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谚语的地域文化解读——以江苏高淳方言谚语为例

2014-08-15 00:50○诸
语文学刊 2014年24期
关键词:高淳谚语农耕

○诸 萍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方言通常是指通行于某一地域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地方变体。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方言词汇积淀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反映地域间文化差别的重要标志。其中,方言谚语是方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由当地劳动人民创造出来并广泛流传于日常口语中的、具有知识性的、结构相对固定的俗语,用语常通俗易懂、平白朴实,能较为真实、具体地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方言区的各种文化特征。简言之,方言谚语从形成之初就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相辅而行,具有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语言风格、自然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特点,是当地语言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高淳地处江苏省西南端、南京市正南前沿的苏皖交界处。北邻溧水,东界溧阳,南部和西部与安徽省郎溪、宣州、当涂三县市接壤。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低山丘陵,西部是湖盆平原,地形狭长,依山傍水。高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吴王馀祭筑固城置濑渚邑,便是境内建制之始,这比楚威王筑石头城置金陵邑足足早了208年。高淳境内的汉语方言,即高淳话,属于吴方言区的毗邻小片,保留了大量上古和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系属古吴语。高淳处于方言区的边缘地带,语言现象较为复杂,境内方言大致可分为东、西两区,主要表现为西部“水乡话”和东部“山乡话”在个别元音上的差异,但总体差异较小。

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积淀,加之独特的语言文化,使得高淳境内流传的方言谚语无不体现着当地生产生活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本文拟以江苏高淳方言谚语为例,对高淳方言谚语中的农耕文化、节候文化特征进行分析阐述。

一、高淳方言谚语与当地农耕文化

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时代,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据历史记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农业是立国之本、立家之本、民生之本,《国语·周语上》就载有:“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蔗于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因此,在“民之大事在农”的农耕历史进程中,积淀众多的农耕谚语就属正常现象了。地处“吴头楚尾”的高淳土地肥沃,以种植水稻、三麦和油菜为宗,是江南主要水稻种植区之一。

(一)天时与农耕谚语

天时此处特指适宜农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即气温、水分和光照等。其中,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传统补充性历法,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积累和观察天时节令的智慧结晶,为大家熟知的《孟子·梁惠王上》就载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说法。可见,在科技不发达的小农时代,农民主要还是依靠自然的“天气预报”来指导农业生产,人们想要保证农事活动顺利进行就必须准确把握节气规律,使农作物在生产发育过程中充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流传在高淳境内陈述节气农时的重要谚语有:

季节不饶人,种田赶时辰。

种田拗不过节气,人生强不过年纪。

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得歇。(惊蛰)

二月二,葫芦瓜子齐下地。(农历二月二在春分前后)

清明秧,谷雨姜。(清明、谷雨)

枣发芽,种棉花,谷雨前后把种下。(谷雨)

立夏起东风,大麦、小麦撞破钟;立夏起西风,大麦、小麦一场空。(立夏)

小满两头忙,栽秧打麦场。(小满)

小满里栽秧家把家,芒种里栽秧普天下。(小满、芒种)

夏至里栽籼稻,收收一毡帽。(夏至)

六月伏天锄棵草,寒冬腊月吃个饱。(三伏在小暑、大暑前后)

处暑不上苗,白露一场空。(处暑)

处暑荞麦白露菜。(处暑、白露)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白露、秋分、寒露)

麦怕清明一夜雨,稻怕寒露一朝雪。(清明、寒露)

霜降拔葱,不拔就空。(霜降)

种麦种到小雪,只好吃点炒屑。(小雪)

小雪里种小麦,大雪里种大麦。(小雪、大雪)

(二)地利与农耕谚语

地利此处特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利于种植作物的土地、水、肥料等方面条件。众所周知,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土地、水、肥料这三样基本条件,《荀子·王霸》就载有“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一说。土地是农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作物的生长一刻也离不开水;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通过施肥才能保持土壤肥力。流传在高淳境内陈述土地、水、肥料与农耕关系的重要谚语有:

