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素香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河池 547000)
心理契约就是双方为了达成某些心理期望而相互之间形成的一种非书面化的约定,由此产生各自在态度和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并以对方期望值来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心理契约理论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当时学者在研究企业的组织关系发现,雇主和员工之间存在一种隐性的关系,若雇主和员工在某一方面契合,则推动组织的发展,若不契合,就会阻碍组织的进步。这种契合是企业制度上所规定不出来的,它只产生于人的心理。到了20 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裁员现象严重,失业人数增多,企业员工在归属感和安全感方面达到较低点,这严重影响到员工工作的努力程度。在这一背景下,各国学者开始纷纷对企业的雇主和员工的关系进行研究,而心理契约视角成为一大热门,并认为卓有成效。随后,学者把研究领域扩大到公共行政部门,他们认为,不仅在企业 中需要心理契约,在公共行政部门,心理契约同样能够约束双方的行为,履行相应的义务,并实现一定的心理期望。心理契约理论发展到今天,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不仅在有正式合同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之间,也应用在不具有正式合同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之间,比如学校与学生之间,同样可以用心理契约理论。
(1)制度经济学。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袁庆明,2005)。而契约是制度的一种,可以看出心理契约应该包括那些行为道德、伦理规范的非正式制度。在制度经济学中,心理契约被认为是一种隐性契约,特指在商品交易中双方之间客观存在的无需或无法通过特定文字来规定和约束的责权利关系。契约最核心的功能是给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提供激励与约束,它能够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提 供有效的信息、减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外部性内部化等。而心理契约同样可以产生这些功能。
(2)组织管理学。随着管理学的发展以及X理论、Y 理论等管理理论的不断应用,柔性管理的呼声在组织中日益强烈,要求组织重视员工的个人期望和需要,并通过正面激励的方式来得以满足,管理上强调人性化,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这在企业管理制度上不能全部体现出来,而且激励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前提下,组织应当与员工建立适当的心理契约,来约束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从员工角度上来看,组织管理者应当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如工资报酬、个人发展等;从组织管理者角度,员工应当积极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组织创造更多价值。
(3)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社会交换理论为心理契约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社会关系中,一方的付出必须要求得到另一方的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是金钱、名誉、情感、立场和态度等等,它体现一种“互惠原则”。体现在心理契约关系上,则表现为契约双方要求对方从心理上给予一种约定,这种约定必须建立在双方合理的付出与回报基础上,当这种心理契约得以双方默认和坚持下去,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积极的契约关系。
(4)公平理论。公平理论认为,组织成员对他们的劳动与付出之比进行衡量,然后将衡量结果与其他参照体进行比较,从而在内心上表现为公平或不公平的感受。这无形中产生一种心理契约,若公平实现了,组织成员会得到激励,若公平遭破坏,则会消极怠工。由此组织和成员之间必定建立一种心理契约式关系,从组织者的角度出发,保证员工的公平性和增加满意度,从员工角度出发,工作要积极和提高效率。
学校通过正式制度来规范学生和管理者的行为,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正式管理制度是法律性和行政性文件,带有强制执行的色彩,它忽略了人的主体性需求和管理过程的变化性。除了这些正式制度外,学生管理者和学生对对方仍存在诸多期望,有许多想法需要表达,一些新出现的情况和新问题也要求在管理上作出相应改变。学生管理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需求,也希望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在学校期间的义务和责任,学生亦有自己的期望,也需要换位思考。因此,构建合理的心理契约,能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推动学校向柔性管理发展。
外围控制是根据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加以控制。把学生放置于这些制度下进行管理,遵循例行办事,不考虑实际情况应该具体分析和应对。对很多学生管理案件采取“一刀切”模式,对是非的判断有个非常精确的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契约是以关注人的心理需求和期望为前提的,是在充分研究人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心理契约来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注重心理引导,符合学生的内心想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心理契约能够随环境变化而改变,不断调整和引导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更能认同学校的价值观,在学习上、生活上更加努力进取,在对外,能够与学校荣辱与共。
