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电影字幕翻译中隐喻型流行语的运用

2014-08-15 00:46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冒险源域流行语

郭 超

(郑州轻工业学院, 郑州 450002)

近年来,《加菲猫2》《功夫熊猫2》《里约大冒险》等美国卡通电影在全球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也备受中国观众好评,除了影片本身的原因之外,优秀的字幕翻译也功不可没。 在上述电影的字幕翻译中,都或多或少融入了当时广为流传的新词语的元素,如“歇菜”、“顶”、“神马都是浮云”、“打酱油”和“脑残”等,这些网络流行语深受年轻人喜爱,为影片增色不少。 但是同样是运用流行语,2012年《马达加斯加3》的上映却备受诟病,关于该不该添加流行语的争议甚至超过了影片本身的讨论,近半数的网友对这种本土化的翻译持否定态度。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比较《里约大冒险》和《马达加斯加3》中流行语的运用,提出这些流行语使用的原则和利弊。

一、流行语背后的隐喻思维

《马达加斯加3》中大量使用了与具体人和事物的热词,比如说“赵本山”、“小沈阳“、“星光大道”等。 而《里约大冒险》 中使用的流行语则离不开隐喻思维,并且很多词义已经固化下来, 成为年度新词语而被广泛使用。隐喻作为一种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在词义扩展和新词产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Lakoff &Johnson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和行动的概念系统, 认为隐喻是从具体的、熟悉的概念到抽象的、陌生的概念的映射。[1]随着中国社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新事物和现象不断涌现,人们用熟悉的概念来认识和描述这些陌生概念, 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隐喻型流行语。 隐喻由于自身新颖生动的特点,在填补词汇空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字幕翻译中用到的 “歇菜”、“顶”、“浮云”、“打酱油”、“脑残”,都是隐喻思维的具体体现,源域(source domain)的部分特征被映射到了目标域(target domain)中。

相似性是构建隐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所谓的相似性, 就是指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某种类似的特征或者特性。[2]束定芳认为,隐喻可以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similarity-based metaphor) 和 创 造 相 似 性 的 隐 喻(similarity-creating metaphor)。 所谓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 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类似特征或特性在隐喻使用前已被人们了解,而创造相似性隐喻在隐喻使用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相似特征或特性。[3]

字幕翻译中使用的隐喻流行语基本上都属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 比如在《里约大冒险》中,女主角Linda说,“I’m a Blue Macaw kind of gal”,对应的字幕翻译是“蓝金刚鹦鹉是我的菜”。 剧中Linda 与一只叫“Blu”的蓝金刚鹦鹉一起长大,她不可能把蓝金刚鹦鹉当菜吃,语义上产生冲突,显然“我的菜”是一个隐喻,指的是非常喜欢的人或事物。在这个隐喻被使用之前,某人的菜指的是某种菜对这个人的胃口, 并没有指喜欢的人或动物的意思,菜和鹦鹉也看不出有任何物理相似之处。“所喜欢的”这个特征,也即两者的相似性,从“菜”这个认知域扩展到“人或事物”的认知域,并随着被广泛使用而成为该表达的一种语义被大众接受。 而创造相似性隐喻新颖奇特的特征, 符合了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出现在字幕中很容易被年轻观众接受。

隐喻的构建必然涉及源域的选择, 源域是否生动恰当,直接影响到隐喻的表达效果。源域的选择应当遵循临近性原则。简单说,就是施喻者总是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源域。对于熟悉的事物,人们易于想起与之有关的认知域,与该事物相关的思想感情也容易激活。[4]字幕中的流行语所选择的源域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浮云”和“打酱油”等。“歇菜”则来自于北京的方言,随着媒体的传播和各地频繁的交往,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常用语,为大众所熟悉。

二、隐喻型流行语的特点及作用

1.简练生动,增强影片喜剧效果。

隐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简练而生动形象,短短一个词或者短语往往能表达一系列的含义, 引起听话者对整个相关事件和语境的联想,形象而又生动。比如在《里约大冒险》中,猴群闯入了鸟儿们狂欢的场地,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气氛相当紧张,一只胆小的鸟说了句:“I don’t know what’s going on here.”然后转身飞走。这句话如果直译成“我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显然不如翻译成“我是来打酱油的”。 “打酱油”是典型的隐喻型流行语,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形象地表示不清楚某事,与自己无关,是一种明哲保身的行为,用在这个电影场景中简练而生动地反映出这只鸟的胆怯和急于撇清关系自保的心态。 流行语毕竟有别于书面语,放在严肃的电影里显然不合适宜,但放在轻松愉快的卡通片的氛围中,反而会增强影片的喜剧效果,使影片更加诙谐搞笑,更具吸引力。

2.贴近观众,增加影片认同感。

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些特征,加强记忆,突出所传达的信息,人们往往会使用一些新奇、出乎意料的隐喻。新奇是流行语中隐喻的显著特征。 美国卡通片的观众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赢得了年轻人,基本上就等于赢得了票房。新奇隐喻正符合了年轻观众讨厌陈词滥调、求新求异的心理,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增加影片的认同感。 比如“萌”、“控”、“脑残”等词汇是年轻观众的口头禅,是他们的时代标签,在字幕翻译中加入他们熟知的流行语,会大大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受到他们的好评,从而提高上座率。 笔者在影院观看《里约大冒险》的时候,几乎每当遇到翻译中出现流行语,都能听到剧场里会心的笑声, 这正是因为流行语贴近了观众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同。

