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若干古地名同名异指考释

2014-08-15 00:46贾文丰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注疏左传

贾文丰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郑州 450000)

人们阅读典籍, 往往为古地名同名异指的问题所困扰。 再加上秦汉以降,讹谬纷如,鲁鱼亥豕,异同难识,以致承赝袭讹,淆乱徒滋,可谓信以传信,疑以传疑,致使读者不能正确地理解文意。中原自古以来作为政治、军事等的重要历史舞台,其地名自然繁杂,难于考信。 这里不揣浅陋,泛览典籍撷取若干,以求教于博识之士。

一、同名两指

祭。 祭有二。

“祭”见于《春秋》者有二。然而,是祭伯封国还是祭仲封邑问题,汉晋以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今按,分述如下。

一是西周周公旦第五子的封国——祭国。 后为郑国所灭。 治今郑州市郑东新区祭城镇。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四》:“祭城,县(管城)东北一十五里。 ”[1](P203)

又,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六:“祭城。在郑州城东北一十五里,周公第五子所封地。 ”[2](P445)

二是春秋郑国大夫祭仲的封邑。 在今新乡长垣县苗寨镇之境。

清赵一清《水经注释·济水二》:“濮渠东绝驰道,东径长垣故城北。 县有祭城,濮渠径其北。 (注)郑大夫祭仲之邑也。 ”[3](P467-468)

又,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舆图》:“长垣……郑祭在县东北,祭仲为祭封人是也。 此与周畿内之祭有别。或疑郑并祭国以封仲,非。 ”[4](P2683)

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卷中对“祭”也有详述:“祭[国名]隐元年,祭伯来。 (注)后为郑邑。 成四年,晋伐郑,取祭。 郑州东北十五里祭城是也。 [郑地]桓十一年,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 (注)开州长垣县东北有祭城,即祭仲之邑。 ”[5](P17)

关于谁主郑州东北祭城和长垣县祭城问题,清秦蕙田辨之甚详。 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二百九:“祭。 (注)祭仲。杜注:‘陈留长垣县东北有祭城。’高氏曰:‘人但知长垣近卫,郑不能有,因不取杜说。 ’而《括地志》遂以管城之祭为祭仲邑,或人疑为周祭伯之采地,郑并之以封仲,非也。祭伯、祭仲同见于隐元年,至庄二十三年尚有祭叔来聘,郑安得取以封仲乎?列国错壤甚多,祭仲省留取道于宋,而被执,则留亦错入宋境矣。长垣之旁有滑,郑、卫日争之,然则长垣亦郑、卫相接之地耳。 ”[6](P3)

今按,西周初,周公旦东征,平定“三监”及武庚之乱, 杀管叔, 取消其封国——管国(治今郑州市管城区),封他的第五子于祭国(治今郑东新区的祭城镇),可以说是接管了原管国的辖地。 而郑大夫祭仲是郑国封人(管理边疆的官吏),将其封到郑国的边境(今长垣境),也在情理之中。

虞。 虞有二。

一是禹封舜之子商均的虞国之地, 即今商丘市虞城县一带。

清赵一清《水经注释·获水》:“获水又东径虞县故城北。(注)古虞国也。昔夏少康逃奔有虞,为之庖正。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者也。 ”[7](P1251)

二是周武王封太王子仲雍之后的虞国之地, 即今山西平陆县一带。 此处是“唇亡齿寒”之“虞”。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河南道二》:“故虞城,在县(平陆)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 晋侯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城也。 ”[8](P160)

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周形势考》:“虞,姬姓,武王封太王子仲雍之后为虞公。 陕州平陆县, 吴山在西,上有虞城。 ”[9](P207)

