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灵
生命就像一个巨大的涡流,中心是起点,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外延伸的线条。历史的进程不是一根奋力向前的笔直线,而是一条不断迂回的圆形线,在我们来来回回不断画着圆圈的同时,也不断吸取历史中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圆圈的不断扩大,我们的生活文化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如今,在大众传媒高度商业化的时代,新闻媒体使用各种方法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营销、传播和消费畅通无阻,致使我们被各种“商业化”的产品所包围。这种被大众传媒创造的“意识形态”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大脑,控制着我们的思想。新闻报道看似在飞速地创新和发展,实则隐藏着古老的神话故事。它吸取远古的精华,画着一圈圈向外延伸、不断扩大的圆,丰富并推动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1943年,陆定一提出了权威的新闻定义:“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对于政府而言,新闻是党的喉舌,是中央宣传大事要事的一条必经之路;对于媒体而言,新闻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老百姓而言,新闻是一种渠道,人民通过它了解国家大事,读懂政府语言,掌握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种种信息。发展至今,新闻报道已具有迅速、及时、真实等特点,其语言简洁明了,结构鲜明,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原始的新闻传播,到唐代的早期官报,再到南宋盛行的小报,经过各个时期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新闻业一步步趋于成熟和完善。
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对民间生活所虚构的一种故事,集合了古代人民的无意识思维,是一种幻想性很强的、不自觉的艺术创造。通过百度百科搜索到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神话必须具备的两点特征:第一,它必须是人类演化初期的故事。第二,述说神话的承传者一定得对所述说的内容信以为真。首先,神话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的集合,新近发生的新闻成不了神话。它是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沉淀,在生命的长河里“过关斩将”,最后保留下来的智慧的精华。其次,虽然神话是一种虚构出来的故事,甚至带有离奇的色彩,但它仍然为人们所信服,所供养,所膜拜。它具有很强的幻想性、解释性和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现代所创造的故事根本不能算做神话,它们只能存于一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真正的神话应该是老百姓喜闻乐见、深信不疑、广为流传的。神话主要分为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不管是哪一类神话,其实质都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们是老百姓纯洁心灵的象征,是勇敢精神的体现。
简单而言,新闻故事就是对信息加以报道的标准的、暗含的、假定的方式。在新闻故事中,大众媒体常常重复播报着同样的故事,比如某座大楼深夜的火灾、某处坑洼泛滥的洪水、某个森林动物的袭击、某位母亲无私的奉献、某个凡人英勇的牺牲等。在新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新闻工作者不断地搜集到更多不同的信息,他们把这些信息组合到一起,变成形形色色的新闻故事报道给大众。但是新闻故事变了样,却改变不了故事的根本性实质,更不会创新成另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东西。这些故事里实质性的东西就是神话的原型,新闻工作者在接触到新闻故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该如何去报道了,它让新闻工作者选择报道的材料、掌握报道的方式变得胸有成竹。新闻故事大多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并且是属于大众的公共事件。同时,神话也为公众提供信息,解释百姓的生活起源,倡导社会的和谐秩序。所有的新闻故事和神话故事不约而同地对民众进行说教和启蒙,带领人民走向更好的生活,收获更高尚的情操。例如被屡屡报道的洪水故事,往往提醒人们反思自己是否偏离了正确的道路,告诫人们对环境做出的不正当行为。这些大自然的毁灭性事件代表了一系列灾难性神话往往在人们自我满足、骄傲自大的时候到来,以提醒世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多次的新闻报道中,我们亦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例子。
