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关联研究综述

2014-08-15 00:48罗永华李晓云文亚青
物流技术 2014年9期
关键词:港城港口城镇化

罗永华,李晓云,文亚青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力推进城镇化,不仅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消费等方面创造新的需求和新的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城镇空间的扩大又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而港口物流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因城镇化的发展而受益。港口作为依靠独特地理位置而形成的重要区域,对中国乃至世界上许多港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港口城市的历史就是一部鲜活的“城以港兴”的历史。

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港城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港口物流发展对于城镇化的影响作用;二是城镇化对于港口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三是港口物流与城镇化的互动协调发展的机理;四是促进港口物流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港口物流理论及城镇化发展理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的关联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研究趋势进行预测,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2 国外关于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关联研究

国外对港口与城镇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口发展对城镇(市)经济的影响与作用方面。国外学者往往针对某一特定港口分析该港口相关活动对城市产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经济效应,以此为相关港口管理决策提供依据。E.A.Kautu(1936)运用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思想,以海港与腹地之间关系为基础,提出了海港建设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是选择良好的腹地[1]。日本学者藤田则通过研究发现,越邻近港口的地区越容易形成城市,且城市发展规模亦越大,说明港口条件是影响新城市崛起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港口城市发展初期的形成过程[2]。Hoyle(1981,1985)研究了港口与海岸带关系变化成因,并提出了通过发展港口物流带动海岸带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3]。Martin Assoeiats(2005,2006)分别评估了西雅图空港和海港、奥克兰港对所在城市区域经济的影响,得出了港口的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贡献是比较大的,只不过贡献力度视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2]。

3 国内关于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关联研究

3.1 港口物流发展对于城镇化的影响作用

港口物流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影响作用主要集中在港口物流发展对于城市交通、城市产业及经济的影响,此外还包括对于环境的影响等。交通部水运司的杨华雄(2000)认为港口是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在促进并推动城市物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城市正常运作的重要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4]。刘秉镰(2002)则指出港口在城市的发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先导性作用和带动作用。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依赖于江河和海洋,沿江河、海洋从事生产和生活,而港口依托江河和海洋为人类提供运输、渔业、贸易等服务,并衍生和带动其他产业,从而使人类集聚在其周围,进而形成城市[5]。王志民等(2005)以盐田港和深圳地区为例,利用投入产出表研究了港口对城市的经济贡献度,进一步论证了“港以城兴,港为城用”的观点[6]。李晶和吕靖(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港口物流发展除了可从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两方面对所在城市区域经济的产出、就业等产生正向影响,也会带来资源争夺、污染等负面影响[7]。李正锋(2009)通过对连云港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进行协整分析,发现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港口物流对经济发展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8]。

3.2 城镇化对于港口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于城镇化对于港口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港口物流的影响。如隋丽丽和王泽宇(2006)以大连市及其港口为例,系统分析了大连市及其港口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针对大连经济发展对大连港口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连市经济发展促进了港口生产能力的发展,推动了港口建设,从而为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基础[9]。

匡海波(2007)借助关联度分析法,对城市经济对于港口物流发展的带动效用及城市经济对于港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港口物流离不开城市经济的发展,它依赖于城市经济,没有城市经济的支撑,港口物流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城市经济对港口物流发展的带动效用不可忽视[10]。

3.3 港口物流与城镇化的互动协调发展机理

港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扩展了城镇形态和空间结构、带动了城镇社会发展;而城镇是港口物流发展的天然载体和重要依托,城镇作为“人才高地”,可以不断地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支持,两者之间可以看作是一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陈再齐等(2005)以广州港为例,借助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广州港对广州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广州城市经济对广州港发展的反馈两个方面,对广州港与广州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1]。陈航(2009)指出港城互动在相关发展规划中更多的是指经济互动性,而对于港城互动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却涉及较少。因此,在规划布局、产业选择等方面就容易忽视这方面的需求。在能耗、环保日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瓶颈的背景下,强调港城互动的社会指标,如就业机会、绿化率、污染排放等就尤显重要[3]。王鹏(2011)针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研究,认为城市作为港口物流设施的载体,已成为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的依托,而港口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2]。沈秦伟和韩增林等(2013)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及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大连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大连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港口物流的两个衡量指标(港口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13]。陈晨子和成长春(2013)建立了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利用1998-2011年的数据对连云港地区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连云港市的港口、城市、临港产业保持了基本稳定的增长态势,目前处于一般协调发展状态[14]。

