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环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又一次革命。建构主义者不仅非常关注学生是如何根据已有经验来建构新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而且在此基础上,对学习理论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独特见解和主张。可以说,建构主义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它给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提供了许多启示。
自夸美妞斯《大教学论》发表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教学过程基本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主张以“教”为主。直到本世纪初,建构主义心理学家才开始从分析学生的学习入手,提示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学”为主。20世纪初,皮亚杰提出,儿童关于外部世界知识的获取,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认识、相互作用中逐渐建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的这种建构主义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机械地搬取,不是简单的记忆过程。而是充分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并通过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建构新知识的。因此,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过程,而是在教师参与下,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探索知识,而不是机械地灌输。25世纪50年代的认知结构心理学家布鲁纳十分赞成“以学为主”的观点,他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由此创立了发现学习法。与此同时,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用同化理论,从学生内部心理过程的角度指出学习是学生内部积极从事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影响这一过程,但无法参与这一过程。当代建构主义同样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放在其理论的最重要的位置。他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知识构建的主导者,教师只是在学生构建知识过程中扮演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认为学生必须建构自己所学并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才能踏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在适当时候翩然起飞,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从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轻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教的过程,轻视学生学的过程;重视教师意愿和考试需求,轻视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重视教师硬性灌输的方法,轻视学生主动求知。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学习消极、被动甚至厌学,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分不开的。如何改变这种局面,重新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成为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关键性问题。要强调学生以学为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尤为重要。(1)主体性教学强调问题创设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主体性教学强调学生要认识自我,全面客观地评价自我,尊重和培养自我意识。(3)主体性教学强调让每一名学生能参与其中,培养参与意识。(4)主体性教学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主体性教学的关键是提倡全新的、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把协作、情境、意义和会话作为其学习环境四大要素。同时,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学中充分利用协作、会话、情境等学习环境要素,通过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探究,实现对自己特有的知识建构。
近年来,从事有关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试图建立一套能与主体性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综观近年的多种课堂设计理论,将现代素质教育的实际目标与心理学最新领域的多元智力理论相结合的多元智力教学设计,成为当前一种理想的选择。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的,它包括人的交往能力、言语、知己能力、操作、音乐、身体动觉、知人能力。多元智力的教学设计,就是实现将多元智能的开发与具体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它着重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和谐相处。此外,还要十分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依据个体不同的兴趣、性格和已有知识特点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具体地说:(1)教学目标分析强调主体性和全方位性,摈弃传统单一的教学目标;(2)讲课程序提倡现实化、社会化的课堂情境创设,摈弃教条式的讲课程序;(3)作业强化练习设计,摈弃形式性的作业;(4)课堂强调综合运用各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摈弃满堂灌输。通过这些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途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家非常强调合作学习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意义建构活动,是因为:(1)通过相互协作学习能够让学习者互相之间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想法方面进行交流。这种交流让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都被外显化和明确化。从而让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理解过程。(2)相互协作学习中,通过互相交流要使学习者为解决一些问题而达成对这些问题的共同理解,使问题更趋于完整,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3)相互协作学习能够通过学习者之间争议、交流、意义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共同构建新的知识的理解。建构主义的合作学习理论与维果斯基对社会性交往的重视,以及他的“最近发展区”思想是一致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合作, 1994于 Conen表述如下:相互协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数量要足够小,目的是让小组的每一名成员都要参与其中,同时对于要解决的任务要清晰明确。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参与者,也不需要直接管理。而是合作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沟通、交流和共同负责的方式达到目标任务的。
要使我们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起来,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认知技能、表达技能和调节技能。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再次,合作学习可以采用多种组合(组内合作、组际合作、班内合作、班班合作等)和多种形式(练习型、讨论型、互帮型、比赛型)。总之,合作学习要确保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有发言的责任和权利,在学习结束后都有收获或长进。
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观最重要的特点是更多地使用自我分析和原认知工具,强调主体的重要性,这一点同传统的强化和行为认知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体系是评价建构知识过程实际效果的试金石。这种评价体系是持续的、动态的。它需要不断地呈现学习过程,同时检测教师采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教师创设教学环境的优劣以及学习者学习的进步情况。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它特别强调根据需要定制教学,使教学评价变得灵活而实用。那么,依据建构主义观点如何对复杂的教学环境进行评价呢?
乔纳森提出了下列评价标准仅作为从建构主义出发构建评价方法的起点。(1)目标自由的评价。(2)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3)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4)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建构。(5)背景驱动的评价。(6)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7)多种观点的评价。(8)多种形态的评价。从目前来看,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我国各级各类的教学评价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单一化和唯一化的特点。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彻底转变教育价值评价和观念取向,使传统的选拔合适的学生来教学变为现代的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其次,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力图建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判断体系,从而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价值判断体系,这一点是改革传统教学评价的关键;再次,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目的是要切实提高全民素质,而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最后,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强调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变片面的静态的、片面的学科考试为全方位、多样化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总之,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对于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学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