神话并不是一堆散乱漫无目的故事,而是可以指引人、批评人、激励人、鼓舞人的创作。在远古时代,这些为社会前进带来巨大帮助的故事通过口口相传,变得公开,一个部落讲给一个部落听,神话就变成了新闻。这些故事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种种榜样,规定了条条规矩,使人们在这样的“新闻”规范下发展得更好。由此看来,神话在科技落后的时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社会作用,这为当今社会新闻的指导性、教育性、规范性提供了坚实的根基,与新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所有神话故事中,英雄神话的原型是最为广见的,也是最为流传,最能激励人心奋发向前的。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我们可以想象人们曾经是怎样喜闻乐见地为自己的儿孙讲述这一只小鸟的故事。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地从事艰巨卓越的事业。在当今众多新闻故事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英雄人物的报道典范,这些新闻故事继承了英雄神话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
在高度商业化传媒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平凡人受到关注,进而被打上“名人”的称号,成了当之无愧的公众人物。那么活在聚光灯下的公众人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首先,名人都成了“英雄”。此“英雄”非彼英雄,神话故事中原滋原味的英雄主义文化已经流失。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口味也越来越挑剔,那么对神话原型的改编和夸张报道就变得肆无忌惮。为了迎合大众心理,公众人物往往都被扣上了“高智商”、“高学历”、“孝顺”等统一的帽子。其次,公众人物的私生活被层层扒开。为了满足人性中特有的偷窥心态,媒体不惜一切代价获得有关公众人物家庭、朋友、社交等一切私密消息,以此来获得高收视率或高点击率。这使得公众人物仓皇而惊恐。最后,在媒体的报道下,公众人物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令人惊讶的故事。
当下选秀节目盛行,《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等节目收视率大增,免不了捧红了一批新兴歌手。从迅速蹿红的歌手霍尊的新闻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种种隐藏的神话原型。最明显的是,霍尊的妈妈被媒体迅速报道成无比伟大的完美女性。他的妈妈为了他放弃了自己视如生命的歌唱事业,放弃了自己的感情生活,放弃了曾经的心高气傲。媒体给这一位女性标注上“善良”、“仁爱”、“温婉”、“坚强”等一系列正面词汇,将她塑造成了一位好妈妈形象。这样的形象更能打动观众,引起共鸣,因为盖亚(古希腊神话当中的大地女神)、圣母玛丽亚、戴安娜等完美女性形象已深入人心,是好妈妈中的杰出模范。接着,媒体又爆出他强大的父亲——著名歌手火风。观众对这位父亲的形象却颇有微词,在观众心中,他成了一位离异后不顾母子生活艰辛,自己取娇妻、住别墅、共享乐的失败者。神话故事中不少有这样塑造替罪羊的例子,例如中国古代的神兽凶兽之说。当英雄人物出现的时候就总会有一个反面角色,来衬托出英雄人物的伟大,这就是所谓的“替罪羊”。在后羿射日的古代传说中,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为人们创造了适宜居住的温度。后来他又射杀了猛兽毒蛇,为民除害。这里的九个太阳和猛兽毒蛇就是神话故事中的“替罪羊”原型。同时,大众媒体还不断的挖掘霍尊的隐私,感情状态成了媒体首要关注的对象。为了取得高收视率,霍尊甚至是被说成了同性恋者、怪人、疯子。他的家庭生活也被媒体一一曝光,人们总是沉迷于关注一个名人背后的种种一反常理的生活状态。千百年来,诸如此类的原型,总是能够获得观众的青睐,同时刺激着新闻的报道倾向。
新闻故事中的神话性原则是客观求实的新闻与虚构的神话故事的完美融合。它既拥有新闻真实、可靠的特点,又具有神话的指导教唆的目的。新闻中的神话故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固定性。即使有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和事物,它也重复着同样类型的故事。伊利亚德说,社会需要让人反复讲述其神话,“其含义和价值寓于这种重复本身之中”。二是有原型。任何神话故事都能找到其原型,但并非所有的原型故事都是神话。三是能极大地引起读者兴趣。读者的回响是新闻最大的成功。当新闻变成了神话,故事的趣味性就大大增强了,同时也让新闻工作者了解观众的心理动向,知道自己该写什么,该怎么写。
第一,遵循新闻的客观性原则。新闻故事不管怎么引人入胜、趣味横生,但却不能失去原有的灵魂。新闻的本质是真实客观,切勿在神话性的掩盖下偏离了新闻报道的正轨。
第二,提防新闻被过度神话性包装。新闻是真实的事件,是有血有肉的故事,不能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被过度神话性,显得苍白无力、低下恶俗。
第三,注意新闻神话性原则里的伦理道德。在新闻报道中,不乏媒体侵犯当事者肖像权、隐私权等的案件,给事件双方都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也是新闻神话性原则里十分重要的一点。
第四,发扬神话的指导性、教育性。神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还需要优良传统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1]杰克·鲁勒.每日新闻永恒故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骆毅.解读新闻报道的神话性[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12).
[3]安静.以刘翔的媒介形象为例看新闻传播的神话性[D].山西大学,2008.
[4]刘文辉.论新闻“真实”的主观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13).
[5]薛华.黑格尔、哈贝马斯与自由意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