3.4 促进港口物流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在促进港城互动发展的对策方面,孙光圻和梁晓杰(2004)通过对大连港集团公司建设“数字物流港”的分析认为,将口岸信息平台建设成为城市通用的公共信息平台,是顺应港口物流运行规律与实现城市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港城互动的重要举措[15]。田敏(2008)根据河北省的实证研究,提出河北省作为中国唯一的没有保税区的沿海省份,应开展“区港联动”的试点工作。通过实行保税政策,以吸引境内外更多的货源,带动港口运输业、国际贸易业等口岸产业的发展,推动国际港航产业与国际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完善港口城市的功能,促进港口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提高[16]。陈洪全(2009)通过对废黄河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废黄河三角洲地区空间开发应以港口为先导,以产业为支撑,以城镇为载体,点轴式开发,构建一轴一带三区多节点的港城空间结构模式[17]。罗永华(2010)以茂名市为例,提出为促进港口物流与茂名市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港口物流及城市信息化水平;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为港区联动奠定基础;大力发展金融业,为港城(区)协调发展提供资金保障[18]。此外,李敏(2013)也认为应多措并举,从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构建完备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现代港口物流节点建设、加快现代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及推进港口口岸通行便利化进程等方面积极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19]。

4 结论与研究展望

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之间的关联问题进行了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许多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总体而言,关于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关联问题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趋势:首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日益得到了重视和强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尝试整合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港口经济学、城镇化理论等专业理论知识,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性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的关联问题。其次,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并重。经验性的实证研究在验证理论假说和模型方面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支撑。与此同时,学术界研究者们在传统的计量实证模型与方法的基础上,也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新的计量方法对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的关联问题进行研究。但与此同时,对于中国城镇化与港口物流发展之间的关联问题研究也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城镇化和港口物流的协调发展涉及面广、牵涉的问题多,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使得彼此之间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对各种观点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正确判断一些研究成果的可借鉴价值。此外,有的研究对中国城镇化和港口物流互动协调发展进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研究在定量分析时,采用的指标过于简化,从而使分析的结果停留在表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第二,虽然学术界对城镇化和港口物流互动协调发展相关问题做了多视角的有益探索,但城镇化和港口物流发展的实践经验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一般也是来自发达国家,有些国内研究没有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没有关注中国城镇化和港口物流互动关系的特殊性,如国内众多学者对港口物流发展与城镇关系进行研究时,只是对单个港口进行论述,以港口群、港口体系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很少,因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第三,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聚集。所以不管是当前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还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人或人才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衔接作用,因此,在港城互动协调发展中,如何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管理人才等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徐永健,阎小培,许学强.西方现代港口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1,(8).

[2]陈航.港城互动的理论和实证[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

[3]Hoyle B S,Pinder D A.City Por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M].London:Berhave,1981.

[4]杨华雄.论港口与城市的协调发展[J].中国港口,2000,(6).

[5]刘秉镰.港城关系机理分析[J].港口经济,2002,(6).

[6]王志民,闫大凯,吴志强,何小明.盐田港对地区经济贡献度研究与国际接轨[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

[7]李晶,吕靖.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影响机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李正锋.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以连云港为例[J].科技与管理,2009,(11).

[9]隋丽丽,王泽宇.大连经济发展对大连港口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1).

[10]匡海波.基于关联度模型的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8).

[11]陈再齐,曹小曙,等.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地理经济,2005,(5).

[12]王鹏.连云港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3).

[13]沈秦伟,韩增林,郭建科.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1).

[14]陈晨子,成长春.复合系统中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的协调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3).

[15]孙光圻,梁小杰.“数字物流港”促进港城互动发展[J].中国水运,2004,(2).

[16]田敏.河北省港口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互动发展模式[J].经营与管理,2008,(9).

[17]陈洪全.基于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模式构建-以废黄河三角洲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18]罗永华.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策略研究—以茂名市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0,(5).

[19]李敏.构建现代港口物流体系促进河北沿海港产城一体化发展[J].中国水运,2013,(9).

猜你喜欢
港城港口城镇化
边海放歌唱港城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中国好人”管学刚:港城的光明使者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家乡的城镇化
惠东港口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秋染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