关于“二虞”,清王士俊等《河南通志》有较为详细的辨述。《河南通志·辨疑》:“虞。今归德府虞城县,系禹封舜之子商均。 夏氏之世,虞思妻少康以二姚者也。 杜预云:梁国有虞县。 嗣后或失或续,至武王克商乃复求舜裔孙阕父为周陶正,封诸陈以奉舜祀,则当武王封陈之时,虞已绝封久矣。 虞、虢之虞,乃泰伯仲雍之后。 是时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复封周章弟于周之北,故夏墟。其地在河东太阳县,今为平陆县。后汉地里志:太阳有吴山,上有虞城,亦曰吴城。 正义曰:处中国为西吴,后世谓之虞公。是吴与虞通也。晋献公之时,虢在陕州,晋欲伐虢,道出太阳,故来假道卒以灭虞。 《史记》谓之州北虞公是也。《尚书疏》引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太阳山西虞地。妫水出河东虞乡县。《帝王世纪》亦云:舜嫔于虞,虞城是也。 盖舜以虞着号,本因河东太阳之虞。尧初封舜为诸侯,及即位遂为天子之号。 禹受舜禅又别封商均于豫州之域,为虞国。 易其地而仍取虞为名,从祖氏也。 武王既封舜后于陈,因以舜太阳故地封仲雍之后号曰虞仲,因其地而遂以为国号,从旧名也。 春秋之虞与古虞国原委历然矣。 ”[10](P189-190)

二、同名三指

沈。 沈有三。

关于“沈”,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卷下有:“沈[国名]文三年,叔孙得臣会诸侯之师伐沈。(注)汝宁府东南有汉平舆城,即故沈国。 [楚地]宣十二年,沈尹将中军。[古国名]昭元年,沈、姒、蓐、黄实守其祀。(注)四国皆在汾水之旁”[11](P37)

据上,今按如下。

一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的封国——沈国。 在今周口沈丘县、商水县和驻马店平舆县,以及安徽省临泉县一带。 后为蔡国所灭。 平舆县北有沈亭,即今平舆县射桥镇古城村。

清王士俊等《河南通志·古迹下》:“沈子国城。在沈邱县城(今老城)东南三十里,即周聃季(周文王第十子)所封处。 ”[12](P134)

二是春秋楚国的邑地。其原为沈国别邑,后被楚国攻占。 地处今信阳固始县境。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三:“沈尹将中军。 (注)沈或作寝,寝县也。 今汝阴固始县。 ”[13](P1880)

关于以上两“沈”,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二百九辨之甚详:“宣十二年战于泌,沈尹将中军。杜注:‘沈或作寝,寝县也。今汝阴固始县。’案,此沈国之别邑,楚取之以为重镇。 故沈尹见于春秋甚详,时为沈尹者,庄王之子公子贞也。 灵王时有沈尹射平生, 时有沈尹赤昭王,时有沈尹戍,惠王时有沈尹朱邑。本名寝,楚人因取之于沈,遂谓之沈。至光武时改名固始,今属河南光州。又沈本国,定四年为蔡所灭,后入楚为平舆邑,在今汝宁府沈邱县。 《后汉地理志》汝南郡有平舆,有沈亭,故国舆图备考于河南沈邱下。注云‘古沈子国’,汉平舆合诸《后汉志》平舆有沈亭之说相符,则沈国之在沈邱明矣。 ”[14](P10-11)

三是春秋时期上古金天氏台骀之后的封国。 在山西汾水之旁,后为晋国所灭。

汉司马迁《史记·郑世家第十二》:“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国之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南朝宋裴骃)《集解》:“贾逵曰,‘四国台骀之后也’。 ”[15](P1357-1359)

栎。 栎有三。

关于“栎”,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卷下有:“栎[郑地]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 (注)后屡见传。 已而属楚,昭元年,楚使公子黑肱伯州犂城栎。志云:今禹州也。[晋地]襄十一年,秦伐晋战于栎。[楚地]昭四年,吴伐楚入栎。 (注)新蔡县北十五里有栎城,即此。 ”[16](P36)

又,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六下:“郑、晋、楚俱有栎地桓十五年郑伯突入于栎。杜注‘郑别都’,今为河南开封府之禹州。 襄十一年秦伐晋战于栎。 杜注‘栎在河北’,在山西境,非陕西临潼县北之栎阳也。昭四年吴伐楚取栎。杜注‘汝阴新蔡县北有栎亭’,在今汝宁府新蔡县北二十五里。 ”[17](P696)