三、影片字幕翻译的问题及对策

《马达加斯加3》上映之后,虽然3D 效果受到观众好评,但字幕翻译却引起巨大的争议。随后进行的新浪官方微博调查显示,万余名网友对《黑衣人3》《马达加斯加3》等几部好莱坞大片字幕会出现“地沟油”、“瘦肉精”、“伤不起”、“周杰伦”、“穷屌丝”这样的本土化翻译,持完全反对意见的占到了45.9%,31.4%的人表示:偶尔来几句还挺好笑的,太多了会有一点腻,表示喜欢的仅占10.3%。 可见过多的网络语言不仅不能得到观众的喜欢,反而会引起争议甚至恶评。下面将讨论流行语的使用策略。

1.不必过于拘泥原文,适度使用流行语。

直译原文,有时会引起观众的疑惑或者误解。比如在 《里约大冒险》 中,Nigel 在猴子办砸了事情后说,“Never send a money to do a bird’s job”被翻成“永远别让猴子去做什么鸟事”,“鸟事” 在汉语中是骂人的词语,而原文根本没有任何说脏话的意思,因此如此直译是不恰当的。

对于轻松欢快为主基调的卡通片来说, 在符合语境的前提下, 创造性地使用隐喻型新词语可以让译文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 在《里约大冒险》 中,Linda 对Tulio 说,“I’m not so impressed by fancy feathers”。 在影片字幕中的翻译是“我对鲜艳羽毛的亮丽外表不太感冒”。“不感冒”是一个隐喻型流行语,表示不喜欢、不感兴趣的意思,虽然原文没有隐喻,但是“不感冒”和原文的意思相符,使用隐喻反而使译文更加生动。

当然,流行语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流行语会让观众觉得影片粗制滥造, 缺乏译制片应有的异国文化气息,甚至让一些观众不知所云。流行语只是作为影片的调味品,而不能成为字幕的主流。

2.不能信手拈来,谨慎选择流行语。

虽然流行语因其简练生动, 容易吸引年轻观众,但是抛开影片的场景和字幕原文,刻意把流行语强加到字幕翻译中,也会引起观众的不解,甚至反感。 比如《马达加斯加3》中,河马对长颈鹿说:“You and me,baby! An act together! ”这句话被翻成了“我们做个夫妻档,像小沈阳一样!”影片中河马和长颈鹿并非夫妻,把“小沈阳”加到字幕翻译中显然缺乏依据, 是不尊重源语的表现,这里建议进行符合原文的直译。 该片中多次出现类似“赵本山”、“周杰伦”和“星光大道”等牵强的翻译,片面地追求中国元素和增加笑料,结果却有哗众取宠之嫌,给影片带来了负面评价。在字幕翻译中加入流行元素虽然可行, 但在选择流行语时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是否符合影片语境,二是是否具有生命力。

语境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 因此,要想正确理解和传达原文信息,必须考虑语境因素。[5]电影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 其自身的时空局限性和情景语境对翻译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翻译字幕时,要根据影片的内容,进行语境化理解, 然后选择语言和文化上符合目标语观众的译文,这样既生动形象,又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比如在《里约大冒险》中,两只蓝金刚鹦鹉逃出鸟贩子的住所之后,Jewel 发现Blu 不会飞,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情况顿时变得十分危急。而Jewel 本来就看不上Blu 作为一只宠物喜欢和人类待在一起的行为,这个紧急关头又发现Blu是一只不会飞的鸟。 因此,这时Jewel 说的“Ihateyou.”翻译为“我鄙视你”是符合影片语境的,同时又使用了目标语观众中流行的词语,因此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生命力强弱是在字幕翻译时选择流行语的又一重要因素。 根据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2977 条年度新词语,只有40%能够留存下来,说明流行语具有时效性。选择过时的流行语,显然不会得到观众的好评,甚至给观众带来理解障碍,这些字幕更难经历住岁月的考验。 很难想象一部经典的电影,充斥着陈旧过时的昔日流行语。因此,辨别流行语生命力的强弱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和具体事件、人物或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流行语容易过时, 而大家普遍接受的隐喻型流行语不易过时。比如“地沟油”、“瘦肉精”、“小沈阳”等会成为一时的高频流行词汇,但是也会随着这些具体事物的淡出公众视野而迅速被遗忘。 而“萌”、“感冒”、“阳光”等通过隐喻扩展了词义并固定下来的词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四、结语

自2006年《加菲猫2》的字幕翻译中加入流行语以来, 流行语的使用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好评,但2012年上映的《马达加斯加3》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原因在于该片加入流行语时忽略了原文的语境, 显得牵强附会, 在选词方面倾向于选择与具体人和事物相关的流行语, 容易过时。 而《里约大冒险》 中使用的“萌”、“打酱油”、“脑残”等隐喻性流行语被观众广泛接受,备受好评。 因此,虽然流行语适合卡通电影轻松诙谐的氛围,但必须用之有度,在考虑影片情节语境的前提下,挑选那些被大众普遍接受,进入新词语中并逐渐固化下来的隐喻型流行语,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王文斌.再论隐喻中的相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3).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徐慈华.选择与适应——汉语隐喻的语用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姜海清.语境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5).

猜你喜欢
大冒险源域流行语
流行语大盘点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呼吸大冒险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里约大冒险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里约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