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砚
(安图县第三小学校,吉林 安图 133600)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不把自己对教材的主观理解和感受,以及对教材中所谓标准化的诠释作为权威性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要指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作者的人文情怀,不断完善自我,张扬个性,成长为与众不同的鲜活的个体。
阅读教学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朗读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教材蕴含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所规定的内容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想象力,这对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学习自主性具有明显的作用。在阅读中通过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浮现新形象、描述新境界、获得新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教学内容,篇篇文质 兼美,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熏陶的极佳载体,是最有效的、最经济的教育资源,所以,教师要重视教材本身资源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的积极情感因素,多角度、多层次地利用教材本身的各种语言、文字信息,使学生获得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从课文所描绘的具体情境入手,以激起学生的美好意趣。像《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燕子》等文章中,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为学生描绘的是空灵、美妙、意象丰富的情境。二是从课文的语言入手,利用对词语的理解,灼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对文本的理解。因为许多写人记事的课文中,作者都是在一定的细节和情境中,通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和再现人物形象的,提示人物品格特性的,如果学生能够在自读中结合具体所描绘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用心地去解读、诠释,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还能挖掘到文本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在《曼谷的小象》学习时,让学生从阿玲的温柔而灿烂的笑容里捕捉到人物高尚、无私的内心世界。三是从作者的行文思路人手,结合文字描绘的意境,发展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如《荷花》一课就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描述:“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 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我跳:一池子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晨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这是作者出神入化的想象,既赞美了荷花色彩、形态的美丽,又绘出了荷花生活环境的幽静,同时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荷花赏心悦目的极佳心境。
许多文章的作者,为了增加其表达效果,往往在词、句、段中,通 过不写或省略了某些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如果教师能借助这些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和推测,把这些内容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推测将其补充出来,使其更加完整,由此以来,既表达了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性和自主学习的欲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许多课文,将大段的篇幅浓缩在一两句名言或一个意寓深刻的词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这句名言或这个词语,反复琢磨理解,合理想象,感悟其中所蕴涵的更加丰富的东西。比如,学习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一文时,我们在文章这一段“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和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让学生抓住不确定一词,结合自己亲历的周围生活和自己的真切感知,认同在困难和挫折中寻求自下而上并越挫越勇的人生观。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开发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正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及创新学习语文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开放的学习中尽管学生所获得的语文知识有可能不够系统、不够完整,但这种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内容和时空,并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需要,适度调整、挖掘和拓展学习内容,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制定符合自己实际学习目标,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并正确地评价自我,从而促进自我成长。开放性的学习语文就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资源(校园语文环境、社会语文环境、自然语文环境等),建立起语文学习的网络和语言教育体系,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社会调查、走进自然、班级墙报和学校文化长廊建设等活动,使书本上的语言与生活中的语言有机地整合起来,并融会贯通,为实现语言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撑。
1.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资源学习语文。以“你喜欢哪一段?”“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问题”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创设近似现实生活的情境,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在主动积极地思维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课前课后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和延伸语文学习的时空、内容。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课前搜集和寻找相关的融合对来自巴迪父母的两种不同爱的表达方式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辨沦,通过辩论让学生最终明白,母亲的“精彩极了”是对巴迪的鼓励和欣赏,他能增加巴迪从事写诗的信心,产生巨大的动力,但也可能让巴迪自以为是,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父亲的“糟糕透了”、是对巴迪严格的批评,他可能会挫巴迪写诗的兴趣,使他变得心灰意冷,但是也可能让巴迪正视自我,查找差距,奋然前行。这两种表达方式都缘于一个出发点,那就是爱,母亲的是赞赏的爱,父亲的是严厉的爱,巴迪只有同时牢记这两种爱,才能在成长中既不骄傲也不自卑,平衡发展。同时还可以根据相关的文本内容,开展消息发布会,进行故事比赛,作文比赛、 演讲比赛、办手抄报或读书笔记交流会等多种语言学习途径,来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创新的能力。
3.在虚拟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在以电脑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不断交互、不断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网络世界即成为语文学习新天地,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语文”学习,将与现实世界传统意义的语文不断“链接”和“交互”,共同构成语文学习的大环境,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性发展奠基。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的重要理念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借助文本中的空白悬念,并采取开放的学习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