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馨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212003)
国内外学者对于翻译的原则与标准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对于不同文体的翻译,在大原则下又提出不一样的要求。新闻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其主要功能在于传播信息,要求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相应的,新闻的翻译也需要遵循新闻特点,简洁地再现原文信息,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我国研究者刘其中、许明武、吴自选等都曾讨论过新闻翻译的标准问题。多数专家认为:新闻翻译可以沿用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但所指有所不同。许明武认为,新闻翻译的标准概括地说就是“译词准确,语言通顺(通俗),文体适切。另外还要加上一条:快速迅捷。”[1]
古诗词的作用多为抒情,讲究美感,诗中的信息和寓意常常用非常含蓄的方式表达。我们通常会发现,诗歌的美感往往不是体现在语言精确的表述上,而是体现在那种若隐若现、朦朦胧胧的感觉之中。许渊冲教授提出的古诗词翻译的标准为“形美”“意美”“音美”,也是“美”字当先。还有很多学者认为,翻译中国古诗词,译文也必须是诗。中国的领导人在面对媒体讲话时,时常会引用一些古诗词,以介绍中华文化,活跃交流气氛,其中以温家宝总理最为突出。这样就给翻译者们带来了困扰,是该让译文保持新闻的通俗易懂,还是让译文像诗句一样带上朦胧的美感呢?
林语堂翻译了《苏东坡传》,他在此书的序中说道:“原文中引用的诗,有的我译英诗,有的因为句中有典故,译成英诗之后古怪而不像诗,若不加冗长的注解,含义仍然晦涩难解,我索性就采用散文略达文意了”。[2]正是这样的翻译策略使得林语堂翻译的《苏东坡传》名扬四海。笔者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古诗词的翻译不必拘泥于诗的形式,尤其是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时,甚至不必拘泥于诗的意境,译文也应该保持新闻通俗易懂的特性。新闻是为普通群众获取信息以及外交目的服务的,如果不能做到通俗易懂,再美的译文又有何用呢?
女翻译张璐由于曾在两会现场流利地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受到亿万观众和网民的热捧。网友们议论最多的,正是她对于新闻发言稿中古诗词的翻译。本文将以她在会议上翻译的古诗词为例,探究新闻中古诗词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温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中引用了《离骚》中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张璐的翻译为: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许多网友都称赞张璐的翻译非常的巧妙。汉语中表示数量多时常常会用“三”或“九”等概数来表示,而英语中则用hundreds和thousands来表示。这里的“九死”,被张璐翻译成了英语使用者更能接受的“thousand times”,适当地使用了归化的原则,让英语受众如聆“乡音”,帮助在场的外国记者们更好地理解了温总理的原话。
同样运用了归化策略的还有这样一句:“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原文为“行百里者半九十”。原文中用了“九十”这样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强调大多数人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放弃,对中国人来说,可以理解成一种适当的、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夸大。而在张璐的翻译中她只提到了“hundred mile”,没有提到“九十”,而是用了英语中已有的习惯用法“fall by the way side”。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这样的说法更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可以说,对于新闻中的古诗词适当运用归化的策略,符合了新闻翻译中“雅”的翻译标准:用规范化的语言,达到尽可能完善的文字(语言)水平,还要适合译入语使用群体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以使译作为其受众所于理解、乐于接受或欣赏。[3]
再看“华山再高,顶有过路”的译句:“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考虑到外国记者对中国地理不一定熟悉,译句中完全没有提到“华山”之名。将张璐的译句再译回中文就是“无论山有多高,我们都能登上顶峰”。对于在场的外国记者来说,这样的译句最大化地减少了译文的陌生感,一语道破诗句的含义。依笔者愚见,如果此句不是现场口头翻译,我们也可以试着将归化运用得再极致一些,将“华山”换成英语使用者较为熟悉的“Alps”,整句译成“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even it is Alps”,也算可取。然而笔者的翻译虽然够“雅”,在现场却不一定有原来的翻译易于理解。相比之下,张璐的翻译不仅运用了归化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雅”,也涉及了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另一策略。
当新华社的记者要求温总理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温总理在回答中引用了《孟子》中的一句“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以表示其服务百姓的坚定决心。这句也可以译作:“I insisted and will still insist in doing what I think is good for people,no matter what kind of rumors are out there”,将原句的意思逐字译出。然而张璐只用一句简短的“Ultimately,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道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省去了在译文中慢慢描述、让听众慢慢体会的功夫,也让译文更加简短有力,更符合新闻简洁明了的要求。