在没有实施心理契约之前,学生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只有正式制度下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其他关系的建立需要付出大量的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要使交易成本降低,减少机会主义,降低不确定性,必须建立一定的契约关系,使交易成本内部化。因此,学生管理者和学生之间通过建立隐性契约即心理契约可以实现这种交易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双方为此付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利于减少双方出现的机会主义和形式主义,降低问题解决的不确定性,强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从总体上来讲是比较疏远 的。普遍的现象是任课教师下课就走人,与学生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和沟通,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也比较松散,有的学生一个学期也见不一次辅导员或班主任。心理契约的构建,需要学生管理者从心理上与学生建立契约,前提必须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这需要与学生多沟通和交流。此外,心理契约强调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沟通,在惩罚上不至于过分严厉,在激励上方式更多样,范围更广,受惠学生较多。学生在心理上也会更加尊重学生管理者,愿意与之交流沟通,交换真心,配合管理工作,从而有利于构建良性的师生关系。
心理契约体现在学校和学生管理者及学生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相应的心理契约,会对教学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再如在校园文化中运用心理契约,可以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扩大学校对外的影响度和知名度;再如对个人素质的完善,可以展现学生管理者和学生新的精神面貌。这些都在无形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柔性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呼声较高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竞争优势。高校本身的特性如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非法律劳动合同关系、教学过程的动态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学生个性的多样化等决定了其学生管理模式不能单一采取刚性管理,不能自上而下单一线性的执行,而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因而高校学生管理走向柔性化是必然趋势。强调柔性管理,心理研究是其一个重要视角,研究心理,通过心理来维持双方的关系走向良性发展,就必须在心理方面有相对稳定的符合双方利益的无形契约。因此,从柔性管理的角度出发,心理契约管理是其重要的视角之一。
柔性管理强调人性化,意味着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性需求,充分理解不同的人的需求。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需求分两类,一是学校学生管理者,另一类是学生。学校学生管理者的主体性需求主要表现为,他们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支持,也希望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能够热爱母校,爱护校园环境,在个人素质方面,要努力提升修养等。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主要表现在得到学校管理者的尊重和理解,少有批评和训斥的词语,关心他们学习、生活、心理、个人成长等方面,在奖惩机制方面,能够体现公平,教师在授课之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应用等,在个性方面,学校管理者能够多予以包容等。而这些需求是在正式制度里不能细化的,只能靠平时双方的交往过程中去发掘和磨合。
人员素质分两大类,一类是学校学生管理者,另一类是学生。学生管理者总体上来说,其文化素质较高,据实地调查了解到,担任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至少的本科以上学历,而其中研究生占据很大比例,尤其是在现阶段,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很多高校在招聘学生管理人员时更是提高了门槛,综合素质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再次,这些人员大部分人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而且是中共党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较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此外,部分学生管理者具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背景,或有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在任职期间,也参加过相关培训。而且绝大多数学生管理者的年龄在24 岁到45 岁之间。对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容易接受和理解,与学生的沟通也相对容易,不至于产生太大的代沟。
我国高校大多硬件设施比较跟的上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地和休闲娱乐场地以及绿化等,这些设施有利于学生对学校产生热爱之情,信赖之感,有利于构建心理契约管理模式。此外,学校的精神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办学理念、各种口号、信息宣传和鼓舞、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等等,对学生形成很强的感召力、渲染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校学生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和相互支持,甚至存在一定的默契感。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曹威麟,段晓群等. 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4).
[3]丁健. 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综述[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3).
[4]付晓蓉,周殿昆,隐性契约中的信用问题分析[J].财贸经济,2006(10):83-86.
[5]朱晓妹.心理契约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16.
[6]王春,郭梅. 基于心理契约的大学生培养管理问题研究[J]. 中国教育导刊,2007(4).
[7]胡文斌. 论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