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中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2014-08-15 00:50:01王勇三明学院体育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体科学开放性实验教学

□ 王勇(三明学院体育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0)

体育专业课程中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是一类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此类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能力,能在学校、体育科研机构、保健康复等相关部门开展教学、科研、训练、康复指导等开展工作。但此类课程在专业教育中一直处于教学难、理解难、掌握难的尴尬地位,目前国内体育专业中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封闭性强,各课程连续、衔接不够,对学生的能力开发不到位;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预见性、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对实验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将产生重要的作用,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运动人体科学类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目前多数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被定位在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室依附于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类型较为宽泛,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心理学等课程各自强调自身体系的完整,导致相近的课程彼此独立,实验教学内容极容易出现交叉重复或知识漏洞。在今天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要由传统“小课程”“单一课程”向运动人体科学类“大课程体系”的概念转变,实验教学体系应由原来旧框架下按一个个实验单一的编排,转变为以阶段化、单元化的系统实验为指导思想,重新构建独立于理论课时外的实验体系。随着实验室的合并与重组,实验室逐步由原来的小而全的模式向资源共享模式过渡。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打破传统框架,构建独立于理论课外新的实验体系。

2、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的探索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由于过去的实验课均包含在理论课中,实验教学虽然有实验教学大纲和计划,但学时少、内容多加上各门课程各成体系,相关任课教师又各自为政,常常导致此类课程总体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复或知识点缺失。针对此现象急需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1)改革教学大纲计划,重组优化实验教材,以构建阶段化、单元化的实验为改革重点;(2)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制订专门的实验教学大纲,制定有序的实验计划,编写—套必做与选做、具备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型内容的实验教材;(3)实验教学内容的建设应反映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动态,吸收当前新的实验技术成果,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合理衔接,防止知识断层和内容重复。

3、开放性实验平台的搭建

过去,体育专业中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类型偏重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平台简易且主要根据任课教师的课程需求进行搭建,学生多为机械被动参与,效果不佳;而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建设为学生自由选择、设计实验内容提供了可能。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主要涉及人体形态、机能、健康、运动功能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实验平台建设应突出:形态与人体测量平台,机能测试平台,动作分析平台,体适能训练平台等平台,实践中认为该实验技术平台可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处方学等课程实验教学使用,也为田径、体操、篮球、排球、武术等术科课程提供技术分析。

4、建立科学教学管理系统,突破传统实验管理

开放性实验应该是打破传统实验教学固定的时间、班级、实验项目,实行全面开放,但这也为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考。通过教学实践的思考,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现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应体现交互性、合作学习的环境,为师生提供交互式合作教学实验环境,其主要模块包括:(1)实验资源功能模块,功能:提供实验大纲和规范化的实验演示、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的功能、使用要求;(2)教师教学管理模块,功能:供学生参考实验预习材料,且教师能检查学生上传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实验情况;(3)学生学习模块,主要为学生查看实验项目,了解实验要求,选择、预约实验项目,也可提供师生交流,提交实验报告;(4)教务管理模块,进行实验教务管理及用户信息管理,同时教师也能批改学生上传的实验报告,并进行成绩评定。

5、开放性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及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开放性实验中为进一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层次(高、低年级,专业等)不同,应多样化实验类型,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从而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验证性实验,能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活跃思维,培养他们捕捉信息、选择并加工信息的能力,这样能有效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养成多角度、多层次看问题的习惯与品质。较好适应层次较低的同学,有益于提高兴趣,了解实验意义与实验过程。

(2)演示性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基础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验中去。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在自学、动手、观察及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为以后实验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3)综合性实验,一方面是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系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多门课程、多学科间能融会贯通。

(4)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可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方案。设计性实验能很好地锻炼独立思考、资料查阅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平台。

6、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思考

开放性实验包含的项目、课程繁多,,实验教师和学生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对于学生实验学习的评价不能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应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作为主要评价手段,比如根据学生参与和完成实验项目数量、实验项目的类型与难度、实验报告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实验表现等,综合加以评定。

7、总结

目前,社会对于各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体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环节薄弱、实验技能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造成人才培养效果下降等特点,如何改变传统实验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一直是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体育专业人体科学类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应从阶段化、单元化为指导思想构建独立于理论课外新的实验体系,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探索,搭建实验教学平台,建立科学教学管理系统,多样化开放性实验类型及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体育专业人体科学类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旨在加强体育专业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1]姜涛,黄海,高新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

[2]卢红梅.运动人体科学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3]陈海春.健康体适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改革探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猜你喜欢
人体科学开放性实验教学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40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开设运动人体科学选修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探究
运动(2017年19期)2017-07-13 03:20:24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寻求开放性道路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