据上,今按如下。

一是春秋郑国的邑地。 即今禹州市。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六:“经十有四年……秋九月,郑伯突入于栎。 (注)栎,郑别都也,今河南阳翟县。 ”[18](P1758)

又,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阳翟县,本夏禹所都,春秋时郑之栎邑。韩自宜阳移都于此。秦为颍川郡。 ”[19](P138)

二是春秋楚国的邑地。今属驻马店市新蔡县之境。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八:“经四年……冬,吴伐楚,入棘、栎、麻。(注)棘、栎、麻皆楚东鄙邑。谯国酂县东北有棘亭,汝阴新蔡县东北有栎亭。 ”[20](P2036)

又,清王士俊等《河南通志·故迹下》:“大吕亭。 在新蔡县东北隅。 《汉郡国志》云:故吕侯国。 县东北有栎亭。《左传》:吴伐楚入栎即此。”[21](P124)此条可作其佐证。

三是春秋初晋国的邑地。 在黄河以东, 其今址不详。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一:“经十有一年……秦晋战于栎, 晋师败绩, 易秦故也。(注)……栎,晋地。 ”[22](P1951)

一说为栎阳,在今西安市阎良区之境。 此说清顾栋高予以否定。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卷六中有:“临潼县东二十里为春秋时骊戎国。《国语》云‘晋灭骊戎’。《史记·年表》称在献公之五年,实鲁庄公之二十二年也。 其地亦曰栎阳。 《史记》秦献公二年徙都栎阳。 栎阳城在临潼县北三十里,据此,则骊戎地当入于秦。又县竟为秦侯丽地。《路史》云‘丽’与‘骊’通,即骊戎国。成十三年晋及诸侯之师伐秦,济泾。及侯丽而还。则此时骊戎之地已为秦有。 距晋灭骊戎之岁凡九十五年。 其由晋入秦之年则不可考矣。 旧以为晋之栎邑,非也。 襄十一年秦晋战于栎,《左传》庶长武济自辅氏,与鲍交伐晋师,则栎当为河以东之地。 栎阳去河绝远,不得牵混。 ”[23](P642-643)

吕。 吕有三。

关于“吕”,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记述有二。《春秋地名辨异》卷中:“吕[楚地]成七年,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 [宋地]襄元年,楚子辛侵宋吕、留。(注)二邑名。 ”[24](P30)

今按,吕有三。

一是虞夏之际的姜姓封国。至周失国。今南阳市西董吕村一带。

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 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南朝宋裴骃)《集解》:“徐广曰,‘吕在南阳宛县西’。 ”[25](P999)

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周形势考》:“吕,姜姓,《书》吕侯,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四十里。 ”[26](P204)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六上:“南阳府故申城在府治南阳县。 故吕城在府城西三十里。 ”[27](P621)

又,清王士俊等《河南通志·古迹下》卷五十二:“吕城。 在府城西三十里董吕村。 相传禹封吕望祖于此,今名董吕村。 ”[28](P107)

二是另一古吕国,春秋蔡国曾都此,后为楚国的邑地。 今驻马店市新蔡县。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五》:“新蔡县。本汉旧县,古吕国也。 ”[29](P241)

又,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六:“新蔡县。在府城(汝宁府)东五十里,古吕国,春秋时蔡平侯徙都此,故曰新蔡。 汉置新蔡县,属汝南郡。 ”[30](P2200-2201)

关于以上“二吕”,宋王应麟《诗地理考》卷二有所辨述,“《水经注》:‘宛西吕城,四岳受封于吕。’(注)《括地志》:‘故吕城。 在邓州南阳县西四十里。 ’《吕氏春秋》:‘吕在宛县西,伯夷主四岳之祀,佐禹有功,氏曰有吕,或为甫。 ’(晋司马彪)《郡国志》:‘汝南新蔡有大吕亭,故吕侯国。’(宋欧阳忞)《舆地广记》:‘蔡州新蔡县,古吕国。 ’今以《左传》考之,楚有申吕时,新蔡属蔡,非楚邑,当以在宛县为正”[31](P71)。

