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静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福州 350007)
话语与意识形态及社会文化语境紧密相关。 语境是生产和理解话语的基础;没有语境的参与,话语意义便无法得到解读。 自语境作为语言概念被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 提出以来, 语境在话语生产和理解过程的重要作用就得到了学者们的日益关注和认同。 但传统意义上的语境一般指客观环境, 有关语境的研究没有人的认知的介入,忽略了认知的中介连接作用,因为没有人的认知的参与, 怎样的客观环境都无法影响言语活动。随着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van Dijk 的认知语境思想应运而生, 提出从认知角度研究语境, 并认为客观环境只有作为与交际相关的信息出现在头脑中时,交际中的话语参与者才有可能生产和理解话语。 因此,van Dijk 的认知语境思想本质上是相关的认知语境理论。
语言曾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语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仅被界定为句法—语义环境。 真正关注语境的研究始于波兰籍人类学家Malinowski,他于1923年与1935年分别提出了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的概念,这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语言学家Firth 将Malinowski 的语境思想引入了语言学,认为情景语境涉及参与者的有关特征、相关事物以及言语活动产生的影响。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接触代表Holliday 进一步发展了Firth 的语境思想,把情景语境更详细具体地分为:话语参与者正在从事的活动即话语领域范围、受话语参与者的社会关系影响的话语基调以及话语参与者所使用的话语方式[1]。 Holliday 比较注重研究情景语境对语言意义的影响,同时强调要把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互为补充地运用于探讨语言使用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是Holliday 的这种语境思想忽视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主体地位。 Koffka 认为有两种语境:外部的客观的地理的语境和内在的主观的行为的语境,至此,认知视角开始被纳入语境研究[1]。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凸显认知心理视角的语境研究逐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Filmore 的框架理论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某些经常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信念”, 语境与人的心理相统一;Sperber 和Wilson 的关联理也认为语境是一种动态的心理建构体,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储存于人的头脑中并能够指导交际意图[2]。 这种语境认知观对van Dijk 的认知语境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奥地利语言学家Ruth Wodak(1996)指出话语应放在语境中研究,较具体全面地对语境作了界定,她认为语境的研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话语本身;其次是话语生产者和接受者;再次是客观情景、时空设置和情景描述;最后是交际事件发生的机构、 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在进行这四方面的语境考察时还要考虑话语的互文性[3]。 不同的学者对语境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Wodak 以话语发生的历史为切入点发展了自己的话语—历史分析理论,而van Dijk 则从话语生产者和接受者的心理认知出发发展了跨学科的认知语境理论。
van Dijk 提出从认知的视角对语境进行研究,因为他认为影响话语结构的不仅是社会语境, 而是话语参与者对相关交际情景的主观定义。 van Dijk 在话语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 宏观语境指交际事件发生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因素; 微观语境指交际事件发生的即时交际情景属性,如事件发生的社会领域、社会目的、交际参与者的交际和社会身份(包括他们的意图、目的、知识、常识性认知等其他信念),可以限定语篇和谈话的属性特征,控制着我们说什么,怎样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说,有什么样的目的等。 van Dijk 认知语境理论的语境是主要针对微观语境的认知心理概念, 指交际情景中交际参与者建构并不断更新的动态心理模型。[4]“语境不是客观环境或直接影响, 而是作为社会团体成员的交际参与者设计, 并在互动过程中不断地更新的主观建构。 ”[5]在交际情境中,交际参与者依据自身不断更新建构的心理语境模型生产和理解话语。 “语境不是一种客观环境,而是主体间的建构,是对交际情景的主观解释。语境模型控制参与者产生和理解话语。 话语是语境的一部分。 语境可以通过心理模型影响话语。 ”[6]
“心理模型是对片段的主观表征,存蓄于用于积累个人经历的事件记忆(长时记忆的一部分)中,它的主要特点是个人独特性、 主观性, 但同时又受到客观限制。 ”[7]语境心理模型是一种特别的心理模型,可以是人们组织日常经历的个人的主观心理模型。其中,交际事件模型仅是日常经历心理模型的一种重要类型。 语境心理模型像其他心理模型一样包括共同的认知信念、图式结构等,是一种心理表征,控制着话语生产和理解的属性如语类、话题选择、微观语义、文体、连贯、修辞等。 为了进一步具体地清楚阐释语境模型,van Dijk 提出了语境模型的重要范畴:背景、交际参与者、交际及其他行为∕事件, 并假设了由语境模型控制的话语形成过程即“K-装置”(K-knowledge),这种知识装置或K-装置中的K 包括以下五类: 话语接受者知道以前被告知的个人信息,激活以前的心理模型;话语接受者不知道上次交谈后的某些个人信息, 把新信息与被激活的心理模型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人际间知识;话语接受者知道以前被告知的群体信息; 话语接受者和群体有共同的社会文化知识; 话语接受者知道更多的群体成员的知识[8]。 在交际过程中,话语接受者的已知信息是动态交际的基础,K-装置不断地被激活构建,更新语境模型从而控制着话语的生产和理解。也就是说, 交际过程中, 话语参与者不断地更新变化着知识,有计划地通过归纳和推理,演绎得到的新信息生产和理解话语。语篇实质上是话语生产者激活,更新心理模型的产物。 当话语生产者开始建构心理模型,K-装置被激活,图式与语境模型中相应范畴的内容形成时,话语生产者可以在语境模型的监控下控制语篇的词语选择、句子结构、词义等从而限定语篇意义的产生。 交际过程中, 人的言语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认知行为, 受个人和社会认知影响的认知语境模型在话语产生和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语言研究的认知转向,出现了认知心理视角的话语科学, 它把交际者的知识系统纳入描写对象的范围,描述有关话语生成、理解、动机及策略的实现和处理过程。 交际者的知识是交际者心理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可以影响话语,也是可以改变现实社会的重要力量。 “话语所建构的心理空间成为语言与世界的互动中介,语言表达通过认知层面上的语义构建与真实或可能世界发生关系。 ”[9]这与van Dijk 的语境思想不谋而合,van Dijk 认为“话语是社会微观层面和客观层面的结合,是社会的认知和互动层面的结合,其中介是话语参与者语境模型的建构。 ”[10]话语必须经过交际参与者对交际事件的心理认知处理才能影响社会。 van Dijk 把交际参与者对交际事件的心理认知处理称为语境模型和交际事件模型。因此语境认知模型有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使话语与社会产生联系,它连接着有关交际事件的心理信息(知识等)和话语中建构的话语意义。
