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莹
(新余学院外国学院 新余市 338000)
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面向21世纪,我国需要一大批英语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强化英语的应用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欠缺等。
由于招生制度的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的差异较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一大障碍。有些省份高考时英语试题没有听力项目,有的有听力项目,但听力成绩却不计入总成绩。由于高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致使这些省份的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普遍较差。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英语稍有难度时,他们便不知所云。这些省份的学生也害怕英语课的提问、复述和小组讨论等互动性活动。另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中学阶段普遍不会接受口语训练,这也影响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校教学理念大多数仍然是偏重语言知识的输入,而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的内容完全依赖教材,忽略实际的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讲授、照本宣科,缺少课堂互动;教学评价依旧是按照标准的题型考试,很少考察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很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教学活动也是围绕考试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这种培养模式,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必须尽快改变。
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要以掌握一定的英语基本知识为基础。在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环节中,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便是要具备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学习者要能消化语言输入中的可理解部分,才能获得语言知识。学习者语言输出之前必须有语言输入,而且语言输入必须有效,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一致。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想获得更大的收获,就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训练。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语言信息输入的有效性和可理解性是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这个环节,充分调查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普遍较弱,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较大。受传统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普遍重视语法和词汇,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这与英语这门学科的实际教学目标背离。面对这种情形,高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尤其是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减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的依赖,即便使用母语时,也要加强两种语言的分析对比,而不是一味地将英语翻译成母语。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上堂课的回顾,直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穿插一些情境教学,让学生处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随时有训练口语的机会,而不是学习一些词汇、语法等枯燥的知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两部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英语交际中体现的是英语语言输出能力,但语言的运用是在具体的情境之下进行的,它离不开具体的文化背景。由于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西方文化。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交往障碍,这其中有很多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知晓英语国家基本的文化环境,学会英语思维,克服母语对英语使用的不良影响。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教授英语知识,还要让学生熟悉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平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英语国家的说话环境,让学生用西方人的思维运用英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促进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关键,这是走向社会的重要一步。
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我国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应用型本科教师更应该提升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除了基本的英语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这要求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坚持进修,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英语应用型人才作出贡献。
】
[1]孙秀银.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11)
[2]李进.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