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要用好教材插图

2014-08-15 00:51张玉芹
语文天地 2014年36期
关键词:伟人徐悲鸿编者

张玉芹

语文教材配上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就变成了孩子爱不释手的图画书,它形象、生动、可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好教材插图。

一、“世间好句世人共”

“世间好句世人共,明月自满千家墀”,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就如这朗朗明月一般照耀万家庭院。很多插图出自名家之手,是经典的书画作品。编者把它“拿来”,一来为了展示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让我们的学生感受经典,分享中国书画艺术的美轮美奂;二来是“为我所用”,为教材解读所用,让它成为孩子对话文本的一把“梯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配了一幅插图——徐悲鸿的《奔马图》,画中奔马四蹄腾空,自画面右侧向左方急驰而过,马鬃飘扬,马尾挥动,极富动态的韵律美。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更领略到画家徐悲鸿带给我们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很多插图是一张张取自实景的照片。编者把它“拿来”,既可以浏览风光,“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神接千载,视通万里”,又能瞻仰名人,“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二、“踏花归去马蹄香”

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在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有一次,他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结果,一幅“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的画让他连声称赞。因为这个画家在对诗句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住了“诗眼”——“香”。

教材编者在为文本量身定做插图时,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他必须抓住“文眼”,在细节上着手,才能成就这一“点睛之笔”。

四年级上册《桂花雨》,编者在整个页面上,勾勒了无数朵桂花,如雨一般,极力渲染文字里营造的“摇花乐”和浓浓的思乡情。五年级上册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插图上的谈迁一袭破衫,面容清癯,手中一枝如椽之笔,目光中透出的是从厄运中站起来的坚毅。但插图匠心独运处却在于谈迁身后隐约可见的背景——祖国的山川,这旨在告诉我们,完成一部史书的不易,胸中有丘壑方能成就鸿篇巨制。

六年级上册《示儿》中的红烛插图跃然纸上。那一滴滴流淌下的烛泪是诗人陆游从心底流出的:祖国还没有统一,可自己却不久于人世,恨不能铁马冰河,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恨不能亲眼看见神州大地早已熄灭了战火,一片歌舞升平、欢乐祥和。那一行烛泪更敲击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上,感慨“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丰子恺先生曾为鲁迅的《阿Q 正传》等九篇小说作了插图,并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插图的价值可见一斑。

三、“无画处皆成妙境”

书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都是留白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无画处皆成妙境”。我们的编者为教材配图时也故意留白,留给我们学生一方思维驰骋的天地,留给学生一次自主插图的机会。

一是编者不全画。插图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编者更期望学生能借助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由插图的画中景而生出画外意,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延伸,让文本内容更丰富。如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一课,其实有很多真实的照片编者可以拿来作为插图,但我们的眼前只有一幅“奔腾不息的大海”图。但就是这幅图,让我们的学生想到了很多——伟人逝去,江河痛悼;伟人逝去,人民悲痛之情如潮水般翻滚;伟人爱国爱民的情,比天高比海深;伟人的功绩,如这大海般奇伟磅礴。再如《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插图中小儿子趴在溪水边剥吃莲蓬的样子着实可爱。但“卧”的姿势还可以是“躺”,一个有意的疏漏,却让我们的孩子有了自己挖掘文眼的机会。

二是编者不画。语文课,永远姓“语”,不能因插图就改了姓,变了味。编者深谙此理,所以有些文本的插图因寻不到也不好绘制,就避实就虚,留下空白,让我们的学生根据文本的语言材料自主绘制。比如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设计“‘人’字形线路”,让我们能感受到詹天佑的超人智慧和杰出才能。学生只有通晓了文意才能绘制出“人”字形线路,编者没有事先画出,这留给孩子以亲历亲为的学习机会。

教材的插图丰富多彩,有很多作用,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它,它才能真正成为文本的“锦上之花”。

猜你喜欢
伟人徐悲鸿编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卑微的伟人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编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