今按,王应麟说的有道理。今新蔡县境内古吕国的立国时间不可考,是否由南阳市西的吕国后裔迁此,这里存疑。

三是春秋宋国的邑地。在今徐州市东五十里之境。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九:“经元年……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 (注)吕、留,二县名,属彭城。 ”[32](P1928)此语中的“留”,是指沛县东南五十里的“留地”,非开封市陈留镇(春秋时期称留)。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五》:“沛县……故留城在县东南五十五里。 高祖令张良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于下邳,与陛下会留。 ’乃封良为留侯。 ”[33](P226-227)又,《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五》:“彭城县……吕梁故城,在县东五十七里。 春秋时宋之吕邑,至汉以为吕县。 ”[34](P224-225)

犬丘。 犬丘有三。

关于“犬丘”,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记述有二。《春秋地名辨异》卷中有:“犬邱[卫地]隐八年,遇于犬丘。襄十年,孙蒯获郑皇耳于犬丘。[宋地]襄元年,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35](P19)

今按,犬丘有三。

一是春秋宋国的邑地。 在今永城市酂城镇东北。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九:“经元年……郑子然侵宋,取犬丘。 (注)谯国酂县东北有犬丘城。 ”[36](P1928)

二是春秋时卫国的邑地。一名垂。在今菏泽市牡丹区东北境。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第四:“传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注)犬丘,垂也,地有两名。 ”[37](P1733)

又,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第四:“经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注)垂,卫地,济阴句阳县东北有垂亭。 ”[38](P1732)

三是西周都邑。在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的阜寨乡,有犬丘遗址。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 ”(南朝宋裴骃)《集解》:“宋忠(一为衷)曰:‘懿王自镐徙都犬丘,一曰废丘,今槐里是也。 时王室衰,始作诗也’。 ”[39](P137)

又,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第五》:“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南朝宋裴骃)《集觧》:“徐广曰:‘今槐里也。 ’唐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废丘,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 《地理志》云扶风槐里县,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高祖三年更名槐里也。 ”[40](P186)

一说犬丘有四,其将秦国先祖非子所居的所谓“西犬丘”,列为一地,是错误的。非子原所居犬丘与周懿王所都犬丘实为一地,只不过是时间有先后而已。周孝王封非子的邑地在汧、渭之间,即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一带。 今不从其说。

三、同名四指

滑。 滑有四。

关于“滑”,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记述有三。《春秋地名辨异》卷下有:“滑[郑地]庄三年,公次于滑。[国名]庄十六年,滑伯与诸侯同盟于幽。 [水名]宣八年,楚灭舒蓼,疆之及滑汭。 ”[41](P36)

今按,滑有四,分述如下。

一是西周滑国。春秋时期为秦所灭。汉代于此置缑氏县,治今偃师市府店镇。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载,“缑氏县,本汉旧县,古滑国也,《左传》曰:‘秦师灭滑。 ’”[42](P133)

二是春秋郑国地名。 在今商丘市睢县西北。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卷七之四:“又按庄三年公次于滑,杜注:‘郑地,在陈留襄邑县西北。 ’此本《后汉志》 之说。 今睢州西北之滑亭是也, 与缑氏之滑自别。 ”[43](P888)

三是水名。 其大约在今安徽巢湖市一带。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二:“传八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 杜注:‘滑水名。 ’”[44](P1873)

以上“三滑”皆非今滑县。

另一是滑州。 治古滑台。 即今安阳市滑县。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卷七之四:“滑县在春秋时止称漕邑,无滑之名,汉魏为白马县。 至隋开皇十六年始改曰滑州。 ”[45](P888)

