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4 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题及中考阅卷标准化几个问题的商榷

2014-08-15 00:50王铁军
语文学刊 2014年24期
关键词:题是呼和浩特市车夫

○王铁军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

2014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总体是合乎教学要求的,现笔者就语文试卷的几个具体问题,和中考网上阅卷的几个问题,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之”作为代词时,如何看待它的意义

试卷的文言文阅读题,是三个文言语段的比较阅读,分别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和《陈涉世家》,其中第7题是:

7.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弗之怠 B.走送之 C.令辱之 D.处江湖之远

所给答案是D。此题多数学生是能做对的,因为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算作词性相同;D项的“之”为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但这只是从“之”的词性的角度区别的,而题干中要求“词性、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A、B、C项中的“之”虽同为代词,但A项的“之”指的是“抄书的事”,B项的“之”指的是“书”,C项的“之”指的是“吴广”,由于这三个“之”虽同为代词,但指代不同,应认为是意义各不相同。

可见,此题极不严密,且为学生今后文言文相关内容的学习留下错误的认识。

文言文的第8题是:

8.下列句子中“亡”的读音、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广故数言欲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给答案为C。因为C中的“亡”读作“wú”,通“无”,而A、B、D中的“亡”均读作“wáng”。从读音的角度,学生也是可以判断正确的。但如果从意义的角度看,A、B两项中的“亡”意义相同,均指“逃跑”,D项中的“亡”的意义却是“灭亡”。

显然,此题也是极不严密的。

二、环境描写包括什么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当然自然环境是好理解的,社会环境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既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也可以是当地风土人情。

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历来是记叙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一般考法是将材料中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画线,要求学生答出其作用。

今年呼和浩特市中考题的记叙文选的是鲁迅的《一件小事》,第14题是:

14.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三处和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对这道题,许多学生不是不会回答,而是这“第三处和第四处环境描写”到底指哪句把学生搞晕了。所给答案是(1)第三处环境描写:大风过后,天气寒冷,路上除了我、车夫和老女人外,没有其他人。烘托了车夫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高大形象。(2分)(2)第四处环境描写:风停了,路上安安静静。用安静的环境来烘托“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活动。(2 分)

我们看原文的第(3)段:

(3)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 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通过参考答案,可知命题者是把这一段中的“大北风刮得正猛”当作第一处环境描写,把“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当作第二处环境描写。而第三处环境描写,便是在文章第(11)段:

(11)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第四处环境描写是在第(16)段:

(16)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但第(3)段中关于两处“北风”的描写,有的学生认为是两处,有的学生认为算一处。于是便出现了分析错语段的情况。但我们细一分析,这算一处还是算两处又有什么区别的意义呢?如果有的学生学得再好些,会在第(3)段中发现有“雇定了一辆人力车”,第(11)段中有“巡警分驻所”等句子,均能让读者感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属于社会环境的描写。加上这些因素,我们就更搞不清题干中的“第三处和第四处”到底是哪一处了。

所以此题根本没必要这么绕弯子去考学生,直接把相应句子画线让学生作答即可。

三、参考答案不够准确

如文言文第10题是翻译,其第(2)小题是: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所给答案是:假使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这个答案对原文非常重要的两个虚词“而”、“故”没有提到,也没有设采分点。

说明文《人脸识别技术的新发展》的第18题是:

18.文章第①段《谍中谍4》中令人炫目的场景,侧重表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特点。(2分)

所给答案是“速度快”。我们来看原文的第①段:

①《谍中谍4》中有一些令人炫目的场景:身在茫茫人海中,一眨眼的工夫已被潜藏着的对手认出,随即被盯梢;对手迎面走来时,你的手机立刻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已经显示他的姓名和信息……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吗?事实上,这些情景不仅仅是电影特技,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让科幻成为现实。

分析这一段,发现其中有一个分号,显然包含两层意思,前一分句中“有一眨眼的工夫”,可以说明人脸识别技术的“速度快”,而第二个分句中“手机……显示他的姓名和信息”等句子应体现技术的“准确、精度高”的特点。答案中缺少这一点,如阅卷按这一答案评判,也将影响到学生的成绩。

四、语文阅卷标准化的问题

记得呼和浩特市中考是从2011年开始实行网上阅卷的,要求每题都由两位教师去打分,其优点不再赘述。但由于操作上的问题,其存在的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打压也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其答案一律追求标准化是绝不可能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见解可能一样,但表述各不相同,如果在阅卷中太追求标准化,无疑对学生是一种打压。

如果说考试是教学中的指挥棒,那么阅卷就是比赛中的裁判了。裁判打出的每一分,都会直接关涉到学生的求学命运,关涉到一个家庭的希望,而我们阅卷中的教条机械,许多题要求的零误差,这看似科学严格的要求却恰恰违背了语文学科的规律特点。又因为,有了误差后该题必须打入题库后重新评分,这样,试题“不通过率”大大增加。为了增加通过率,加快阅卷速度,于是答案被设定得标准而机械。就算有灵活的要求,但由于“标准化、零误差”的实际情况,阅卷老师也会自己商量着把答案统一起来,形成所谓标准答案,从而扼杀了许多学生有创新力的答案。

如试卷的“综合性学习”部分第3题:

(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分)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理由。

答案为:选“随”字。理由:要点 溪流清澈平缓(溪流清澈,没有大的波浪)

示例:一个“随”字,准确地写出了落花轻盈,溪流清澈平缓的特点。

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按这个答案作答,甚至在学生的答案与所给“标准答案”有些许出入时,都没有给分。如有的学生表述是这样的:花瓣不是石头,怎么能“入”到水里呢?但由于没有“轻盈”这个词,许多答案便被扣了分。而如果学生答了“入”,就算再言之有理,也是零分。

其实,如果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按原作者的诗句填写,选哪个并没有完全的对错之分,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是可以的。诗歌的用字、用词也没有哪个正确之说,应该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对诗句用词好坏的判定,有分歧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那个唐代著名的故事:贾岛吟诗时在琢磨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好,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好时,因为韩愈认为“敲”比“推”好,于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便广为流传了。

但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称赏的那么妥当。

由此可见,学生答“入”,如果言之有理,是应该给分的。但根据阅卷要求,阅卷教师看到学生答了“入”字,直接就给了零分,学生下面答的道理是根本不去看的。虽然此处仅仅是1分,但整个试卷这样机械的评分还有很多处,细小分值的积累对学生的总分便会形成很大的影响。而机械化评分的问题,除了在语文科方面比较突出,在文综科中也是相当突出的。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市的语文试卷在设题的科学严谨规范方面还应加强,针对网上阅卷的标准化问题,尤其是在语文科和文综科的阅卷细节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猜你喜欢
题是呼和浩特市车夫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小学为例
晏子的车夫
减法中填数
人力车夫
诗书画印
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
“大眼睛”中几个有趣的定值
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越玩越聪明
一道高考题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