一担河泥一担金,一车垃圾一车银。(土地)

深耕一寸,等于上粪。(土地)

田不勤耕,五谷不生。(土地)

棉花锄八遍,棉桃大如拳。(土地)

冬雨麦命,春雨麦病。(水)

稻怕秋旱,人怕老穷。(水)

麦怕水,豆怕雷。(水)

涝不死的黄瓜,旱不死的青葱。(水)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水、肥料)

油菜要壮苗,全靠水粪浇。(水、肥料)

灯里有油火光亮,田里有肥多打粮。(肥料)

冷粪果大热粪菜,生粪上地根要坏。(肥料)

腊肥金,春肥银,过了清明不见情。(肥料)

秀才不怕书多,种田不怕料多。(肥料)

种田不上粪,瞎子没有棍。(肥料)

满山寻料,不如热水冲窖。(肥料)

(三)人事与农耕谚语

人事此处特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农作物的培育、种植、收割与贮藏四个环节。在最初的农业生产中,人们特别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因为整个农业过程都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离开了“人事”就无从谈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事活动。这些凝结着劳动人民生产智慧的人事农耕谚语,常常以简洁的语言,讲述着各类农作物的培育心得、种植方法、收割经验以及贮藏手段。流传在高淳境内讲述培育、种植、收割与贮藏等环节中经验总结的重要谚语有:

世上只有懒人,没有懒地。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地是黄金板,服勤不服懒。

打架拼死,种麦拼籽。(培育)

种田不要慌,只要育好秧。(培育)

饿死老娘,不吃种粮。(培育)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花正当时。(培育)

人热得跳,稻热得笑。(种植)

春浇油菜冬浇麦。(种植)

庄稼出在犁头上。(种植)

好汉只怕病来磨,好苗只怕草做伴。(种植)

早稻要抢,晚稻要养。(种植、收割)

白露三天稻莠齐(晚稻)。(收割)

三月清明麦不莠(抽穗),二月清明麦莠齐。(收割)

大麦割八分,小麦割摇铃。(收割)

七月二十四,收棉好试试。(收割)

下粮收一仓,不敌上粮收一缸。(收成)

人穷田穷,田穷人穷。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田种三亩半,蓑衣笠帽一样破。

这些农耕谚语,无不凝结着高淳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业生产时的智慧经验。它是当地人民对农耕生产的普遍性真理的分析归纳,也是高淳一带独特地域生产经的经验总结,蕴含着浓厚的农耕文化特征。

二、高淳方言谚语与当地节候文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十分有限,生产活动大多受制于自然、听命于自然。为了适应自然、指导生活生产活动,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物候、气象、天文等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观测和探索总结,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并订立了流传至今的二十四节气法。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自然节气的内容加工凝练,形成了各类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便是自然谚语。高淳地处中纬度地区,全县地形狭长,地势东高西低,依山傍水,四季分明,寒暑显著,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主要表现为: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雨。

(一)时令与自然谚语

时令即四时与节令的简称,而节令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常常以春分为起点在黄道上度量,向东每运行黄经15度经历的时间定义为一个节气,共二十四个。一年中随着太阳直射点的不断南北回归运动,二十四个节气依次更替,各地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季节变化,进而导致各地自然景观的四季变化。自古代起,中国人民便开始使用二十四节气,主要通过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等来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高淳南起北纬31°14',北抵北纬31°26',南北最大相距29公里;西起东经118°41',东迄东经119°12',东西最大相距49公里,一年四季分明,寒暑显著。流传在高淳区境内讲述自然时令规律的重要谚语有:

正月里雷打雷,二月里雨不歇,三月里没秧水,四月里河开坼。

春冷多雨水,夏冷多晴天。

二八月天,小姑娘脸,说变脸就变脸。

清明要明不得明,谷雨要雨不得雨。

四月十六云推磨,十个大圩九个破。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淋。

梅无半天晴,伏无半天阴。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没雨一冬晴。

小暑头上一声雷,半个月黄霉倒转头。

雨打小暑头,二十四天不断头。

大暑里打暴,打暴热暴,秋天里打暴,打暴冷暴。

立秋下雾,晴到白露。

处暑难得十天阴,白露难得十天晴。

秋里十天伏,伏里十天秋。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旱。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落,一冬落。