关于春秋时滑国与今滑县, 清王士俊等《河南通志·辨疑》也有辨述:“春秋时滑国非今滑县。 河南州县多仍,春秋时国名如陈、郑、杞、叶其类也。 至滑则在河南府偃师县南二十里。有缑氏废县。《左氏》秦孟明帅师袭郑过周北门及滑周,今洛阳县偃师,在洛阳东新郑西郑弦高相遇,正值其地。 滑县在春秋为卫漕邑,卫人立戴公以庐漕者,汉魏为白马县,至唐始有滑州之名,与春秋之滑无涉也。 ”[46](P190)

莘。 莘有四。

关于“莘”,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记述有五。《春秋地名辨异》卷下有:“莘[卫地]桓十六年,使盗待诸莘。 [蔡地]庄十年,荆败蔡师于莘。 [虢地]庄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 [古国名]僖二十八年,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 [齐地]成二年,师从齐师于莘。 ”[47](P42)

今按有四,分述如下。

一是夏商时的古莘国。 在今开封县境内。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第十六:“经二十有八年……晋侯登有莘之虚以观师,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 ’(注)有莘,故国名。 ”[48](P1825)

又,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三》:“故莘城在县(陈留)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地也。《国语》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 ”[49](P177)

宋王应麟《诗地理考》卷五也有:“故莘城,在汴州陈留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地。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 ”[50](P263-264)

二是春秋蔡国的邑地。 在今上蔡县境内。

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榖梁注疏》卷五:“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 (注)莘,蔡地。 ”[51](P2383)

三是春秋西虢国的邑地。 在今三门峡市陕县硖石乡一带。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第十:“秋七月,有神降于莘。 (注)有神声以接人。 莘,虢地。 ”

又,清王士俊等《河南通志·古迹下》:“莘原。 在州(陕州)城东去硖石旧县一十五里。《左传》神降于莘,即此。 ”[52](P163)

四是春秋卫国的邑地。 即今山东省聊城市莘县。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第七:“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注)莘,卫地。阳平县西北有莘亭。 ”[53](P1758)

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卷下主莘有五说,即另一是春秋齐国的邑地。在宋朝为博州武水县。这是受了晋杜预的影响。

据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卷六上所证:“桓十六年,《传》卫使公子伋如齐,使盗待诸莘,杜注‘卫地’。成二年战于鞌,《传》晋师从齐师于莘,杜注‘齐地’……考今日之地理,细案《传》文之时日,可以了然无疑,莘应专属卫地。 杜两注者,犹属骑墙之见也。 ”[54](P630)

又,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六下:“卫、蔡、虢俱有莘地桓十六年使盗待诸莘。杜注‘卫地’,今东昌府莘县北有莘亭故城。 成二年师从齐师于莘,即此。 杜更以为齐地者,非是。庄十年荆败蔡师于莘。杜注‘蔡地’,在今河南汝宁府汝阳县境。庄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杜注‘虢地’,高氏《地名考》以为今陕州硖石镇西十五里莘原,是也。 ”[55](P693)

今按,武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博州。 故城在今东昌府区沙镇。 后周显德二年(955),武水县建制撤销, 其境域划归聊城县。 “晋师从齐师于莘”之“莘”,也应指莘县。 所以今从顾栋高说,不取“莘有五”之说。

匡。 匡有四。

一是春秋卫国的邑地。治今长垣县张寨乡孔庄村。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四》:“匡城县,古卫之匡邑,《论语》‘子畏于匡’。 至汉为长垣县地,自汉至后魏不改。 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匡城县,属滑州。 故匡城在县西南十里。 故蒲城在县北一十五里。 《左传》‘齐侯、卫侯胥命于蒲’,子路为蒲宰,皆此也。 ”[56](P201)

一是春秋宋国的邑地——承筐(一作匡)。 治今商丘睢县匡城乡。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第十九:“经十有一年……夏,叔仲彭生会晋郄缺于承筐。 (注)承筐,宋地,在陈留襄邑县(今睢县)西。 ”[57](P1837)

又,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榖梁注疏》卷第十一:“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夏,叔彭生会晋郄缺于承匡。 (注)承匡,宋地。 ”[58](P2408)