具体的人或事因其不相关或为避免累赘而不被体现在交际话语中, 认知语境模型正好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情景选择相关信息并建构意义, 最终使其体现在话语中。 这种对交际话语的语用限定不仅体现在话语意义层面,还体现在话语的其他方面,如,话语生产者由于社会身份的不同在认知层面对代词和文体手段的选择不同。因此,可以说认知语境思想是相关的理论。 认知语境模型是控制整体交际事件的心理表征。对批评话语分析中有关语篇和社会情境(社会的一部分)的研究而言,无论社会或政治情景多么广阔,话语生产者如果发现其不相关或忽视相关信息, 那么语境模型的心理建构就无法影响话语。 认知语境模型控制着话语的语用功能部分。 “话语是主体对现实感知的产物,具有主观性;同时,话语又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断的话语交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这与主体的认知能力,认知语境的渐善性相一致。”[11]话语生产者可以通过建构的心理模型影响话语的生产和理解进而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力。 人的言语活动必须经过心理的认知处理才能发挥作用。 认知语境模型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模型, 部分地影响着话语生产和理解以及现实社会。 认知语境模型能够影响话语生产和理解,主要基于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包括知识、态度和意识形态三个主要范畴。 “在交际中,关于交际者的知识和观点有一部分是从社会认知共享图式中推理出来的, 并和关于该交际的独特信息一起被投射到现有语境模型中。 ”[12]
van Dijk 虽然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研究有语场、 语旨和语式的语境三元素概念及其语言功能模糊不清楚的界定等问题, 但还是肯定了它对语境解释的主要观点,如,交际过程的社会情景属性与语法和其他话语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等。 van Dijk 的认知语境思想理论认为语境是基于社会认知的,动态的,由话语参与者对社会情景的相关性建构的主观心理模型, 可以解释过去的语言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和现象,如,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对相同的社会情境的阐释为何会有其独特性和差异性; 在同一交际情景中不同的话语接受者为何对相同话语有不同的解释; 语言使用者为何能依据交际情景的变化灵活地调节交际话语等[13]。van Dijk的认知语境思想引入了认知视角, 为语境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拓宽了人们认识话语生产和理解过程的视野。 在认知语境思想基础上,van Dijk 创建了多学科相结合的话语—认知—社会三维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并运用此方法研究种族主义、社会性别不平等、意识形态等相关语言问题,为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有关社会阶层、种族关系等的权力问题部分地也是话语问题,话语是影响人们思维和实践的有力方式,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其特征及生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挖掘隐藏于话语中的意识形态以揭示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它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揭示话语是如何被用来为权力和控制服务的,“批评的重点是行政官僚机构以及社会各阶层、集团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而设置的‘文化防御系统’,目的是要拆除思想壁垒,使人们在思想上摆脱强制”[14]。 作为批评话语分析流派杰出代表之一的van Dijk, 认为批评话语分析应关注话语在权力滥用或控制的生产和再生过程中所起的微妙作用, 也应特别关注意识形态问题,因为意识形态通常把否定思维变成肯定思维,理性畸形化成为技术合理性,它要求客观、中立,但它的中立性具有非人性的倾向性:它为一切目的服务,科学技术成为适用于一切目的的工具,把人类行为量化,把人工具化,用社会流行的模式规定,控制人的思想,使人服从于机构的控制,造成了人的不自由的合理性[15]。 因此,批评话语分析不仅要对以隐性形式出现在话语中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也要对以显性形式出现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批评。 因对权力、控制和社会不平等问题感兴趣,批评话语分析比较关注团体、组织和机构进而关注群体成员的社会认知,如知识、态度、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等,涉及认知和社会维度,这其实就是话语的相关语境(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 复杂的心理结构定义了认知层面的语境意义,它包括各种意识形态和对具体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van Dijk 在认知语境思想基础上创建的多学科相结合的话语——认知——社会三维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 目的也是为了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由此可见,van Dijk 的认知语境思想是有批评性目的的。
心理模型是话语与社会,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键衔接,没有它我们便无法解释和描述社会结构是如何影响话语结构同时又受其影响的,因为语言使用者有的与团体社会组织结构相关的心理模型,是连接社会团体、团体成员的社会表征的个人心理模型和话语的重要界面。话语与社会之间没有直接的联 系, 需要话语参与者认知的介入才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 van Dijk 从认知视角提出的认知语境思想,解释了话语与社会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解释了话语是如何既具有独特性又有社会属性的,对语境研究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1][2][6][8]王梅.范戴克的语境思想[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07-112.
[3]Ruth Wodak.Disorders of Discouse[M].New York:Addisi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21.
[4][5][7][10][12][13]汪徽,张辉.Van Dijk 的多学科语境理论述评[J].外国语,2014,(2):78-85.
[9][11]王晓军.范代克的话语科学观研究[J].外语学刊,2009,(1):90-94.
[14][15]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