因此,笔者相信,“译诗重要的不是传达每一个细节,逐字逐句地翻译诗歌绝对不会产生好的译本”,[4]而且,“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时候,旨在传递信息而不是复制一串串的语言单位,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者产生作用”。[5]对于我们正在讨论的涉外新闻发布会的翻译,需要的就是对外国记者们产生作用,产生感染力的现场效果。笔者认为,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是可以说译文做到了对原文的“信”——“忠实于原文的内涵,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含义,务使译文不背离原文”。
同样,张璐对于“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这句的翻译也运用了这一策略。“小忿”本有“愤怒”之意,意味着兄弟之间也许会因意见不同而引起不和。然而译文中却没有大费周章地解释这个“小忿”,也是一语道破言外意:“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not sever their blood ties”。不仅简洁达意,也更得体。同时,“blood tie”的使用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归化策略,易于英语使用者理解。所以这一句的翻译兼顾了“雅”和“信”。
中文的古诗词讲究严格的对仗,像“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和“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这样工整的句子数不胜数。然而将其翻译成英文时,尤其是现场口译,却很少能做到像原文一样工整。而且这样的句子还有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有时候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有时候是转折关系,有时候又是因果关系。在单独翻译古诗词时,这个问题也许不是特别明显,译者可以通过达到“形美”来弱化这个矛盾。有例为证: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云: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许渊冲将前两句译为:“The sky is high,the clouds are light.The wild geese flying south are out of sight”,[6]保持了原句在诗中抒情的作用,在形式上也仍然保持了诗歌的特征,译文根本无需探究诗句之间是否还有深层的逻辑关系,只需让读者自己品味即可。而在翻译新闻中的古诗词时,抒情是不需要的,理清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新闻的译文要求意思简洁明了,绝对容不得逻辑上的模糊。
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为例,这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张璐将其译为“I will not waver in carrying out my duties and will remain true to my conviction”,可算中规中矩。然而并不是每一对这样的两句之间都是并列关系。2012年的会议中温总理还引用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句,如果按照并列关系译成:“I shall dedicate even my life to the country since it’s useful to it and shall never do anything harmful to my country”,那就与原文的意思相差甚远了。这两句之间,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假设条件,意思是“不管是福是祸,我都会为国家的利益献出我的生命”。因此张璐将其翻译成:“I shall dedicate myself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and life and death irrespective of personal weal and woe”,可谓非常恰当。再看“人或加讪,心无疵兮”这一句,看似并列的两句之间实为转折关系,因此译文为:“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笔者认为,这样的翻译便是做到了“达”——明白晓畅地表达了原文的全部信息。
译诗是难事,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7]翻译新闻中的古诗词更是难于上青天。为了让译文通俗易懂,符合新闻的特点,新闻译者没有办法多解释那些古诗中对中国人来说不言而喻的东西,只能运用一些策略与技巧来帮助翻译工作的进行。通过分析张璐对温家宝总理面对记者发言中所引用的古诗词的翻译,可以得出:恰当地使用归化手段,能够帮助译文做到“雅”;直接道出诗词的言外之意,利于译文的“信”;而理清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则促使译文实现“达”。当然,这里所说的信达雅,只是局限于我们所讨论的新闻中所涉及的古诗词。要完全实现这样的信达雅,也并不是只靠这几个策略就可以,还需要翻译工作者们进行更多的实践研究。
鉴于和中文相比,英语是一门较为朴实的语言,我们也可以将以上归纳出的技巧运用到翻译新闻中古诗词以外的地方,比如说通知的翻译,过年过节祝福短信的翻译。把这些在中文中既要求“美”又要求达意的文体,用英文表达得通俗易懂,更符合英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
[1]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林语堂.TheGay Genius:The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沈苏儒.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4]汪榕培.英译陶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选[M].许渊冲,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7]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