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用与满足”的视角解读《爸爸去哪儿》的热播

2014-08-15 00:54贺雅文
传播与版权 2014年5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明星受众

□贺雅文

2013年10月11日,《爸爸去哪儿》节目在湖南卫视开播。它一改往日娱乐节目的选秀、相亲之风,另辟蹊径,突出了节目的纪实性,用最真挚的亲情来打动观众,掀起了一轮收视狂潮。CSM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综艺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爸爸去哪儿》,其12期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为2.85%。这档节目热播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的视角解读《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功的原因。

一、《爸爸去哪儿》节目简介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向韩国MBC合作引进的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节目为季播类型,第一季共12期。《爸爸去哪儿》以亲子互动为宗旨,安排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节目在引进之后注重本土结合,韩国模式中国设计。韩国片方建议应把重点放在游戏规则的设置上,不必过多考虑外景场地,但导演组认为,节目必须符合中国观众的观赏需求,因此特地设置了外景踩点小组对地点进行选择。湖南卫视运用快节奏的剪辑,省去了原版节目中拖沓的环节,照顾了国人的收视习惯。

二、《爸爸去哪儿》热播的原因

(一)选择嘉宾的多样性

总导演谢涤葵在接受《东方早报》的专访时说:“节目组尽量选择有差异性的、为人熟知的明星参加节目。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圈子、不同的性格,这样他们就能互补。比如田亮属于体坛,张亮是模特界的,王岳伦是导演,郭涛是演员,而林志颖的身份比较多元,还能代表台湾。孩子则是选择4~6岁,因为七八岁的小孩容易失去童趣;4岁以下的又太懵懂完成不了任务。”最终节目组甄选的五位明星宝贝性格各有千秋,性格迥异的五位宝宝都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二)立足于亲情

“男主外女主内”通常是中国的家庭责任格局。一些父亲更注重通过工作赚钱等方式来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却忽视了子女的成长与发展,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中处于边缘化地位甚至缺席。北京师范大学和世界学前教育组织曾联合进行一项跨度为5年的调查,涉及家庭超过1000个。调查显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父亲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不到1/3。针对北京3~6岁幼儿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80%以上的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爸爸承认从没开过家长会。

面对当下社会“父爱”缺失的现状,亲子类节目的出现提醒了人们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第12期节目中五位爸爸给孩子们写的信字字饱含深情,感动了无数的网友。同时这档节目也让初为父母的年轻人对育儿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注重社会责任

西方学者通过多年实证研究,总结出电视具有四大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综艺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应注重节目的教育功能和认知功能,将娱乐精神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爸爸去哪儿》第8期中5个孩子探望村中留守老人,帮忙干活,关切地向老人们嘘寒问暖;爸爸们则帮助当地人修补房顶。观众被孩子们的善良懂事而深深感动。这期节目被大多数观众认为是“目前为止最有爱、最正能量的一期”。孩子们的到来给留守老人带来了快乐,也引起人们再次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和子女家庭陪伴的问题。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物质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守护亲情的温度?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与《爸爸去哪儿》节目

“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它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同以往的效果研究不同,“使用与满足”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它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体现了“受众本位”的思想。1969年,D.麦奎尔等人使用了严格的调查分析程序,对电视节目展开调查。这次调查不仅归纳了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而且抽出了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即心绪转换(diversion)效用、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效用、自我确认(personal identity)效用和环境监测(surveillance)效用。

(一)受众心绪转换效用的满足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在空闲之余追求一种“轻度生存”状态。以休闲的方式收看节目,满足了现代人追求放松、宣泄的心理需求,它可以保证旺盛的精力,强化活动能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它就是弗洛伊德的“本我”追求。“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唯一的要求是活得快乐,避免痛苦。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使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爸爸去哪儿》节目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带来的愉悦和轻松无疑对现代化的生活起到了调剂的作用。

(二)受众人际关系效用的满足

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同时指出,收看电视时的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会使得大多数人养成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而《爸爸去哪儿》具备较强的话题性,属于家庭型定位,老少咸宜,全家人可以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爸爸去哪儿》已成为人际交往的谈资。通过谈论节目,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麦奎尔认为,“拟态”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

(三)受众自我确认效用的满足

《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寓教于乐,宝贝们在成长,爸爸们在成长,观众们也在一起成长。在第一期中Cindy初到农村,对环境很不适应,一直在哭闹。田亮手足无措,表现得也颇为不耐烦。而这一期节目让田亮在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经验。在第四期中节目组安排让其他爸爸扮演坏人破坏孩子们努力保护的鸡蛋,Cindy又开始大哭起来。这一次,田亮没有再指责女儿,而是蹲下去耐心地和女儿进行交流。田亮的变化给观众带来很大的启发,观众懂得了如何才能与孩子更好的沟通。不少观众表示,看了节目以后,他们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妻子,更加想要做一个好父亲,还有一些观众更想当爸爸了。据《亚太日报》报道,“准爸爸”北京市民李远在收看了《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后坚定了和妻子共同照顾孩子成长的决心。他说:“我和妻子约定好了,孩子出生以后,我们一家三口要待在一起,夫妻恩爱,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积极正向地引导他长大。”