对于以上两处“匡地”,清王士俊等《河南通志·辨疑》有分辨:“匡城。睢州有匡城,古属宋,世谓孔子畏于匡即此。 按《括地志》,匡城本汉长垣县,在滑州城西南十里, 而匡城北十五里有蒲乡, 当时孔子居卫惧谮而出,将适陈过匡,匡人以为阳虎也,而止之。 已而去,过蒲居月余而返卫。 盖匡之有蒲。 《史记》、《家语》俱有记载,而睢则不闻有所谓蒲者矣。 ”[59](P173)

一是春秋郑国的邑地。 今周口扶沟县东北境。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六:“经元年……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注)孔达,卫大夫。匡,在颍川新汲县(今扶沟县)东北。 ”[60](P1837)

对于以上三处“匡”地,清赵一清《水经注释·渠水》也有详述:“陂水东径匡城北。 (注)城在新汲县之东北,即扶沟之匡亭也,亭在匡城乡。《春秋》文公元年,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使孔达侵郑,伐绵訾,及匡,即此邑也。今陈留长垣县南有匡城,即平丘之匡亭也。 襄邑又有承匡城,然匡居陈、卫之间,亦往往有异邑矣。 ”[61](P1213)

一是隋朝所置匡城县。 治所在今周口太康县清集乡扶乐城。

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六:“太康县。 (注)在府城东南二百一十里。 本夏太康所筑城。 汉置阳夏县,属淮阳国。 东汉属陈国,晋属梁国,后魏置阳夏郡。隋改县曰太康,属匡城郡。 后复置阳夏郡,改县曰匡城县。 隋末废。 唐初复置,属陈州。 五代梁属开封府。 宋宣和初属拱州,金属开封,元属汴梁。 ”[62](P436)

圉。 圉有四。

关于“圉”,清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记述有二。《春秋地名辨异》卷中有:“圉[卫地]襄二十六年,孙蒯从卫师败之圉。 [郑地]昭五年,晋韩起反自楚,郑伯劳诸圉。 ”[63](P31)

今按,春秋时期圉有四。

一是春秋卫国的邑地。 在今濮阳市东。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七:“经二十有六年……遂从卫师,败之圉。(注)……圉,卫地。 ”[64](P1989)

一是春秋郑国的邑地。 今开封杞县南圉镇。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七:“经五年……韩起反,郑伯劳诸圉。 (注)圉,郑地名。 ”[65](P2042)

又,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六上:“杞县为宋雍邱地。 又郑之圉地在杞县南五十里,与楚接界。 修干戈以虞患,故曰圉。昭五年韩起自楚至郑,郑伯劳诸圉,盖以此地为楚、郑接壤也。 ”[66](P614)

一是东周王畿之地——东圉。 在今洛阳市东南。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经二十有二年……辛未,伐东圉。(注)百工所在。洛阳东南有圉乡。 ”[67](P2100)

一是东周王畿之地——圉泽(即东圉之泽)。 在今洛阳市东南。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二:“经二十有六年……遂军圉泽,次于堤上。(注)圉泽、堤上,皆周地。 ”[68](P2114)

以上为综述前人所释,加己所按,翘首以待博识同好惠正。

[1][8][19][29][33][34][42][49][56]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0][62]李贤等.大明一统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影印),1985.

[3][7][61]赵一清.水经注释[M].台北:华文书局(影印),1970.

[4][17][23][27][43][45][54][55][66]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11][16][24][35][41][47][63]程廷祚.春秋地名辨异[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14]秦蕙田.五礼通考[M].味经窝本,1761.

[9][26]王应麟,撰.通鉴地理通释校注[M].张保见,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10][12][21][28][46][52][59]王士俊,等.河南通志[M].中华民国三年重印(1914).

[13][18][20][22][32][36][37][38][44][48][51][53][57][58][60][64][65][67][68] 中华书局编辑部.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79.

[15][25][39][40]戴逸.史记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31][50]王应麟.诗地理考[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5.

猜你喜欢
注疏左传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清代浦镗《周易注疏正字》“卢本”发覆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
论卢文弨之学术、生平及其他——《仪礼注疏详校(外三种)》点校前言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