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标签——留守儿童不能承受之痛

2014-08-15 00:43唐建忠姜凤华
关键词:污名标签群体

唐建忠 姜凤华

(1.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系,广东 罗定527200;2.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一、引言

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测算,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约1个留守儿童,我国17岁以下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社会各界在广泛关注留守儿童众多生存发展问题的同时,由于受到个别极端案例和各种社会舆论的影响,对于与留守儿童相关的一些问题,明显存在人为扩大其负面特征的倾向,这种对留守儿童“污名化”标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重了他们原本就敏感、自卑或自闭的心理,更造成了留守儿童发展举步维艰。

任运昌的调查发现,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素质评价普遍偏低,约1/4的相关学术论文(近400篇)对留守儿童的负面特征有夸大的倾向。一些受访者基本上把留守儿童当成问题儿童看待,有人声称留守儿童是“社会渣滓”。罗静的研究表明,已有研究将留守儿童定位为问题儿童,一些研究者倾向于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极端表现,且把一些表现或者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简单归因为留守状态。有不少学者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就用消极的词语描绘农村留守儿童,不少文章拿极端的个别案例去说明问题。谭深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有被夸大的趋势,很多文章倾向于认为父母外出务工使他们的子女在各方面都出现了问题。还有一篇来自统计部门的调查,总结出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直接认为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

综合以上的文献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整个社会对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见。人们经常有意或无意中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留守儿童“污名化”现象已经广泛地存在。如果我国5800万留守儿童被普遍“污名化”,将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整个国民的素质产生重大影响。留守儿童的“污名化”标签将使本身是弱势群体的他们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给予留守儿童真正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享受现代社会的教育公平,发挥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帮助留守儿童改变他们的人生和命运,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留守儿童污名及污名化的内涵

最早提出“污名”概念的是加拿大的社会学家,他认为,由于个体或群体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或不名誉的特征而降低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污名就是社会对这些个体或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而“污名化”是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到某一群体身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它体现为集中和扩大某群体的负面特征,使之典型化、刻板化,并将这些特征像贴标签一样附着到群体成员身上。“污名化”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单向“命名”的关系,它呈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污名化”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群体常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定义弱势一方,在这个过程中,最开始某种标签只与一个群体当中少数的对象有关,然后,逐渐有更多的人接受这个标签,将它用来指称具有某些特殊特征的群体,这个标签和某些群体之间由此形成了固定、刻板的关系,标签所联结的一些特殊的特征成为某些群体固有的“本性”,这样,这个群体的“污名化”标签就形成了。

根据污名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污名的概念由污名化、被污名者和实施污名者三个要素构成。留守儿童的污名就是将留守儿童贴上某些不为人们所喜欢的不良形象的标签或标志,突出留守儿童所具有的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属性,导致其社会身份被贬抑,个人价值受损。而留守儿童“污名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排斥性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在这种社会情景中,实施污名者可通过污名化或贬低留守儿童来提升个人自尊,并将这种贬低固化成为留守儿童的固有本性。实施污名者(教师、同学或社会大众)可以通过将自己与不幸的被污名者(留守儿童)进行比较而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感,而被污名者(留守儿童)的自尊、自信可能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三、留守儿童“污名化”标签的消极影响

依据社会学的理论,被突出具有某些不受社会欢迎负面属性的被污名者,他们向上的社会流动常常会受到“污名化”标签的严重影响,令他们在与其他群体互动的过程中承受难以忍受的羞耻感和罪恶感,这种不良情绪的不断积聚会使“被污名者”产生对社会的疏远和敌视,甚至表现出反社会的行为。目前,中国有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5800万留守儿童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结构,如果这些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被贴上“污名化”的标签,这将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严重后果。

(一)加重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负担

不可否认,对留守儿童的“标签化”大多并非出于恶意,它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切关注,但是“污名化”标签对留守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却远超于正面影响。由于留守儿童群体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现状让他们更容易认为自己是没有父母要的儿童,因此,这些儿童的自我体验比一般的儿童更为强烈、敏感而不稳定。留守儿童“污名化”标签的存在致使留守儿童不得不面对留守与“污名化”的双重问题:一方面,他们要应对父母不在身边所遭遇的留守问题,如家庭温暖的缺乏、情绪的焦虑和波动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整个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污名化”歧视。而将留守儿童问题过分泛化和严重化的失真描述,容易造成贴标签的群体与被“污名化”的留守儿童之间在认知层面的变异和关系的失谐,而被“污名化”的留守儿童也更容易出现心理和道德问题,因此,往往使留守儿童问题面临难以解决的窘境。