(四)受众求真心理的满足

从林志颖对Kimi拒绝完成找锅任务而感到束手无策到张亮无奈地扛起儿子看房,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档真正的真人秀。孩子们在镜头前一步步地、真实地成长着。Kimi由最初的不愿意跟陌生人说话,到后来能大大方方地说“老板便宜一点”,由最初的不愿与石头一起找锅,到后来主动地问村长有什么任务。这档节目真实地记录下了孩子进步的点点滴滴。总导演谢涤葵在采访时说:“有人说它是真人秀,还有什么节目会比这些本色演出的孩子们更真实呢?”但郭涛说:“这又不是一个秀,它没有一分钟的修饰和伪装。”

(五)受众窥视心理的满足

问卷星发布了一项关于《爸爸去哪儿》的受众使用与满足调查结果,其中第六题“这个节目能满足您哪方面的需求”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55.74%的观众选择了“我想看看明星与孩子是怎样相处的”这一选项。在《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明星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和真我个性。不但可以看到明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面,更可以窥视到明星孩子的全貌,满足了观众的窥视心理。《爸爸去哪儿》拉近了明星与观众的距离。生活中小细节的展现往往更能吸引人。

四、对《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建议

(一)增强节目的互动性

1981年,温达尔提出“使用与效果”模式,呼吁将效果研究和使用与满足研究结合在一起。在使用与满足的媒介效果中,“对媒介的依赖”受到人们关注。温达尔发现,人们越是渴望从媒体那里获得满足或是认为他们获得了满足,他们就越会依赖这个媒体。这就充分体现了观众参与互动的重要性。互动已经成为当下娱乐节目的生存之道。湖南卫视在《爸爸去哪儿》的第二季注重了与观众的互动,第二季的明星嘉宾、节目录制点和玩乐任务都将根据全球网友投票选出的结果来进行。受众应当能积极参与节目,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节目可以尝试设置观众反馈的环节,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采纳观众的建议,倾听观众的心声,让星爸萌娃们与观众互动起来。

还有一些观众反映《爸爸去哪儿》没有足够体现爸爸和孩子的互动,很多环节的设置是爸爸们一起完成任务,孩子们一起完成任务。如果能增加一些爸爸与孩子的互动环节,就会更好地增强节目的教育性和娱乐性,提升节目的整体内涵。此外,节目环节的设置一般局限于五对明星父子之间的互动交流,而跟周围村民群众的互动相对较少,更没有明星宝贝们与当地群众孩子互动交往的任务环节。因此,节目可以多增加一些与群众互动交往的场面,让孩子们更多地学会与人交流。

(二)体现节目的创新精神

青海卫视引进了来自日本NTV的《老爸老妈看我的》,关注草根宝贝们的成长,浙江卫视开播了未婚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星星知我心》,陕西卫视开播了深入探讨父子内心交流的原创节目《好爸爸坏爸爸》,接下来还会有其他电视台竞相跟进。所以《爸爸去哪儿》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与挑战。我们应该像韩国电视圈学习,在每一季节目制作完成后能够进行观众分析,保留观众喜爱的环节,淘汰观众厌倦的内容,增强节目的创新性。娱乐只是节目表现方式,创新才是核心内容。只有思路的更新才能带来节目运行方式的转变。节目应兼具娱乐功能和教化功能,具有思维个性和艺术个性。第二季的《爸爸去哪儿》虽然明星阵容出现变化,但是仍应该注意克服观众的审美疲劳,避免造成观众流失率的上升。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大学出版社,1999.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译林出版社,2011.

[3]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5]高杉.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克隆现象[J].新闻传播,2011(3).

[6]邵培仁,潘祥辉.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J].嘉兴学院学报,2005(5).

[7]周莉.《中国好声音》对受众的需求满足[J].新闻世界,2012(9).

[8]章伟丰.从“真人秀”谈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J].今传媒,2011(4).

[9]何源亭.《爸爸去哪儿》:韩国模式中国设计,内容自创凸显人情[DB/OL].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3/11/8/1085387.shtml.

[10]王杨.“爸爸当得少、不会当”是当下中国社会一个普遍现状[DB/OL].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2616.html?pgv_ref=aio2012&ptlang=20521293670388,2013-11-18.

[11]黄生晖.电视真人秀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10(3).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明星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谁是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