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文章体式确定教学内容——《汉家寨》教学设计

2014-08-15 00:50孙云云
语文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预设散文情绪

○孙云云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安徽 合肥 230071)

(一)课文说明

《汉家寨》选自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文章描写了作者在无边的旷野中的旅行经历,以及途经汉家寨时的所见所感。大西北自然景物干枯单调,一人独自旅行又极其艰辛,但旅行者有着丰富的心灵活动,文章在死寂中碰撞出喧响,从干枯处发掘精神的泉流。文中充分体现了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聚,写作者内心的感受,语言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二)教学情况分析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散文的认识是“题材广泛、结构灵活、语言风格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所谈最多的便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情景交融”等等。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主题为“现代散文的形与神”,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现代散文的情与理”,第三单元为“现代散文的小与大”,第四单元为“现代散文的虚与实”。而“形与神”、“情与理”、“小与大”、“虚与实”却不独为现代散文所拥有。散文不像古文对于字词,议论文对于逻辑关系,说明文对于说明方法,有为大家认可的基本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中缺乏作为教学内容的所不可缺少的规定性。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针对一篇课文,教师既可以教主题思想,也可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以教语言……对散文教学的认识基本上处于盲目的状态。

(三)学生学情分析

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为什么这样写就叫做形散呢?我觉得很整齐么!”“神不散不是一篇合格的文学作品应该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么?怎么就是散文的特色了?”这样的问题,我的老师没有给我满意的解答。

当我走上教师岗位,以一个教师的认知水平去听课时,还是不能顺畅地接受“形散而神不散”这个近乎强加于我意识之中的概念。

学生对于散文的认识,现阶段主要依靠大量的阅读实践,逐渐“悟”出一星半点自己的认识,每个人建立的对于散文的图式是不一样的,学习效率什么低下。至于几乎所有老师都会传授的“形散而神不散”,更近乎是一个强加给学生的概念。

(四)设计思路

几乎所有版本的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散文所占的比例几乎都是最多的。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体裁为散文也是常见的。散文的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散文区别于其他问题的本质特征,是主观地记录作者所经历或所体验的某些过程,是对某个问题的认识片段或认识过程。因此,探索散文阅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通过范文阅读的教学实践,形成阅读散文的图式;细读文本,寻找进入文本的方法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汉家寨》的教学宜以学生主体投入为以阅读姿态,完成由个转类,构建阅读图式;接通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改善生活世界体验;传承文化,涵养精神的阅读任务。

(五)教学目标

1.能够梳理、辨析作者在不同时间、空间点上的情绪变化。

2.能够说出作者活动空间和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中的“坚守”精神。

3.初步建立起叙事散文的阅读图式。

(六)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范文《汉家寨》阅读的教学实践,形成阅读散文的图式。

(七)教学难点

1.梳理、辨析作者在不同时间、空间点上的情绪变化。

2.说出作者活动空间和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中的“坚守”精神。

(八)教学方法

独立圈划、合作讨论、归纳探究等

(九)教学时间

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1.预习准备。(1)教师活动预设。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学生活动预设。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关键词:旅行至汉家寨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内容:文章写了作者在无边的旷野中的旅行经历,以及途经汉家寨时的所见所感。(3)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2.范文学习。

第一阶段:(1)教师活动预设。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请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找出作者的旅行踪迹;找出作者在旅程的空间点上所写的主要景物。(2)学生活动预设。学生迅速浏览文章,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阅读课文,梳理出作者的游踪;找出作者在旅程的空间点上所写的主要景物。(3)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梳理出散文作者行走的过程,知道文章写了什么。

第二阶段:(1)教师活动预设。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情绪在不同时间空间点上的变化。(2)学生活动预设。独立完成:圈划合适的词语分别描绘作者在不同时间空间点上的情绪、心理感受,制作一个坐标系,表示出作者在每个点上的情绪变化;结合文中景物描写,具体分析作者的情绪、心理感受。例: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铁色戈壁”;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者落蹄之地。(3)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梳理、辨析作者在不同时间、空间点上的情绪变化。

第三阶段:(1)教师活动预设。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活动空间和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2)学生活动预设。合作讨论:找出作者的情绪感受的转折点,思考是什么引起了作者感受的变化?体会并说说作者在这一转折点上的感受;“坚守”是全文最主要的词,正是那执著的坚守,不绝如缕地牵动着作者的思绪,即使在他走出汉家寨很远很久之后。认真思索,作者坚守什么呢?文章注意点:“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汉家寨在绝境之中的坚守;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老汉、小女孩在绝境之中坚守着生存带来的震撼。

(3)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发现作者活动空间和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中的“坚守”精神。

3.整合建构。(1)教师活动预设。由篇到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阅读叙事散文的基本方法。(2)学生活动预设。总结课堂《汉家寨》的学习过程,归纳总结阅读叙事类散文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梳理出:作者的行动轨迹、作者的情绪轨迹;思考研究作者活动空间和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3)设计意图。初步建立起学生关于叙事散文的阅读图式。

4.拓展应用。(1)教师活动预设。推荐阅读《雨中登泰山》,请学生用今天课堂所学方法阅读散文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对照文中作者行动轨迹——情绪轨迹的变化,修改自己的修学游征文。(2)学生活动预设。用课堂所学方法阅读散文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对照文中作者行动轨迹——情绪轨迹的变化,修改自己的修学游征文。(3)设计意图。巩固并应用所学方法;改善学习、生活体验。

猜你喜欢
预设散文情绪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