(二)留守儿童群体固化“刻板印象”的形成

对留守儿童实施标签化的群体包括教师、同学或社会大众等,他们会对留守儿童形成僵化的刻板印象,不加区别地认为所有留守儿童都会具有自卑内向、学习不良、攻击行为、性格缺陷等,并将留守儿童与“问题儿童”对等起来。这种错误的刻板印象容易使部分学校、教师做出不合理的行为——孤立、忽视留守儿童,让其他同学与留守儿童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接触与交往,有些教师甚至在日常的语言与行为中对留守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偏见与排斥。“污名化”的刻板印象会使得留守儿童与其他群体之间出现巨大的心理鸿沟,他们与同伴的互助成长,与家长的亲情交流,与老师的心灵沟通将出现极大的障碍,其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重要资源将更加难以获取,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形成一个封闭、孤立的群体,陷入类似“孤岛效应”的发展困境。“孤岛效应”将带来消极的后果,它会使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更孤立和艰难,而这种结果的产生并非是因为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而是“污名化”标签实施的群体形成的固化、偏见、歧视的观念对留守儿童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三)被“污名化”的留守儿童内化“标签”

第一,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它将强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界限,造成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冷漠、隔阂和疏远,使被“标签化”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甚至会造成那些原本没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内化“标签”,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冷漠、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能交往等,在情绪上表现为愤怒、焦虑、压抑、苦闷。与所有人一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动力是自我尊严的展示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污名化”标签将使他们的主动发展和自我教育都遭遇巨大障碍。许多留守儿童在被“问题化”的阴影下,终致产生了“自行应验的预言”。

第二,留守儿童群体的内部关系在“污名化”标签的影响下也可能发生消极的改变:一种改变是留守儿童个体之间互信、互助和互利关系的丧失,而取而代之的是隔阂、敌意的增加,个体之间陷入社会归属感、认同感缺失的困境,感觉被社会所抛弃的孤独感和缺乏安全感使本身已处于不利地位的留守儿童的境遇趋向更加恶化,随之将带来一系列的诸如学习问题、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障碍和道德成长问题。另一种改变是被污名标签内化的留守儿童为了寻求自我的社会归宿感和认同感,会形成越来越多非正常的小团体,团体内部成员间不健康思想萌生、漫延,使得越轨的行为变得常态化。

四、“去污名化”——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污名化”标签的趋势如果不被关注和控制,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也将给整个社会带来重大的隐患。社会各界必须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去污名化”,为留守儿童正名。

(一)社会:客观公正评价留守儿童,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不可否认,的确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着心理、学习、品德等方面的问题,但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许多研究都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和普通儿童基本一致,而且由于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有的留守儿童比一般的儿童在心理上更坚强、意志品质上更坚韧、学习成绩上更优秀。

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公众污名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各种媒体要注意对留守儿童现象报道的角度和方式,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避免因为追求新闻效果、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捕风捉影、耸人听闻。留守儿童现象的研究者要注意选择正确的观测视角,谨守学术道德,揭示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时既要避免偏见和刻板印象,同时要考虑到不要给留守儿童造成意料之外的隐形伤害。同时,研究的过程要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寻找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发掘有利于留守儿童发展的环境、资源和教育优势,为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解决献计献策。

(二)学校:发挥教育的积极因素,给留守儿童创造公平、公正的机会

教师和同学是留守儿童在学校内最经常接触的群体,但同学对于留守儿童的消极观念主要是来自教师和家长等成人,因此,在学校里教师是消除“污名化”标签影响的最重要的群体。首先,教师要合理使用评价语言,避免污名的发生。暴力性、侮辱性的言语是学生对污名最直观的感受,教师的语言也会影响其他同学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要注意语言艺术,避免给学生贴上贬抑性的标签。其次,教师要树立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的观念,努力发掘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因素。发展性评价是指教育者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而多元评价则要求教师要从多个视角,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最后,教师还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污名对问题学生的影响。教师自身在日常的教育中应注意对留守儿童自尊的保护,并设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同时,可以讲授一些应对污名的策略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三)家庭:鼓励子女积极应对,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家庭在留守儿童应对社会歧视和偏见方面有着十分特殊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父母经常会因为子女的问题而受到连带污名的影响。父母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一连带污名,直接会影响到其对待子女的方式,即要么是给予子女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想方设法帮助其渡过难关;要么是指责子女给自己丢面子,父母也成为污名施加者当中的一员。因此,父母在面对留守儿童污名及连带污名时,应该冷静的反思这些歧视和偏见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方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免受伤害,成为孩子健康成长中坚定的支持力量。

(四)自身:建立积极认知,塑造乐观、积极的心态

留守儿童在“污名化”过程中并非是被动的承受者,他们也有其主动性和能动性,而积极的认知和行为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污名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在选择相应措施时应当注意:(1)防止在不良同伴那里寻找情感支持,可以寻求家长、亲友或心理辅导老师等人的支持,帮助自己宣泄消极情绪并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2)避免过激或消极的应对方式,这不仅会对自己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而且有时还会强化污名效应。

[1]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基于系列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呼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2]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5).

[3]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4]管健.污名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分析[J].江淮论坛,2007,(5).

[5]Goffman E.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M].New York:Simon &Schuster,1963.

[6]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中国农村教育,2008,(4).

[7]郭文良."标签"观照下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009,(24).

[8]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污名标签群体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标签化伤害了谁
污名的道德解析
科学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