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国
(甘肃省山丹县陈户范营学校,甘肃 张掖 734113)
生本教育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我们不能否认生本教育给教育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的示范意义和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生本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这样那样一些问题。
首先,人们对生本教育的理解认识上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偏差,导致他们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新课改虽然推行实施了十几年了,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改却并不多,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新课改的理解上出了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这需要我们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的素质。我们的许多教师素质不高,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不能从学生的学习中获得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是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水平上,没有升华,没有深化,学生所得非常有限。可以说,我们那些许多冠以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和生本教育相距遥远。生本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理念,绝不是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法。生本教育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一些不同的方法。生本教育也不是不要教师的作用,相反,在生本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不过这种作用是隐性发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的认识状况,并且确定课堂教学的资源和课堂教学的生成。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将生本教育公式化,程式化。课前学习,课堂汇报、讨论交流,看起来很是热闹,学生的表演也是很充分的,但是由于教师的不作为或者是偏离文本进行一些大而不当的课外资料的搜集,课堂教学中又很难整合这些资源,造成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相脱节,与文本相脱节。另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迁就学生,导致课堂教学停留在表面,没有能深化学生的认识,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一堂课下来,学生所得很是有限。除了热闹的课堂,学生感受不到真正的思考给他们带来的那种挑战。四平八稳,没有什么亮点可言。
其次,就是前置性作业的设置。生本教育最主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前置性作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心理并不清楚前置性作业的设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要学生通过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做些什么。许多教师不顾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一味地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得前置性作业就成了搜集资料活动,似乎不这样,就不能开拓课堂教学的空间,就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就失去了前置性作业的作用。目前,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哪怕一些三线城市,许多家庭并没有互联网,搜集资料对他们来说是很难办到的一件事。许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到网吧等场所去搜集,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许多学生家中没有多少书本可参考,他们很难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因为资料搜集不充分,这就给课堂教学中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生本教育的前置性作业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同时,就生本教育的前置性作业来说,我们是不是一定要离开文本来查阅相关的资料,我们能不能从文本出发,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自主研读文本。课堂教学空间的开拓不仅仅要靠前置性作业,有些东西,有些资料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进行搜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讨论交流,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让学生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开拓了教学的空间,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发挥了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学习文本,认识文本,通过对文本的深入了解和解析,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如果我们让学生学习了一大堆的知识,却没有给他们一种思想的方法,给他们一种解读文本的能力,这样的生本教育还能说是生本教育吗?
再次,就是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离开文本,让学生进行一些所谓的讨论交流。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能不能根据学生在前置性作业中对文本的研读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我们的教学活动。我想,生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开拓课堂教学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更主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这需要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对文本的认识水平,进一步开拓他们的思路。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只是学生的表演,只是在学生原有认识水平上的展示,那么,我们的生本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生本,而不是实际上的。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活动应该紧紧围绕文本来进行,课堂活动应该是对文本的一种深化和升华。是在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或者自己认识还很模糊,还不清楚不透彻的地方,通过合作交流,让他们对文本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作为语文教学,最中心的任务就是要以文本为基础,再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解文本,认识文本,深化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叶圣陶说文本只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作用要想发挥好,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研读文本,透过文本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我们要让学生有文本意识。学生的动不仅仅是学生的口动、手动,主要的还是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去思维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真正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挖掘到文本的内在而深层次的含义,通过所谓的生本教育没有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无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多么精彩,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无效的生本教学。本是思维之本,是认识之本,活动性只是一种形式,主要的还是让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钻研文本。必要的背景材料对认识文本有帮助,但是如果这些东西离开文本,离开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只是材料的堆砌,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而没有深入地去研读文本,没有去探究文本中蕴含的作家的写作思路,没有透过一些细微的描写,体会到文本中的内涵情感,学生学完语文课,不知道自己学了一些什么,获得了一些什么,似乎这些材料就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这样的生本教育是背离了生本教育的本质的教育。是无效的生本教育。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生本教育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可以大胆地探索,勇于实践,不断的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而不是拾人牙慧,亦步亦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