,“以使他们接受政治体系所确认的政治思想、观念、意识、价值标准,规范其行为方式,并使之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3]是高校思政课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回应和承诺,也是我国目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最现实、最直接的任务。思政课政治维护和思想建构的特性使得“中国梦”为其注入了新的使命,即向大学生宣传“中国梦”,并使这种理论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并在未来工作中践行之。
在大学中,虽说通识课是“主要培养大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身心素养和道德素养等”,[4]换句话说,通识课是重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课程,但是,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中,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通识课,非思政课莫属。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思政课开设的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政治情感,提高其对国家政权和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认同,成为合格的“政治人”。因此,高校思政课是向大学生宣传“中国梦”思想的直接平台,思政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负起向大学生宣传“中国梦”这一理论的责任,多渠道把“中国梦”贯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为国家实现“中国梦”积聚更多的后备力量。
毛泽东曾经用“有的放矢”来比喻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吃透理论,如果不了解理论内容,人们又如何知晓该理论的价值,把该理论应用到它所能指导的实际中去呢?所以,实现“中国梦”、做好“中国梦”进课堂,思政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中国梦”理论的讲解。要让同学们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的目标就是“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动力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体系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只有了解了“中国梦”丰富的理论内涵,再联系实际,才能分析得出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达到对这一理论的政治认同,从而起到先入为主的效果。
再强大的理论、再辉煌的梦想,如果只有理论做支撑而没有对中国实际作深入了解,思政课也只能重走僵化、说教而又不能达到政治教育目的的老路。作为对十八大“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回应,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但是,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作为一个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的国家,最终能不能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学生心中必然存有疑虑,要打消疑虑,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中国通史》《百年中国》《伟大复兴》《苦难辉煌》等纪实资料片无疑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今发展历程的绝佳视频,老师在讲“中国梦”的某一个问题时,可以从这些视频中选取相匹配的片段,不但可丰富课堂内容,更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去了解中国古代的辉煌、近代的耻辱和当代的崛起,从而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任何认为别人头脑简单的人,自己一定是个头脑简单的人。这个思想对大学生来说尤甚。很多老师认为大学生无非是十八九岁的小孩子,涉世未深、头脑简单,讲深讲浅不足为虑。实际上,现在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各种媒体渠道的多样化,他们对于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有着非常独到的理解和看法,其深度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对政治尤其敏感,总能捕捉到一些敏锐的信息,谈到一些敏感的话题,特别喜欢拿一些负面新闻来对峙课堂上所宣传的主流思想。针对这种情况,老师直接驳回学生的观点、一味地重复主流思想是不足以说服学生的。因为不可否认,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个人和行为,如果只想用枯燥的理论以正视听,不用实践就已经可以想象结果。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妨正视这些负面新闻,承认它们的存在,发挥思政课针砭时弊的优势,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出路——实现“中国梦”,学生一定会心悦诚服的。
人是需要交流的群居动物,人们需要与同伴分享快乐和交流心得,以获得认可和支持,从而获得存在感。上课也是如此,学生,尤其是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是不太会喜欢满堂灌的上课方式的,尤其是政治这样话题性强且和他们实际生活很贴近的课程。他们不希望老师在上面讲一堆大道理(即便讲得眉飞色舞),他们仍然希望能够参与其中,把自己的切身感受、真实想法公之于众,从而获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反馈。这样做的结果,不管是认同还是反对,他已经获得了他想要的存在感并锻炼了他的思辨能力,而老师也在参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要讲解的理论知识传递给了同学们。因此,为了思政课实现“中国梦”进课堂的实效性,除了以上三个渠道之外,还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就“中国梦”的某一个话题进行主题讨论,大家在课下积极准备讨论内容,在课上积极参与话题讨论,或支持,或反对,再加上老师的精心引导,就可以使“中国梦”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讨论结束后写篇主题论文(可以作为其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相信一定会使“中国梦”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里的。
党和国家对“中国梦”的追求赋予了当代大学生更高层次的政治信仰,作为党和国家政策宣传平台的思政课对“中国梦”的宣传和讲解,多渠道实现“中国梦”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引导当代大学生走出人生焦虑困境,明确人生目标,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获得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双重实现。
[1] Lee CT.General Education: Ideal and Practice [C].Taiwan:The 2nd Conference on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1997:24.
[2] 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81.
[3] 李合亮.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4] 王义遒.与时俱进,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