雨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冷在四九,热在三伏。

(二)气象与自然谚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类推之,气象谚语就是特指那些描绘或预测大气中的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物理现象的谚语。自古以来,天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而且与工业生产、海陆空交通运输及军事活动息息相关,聪慧的人民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出许多反映高淳气候节令规律的谚语,用来预测天气,指导人们更好地生产生活。如:通过观察风吹来的方向来识别天气,是过去劳动人民预测天气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长期观察气象、天文、物候等来预测当地四季的晴雨特征,是过去民间预测天气变化的一个主要手段;通过观测云层的厚薄、形状、颜色变化来推测天气的变化,则是过去劳动人民预测天气变化的一个最常用手段。流传在高淳境内讲述自然气象规律的重要谚语有:

久晴西风落,久落西风晴。(风)

风吵有雨,人吵有祸。(风)

东北风,雪太公,东南风,雨祖宗。(风)

早吹西南风,到晚草不动。(风)

遭干年代东风没雨,遭水年代东风不晴。(风)

一滴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不得了;一个雨点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雨)

太阳出得早,天晴不牢靠。(雨)

月亮长毛,有雨明朝。(雨)

暴雨隔田埂,乌鸦湿半边。(雨)

急雨易晴,慢雨难晴。(雨)

顺风雨来像背纤,戗风雨来如射箭。(雨)

云行东,雨无踪;云行西,下大雨;云行南,水满潭,云行北,可晒谷。(云)

天上盖瓦,热死老马。(云)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云)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稻不要翻。(云)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云)

春雾一朝晴,夏雾晴十天。(雾)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雷)

东霍霍(闪),西霍霍,一夜过来干瘪瘪。(闪电)

北闪雨,南闪风,东西闪闪一场空。(闪电)

(三)天文与自然谚语

天文与气象不同,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而气象主要研究的则是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类推之,天文谚语就是指关涉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的谚语,如太阳出没、月亮盈亏、日月变化、日食、月食、彗星、流星雨等。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了细致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运动轨迹的规律来编制历法。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对应今天的二十四小时。流传在高淳区境内讲述自然天文规律的重要谚语有:

庚辰辛己灰中火,壬午癸未雨茫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巳卯大海水。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戍乙亥山头火。

上七没星,下七没灯。

日晕长江水,月晕草头风。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日出像只眼,一天落到晚。

日没胭脂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晚晴不是好晴,晚娘不是好娘。

星眨眼,有风来。

天河直东直西,白米把鸡;天河直南直北,喝汤喝粥。

三、结语

解读一种语言,感悟一种文化内涵;透视一种文化,镜像反射一种语言形态。方言谚语作为广大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一种口口相传、简洁明了且句式较为整齐的艺术语句,直接反映了人类劳动、生活和社会经验。高淳方言谚语语言朴实、简明达意、述理清晰,忠实地反映了高淳地区独特的农耕历史文化与节候地理文化,是辛勤的高淳人民在改造自然、创造生产中凝聚起来的精神财富,是地域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

【注 释】

本文列举出的高淳方言谚语小部分来自《高淳县志》1067~1069页,大部分来自作者生活中的收集整理。

[1]高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高淳县志(1986~2005)[M].方志出版社,1988

[2]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旭青.浙江谚语的文化功能及其价值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林秀琴.谚语和汉民族价值观[J].求知学刊,1995(4).

[5]王华.方言与地域文化[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2)

[6]温端政.俗语研究与探索[M].辞书出版社,1999.

[7]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9]言岚.方言谚语的文化内涵[J].前沿,2010(06).

猜你喜欢
高淳谚语农耕
深化“统、荐、联、树”四字诀 打造服务归国留学人员返乡创业高淳模式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高淳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侨务“进三区”工作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说说谚语
存在感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